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23477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 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4.1 骨骼肌的结构与肌原纤维的亚细微结构,骨骼肌:受躯体神经系统控制。(40-50%体重) 平滑肌:由内脏神经系统控制,受激素影响,与调节体内环境有关。 心肌:受内脏神经系统、激素的影响。,一、肌肉的分类,二、骨骼肌的结构: 由大量的肌原纤维组成和丰富的肌管系统(图1),肌纤维 (muscle fiber) 肌原纤维(myofibril):直径1-2微米,贯穿整个肌纤维。 暗带(A带):固定、静止 粗肌丝(thick myofilament):肌球蛋白(myosin) 明带(I带):长度可变 细肌丝(thin myofilament):60%肌动蛋白(actin),

2、1、结构:,M线:暗带中间横向暗线(是成束粗肌丝固定在一定位置 的某种结构)。 Z线:明带中央横向暗线 肌小节 (sarcomere):位于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肉收 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 肌小节 =1/2 I +A + 1/2I,2、粗肌丝的分子组成:(图2),粗肌丝:肌球蛋白(myosin)组成,包括头部、颈部与尾部,横桥(cross bridge): (图) 横桥与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分子呈可逆结合,向M线方向扭动; (图) 具ATP分解酶的活性,myosin的三种重要功能: 分子聚合成粗肌丝; 具有ATP酶活性; 与actin结合,3、细肌丝的分子结构,肌动蛋白(actin)占 60

3、% :单体呈球状(G-actin),在细肌丝中聚合成双螺旋(F-actin),成为细肌丝之主干(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Tm):由两条平行的多肽链形成-螺旋构型,位于肌动蛋白螺旋沟内,结合于细丝, 调节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头部的结合。(图),肌钙蛋白(troponin,Tn):为复合物,包括三个亚基: TnC (Ca2+敏感性蛋白)能特异与Ca2+结合; TnT (与原肌球蛋白结合); TnI (抑制肌球蛋白ATPase活性)。 (图),4.2 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肌肉的缩短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相对滑行的结果:即肌小节缩短时,粗、细肌丝长度都不变,只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心

4、滑行,逐渐接近,直到相遇,甚至重叠;当肌肉舒张或被牵张时,粗细肌丝之间的重叠减少。,证据:粗细肌丝的重叠程度与肌小节收缩所产生的张力有关。(图3),横桥循环(图):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转动、解离和再结合的过程。,ATP 钙离子,1、静息时,具有ATP酶活性的横桥分解ATP,形成横桥-ADP-Pi复合物,并处于储能状态。此时横桥对actin有很高的亲和力,但由于原肌球蛋白所处的位置妨碍横桥与actin结合。(图),2、当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到10-7摩以上时,肌钙蛋白结合Ca2+并引起肌钙蛋白构象改变,由此导致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扭转而离开原位,暴露出actin与横桥的结合部位。

5、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3、与肌动蛋白的结合引起横桥构象发生变化,导致横桥头部向臂部方向转动,并拉动细肌丝向肌小节中心方向滑行。 (图4-10),4、横桥转动后,结合的ADP和Pi与之分离。空出的位点与另一分子ATP结合。由此使横桥对actin的亲和力下降,从而与其解离。,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在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转动、解离和再结合、再转动构成的横桥循环过程中,使细肌丝不断向暗带中央移动;与此相伴随的是ATP的分解消耗和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完成了肌肉的收缩。(图),5、新的ATP分子分解,横桥重新处于储能状态。,肌浆钙升高 与肌钙蛋白结合 构象改变 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 横桥头部附着与肌动蛋白

6、丝 引起肌球蛋白头部转动 牵伸横桥连接 张力传递给粗肌丝 滑行运动 横桥连接处张力消失 ATP附着于头部 肌动蛋白与横桥分离 ATP水解,能量储存于头部 头部重新附着于肌动蛋白丝 反复结合摆动分离 肌肉收缩(图4-10),横管(T):肌膜在Z线内凹形成,并环绕肌原纤维。 肌管系统: (图5) 纵管(L):每一肌小节有一个肌质网,在 Z线附近 管腔变宽,相互 吻合成终末池。,4.3 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由肌膜上的动作电位触发肌纤维收缩的一系列过程。,三联体 (图):分属两个肌节的相邻两个终池,其中间隔以横管形成。,兴奋-收缩耦联步骤

7、(图),1、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图),当肌细胞膜出现动作电位(AP)时,AP可通过横管系统直接扩布到肌细胞内部,深入到三联管终末池的近旁;,骨骼肌细胞三联管处肌质网膜上Ryanodine 受体(RyR)与横管膜上的二氢吡啶受体(dihydropyridine receptor ,DHPRs)直接接触,兴奋信号通过蛋白的相互作用,最终传递给RyR,促使其打开并释放Ca2+,导致肌质中的Ca2+浓度比静息时升高100倍以上,引起肌肉的收缩。,Ryanodine 受体(RyR) 二氢吡啶受体(dihydropyridine receptor ,DHPR),

8、3、肌质网对钙离子的储存、释放、再聚积,以及其导致的肌肉收缩与舒张,肌质网上的钙泵将Ca2+由肌质运回肌质网中,使肌质中Ca2+浓度降低到兴奋前的水平,最后导致肌肉舒张。,4.4 神经肌肉兴奋过程概述,小结从神经兴奋到肌肉收缩的 基本过程,4.5 肌肉的收缩,1、肌肉的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 收缩时张力不发生变化, 长度发生变化。 2、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张力变化,而长度不变的收 缩。 (图),最适初长度:肌肉在此长度下收缩,所表现的效果最好,即产生最大张力。,3、张力与肌肉长度的关系:,最适初长度正好是使肌小节保持在2.

9、02.2m的负荷,这时粗细肌丝处于最理想的重叠状态,因而能表现出最好的收缩效果。,4.6 刺激强度、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运动单位:(motor unit)一个运动神经及其传出纤维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单收缩: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纤维受到一次短促刺激,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出现一次机械收缩。,潜伏期:施加单刺激到肌肉开始收缩。 收缩期:从肌肉开始收缩到收缩的最高点。 舒张期:从收缩最高点到肌肉恢复静息状态。,频率与收缩的关系(图),不完全强直收缩: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的基础上开始后一次收缩,描记到一种锯齿形的收缩曲线。,完全强直收缩:迅速重复刺激引起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基础上,开始

10、下一次收缩,各次收缩的张力或长度融合而叠加起来,锯齿形消失,肌肉维持在稳定的收缩状态。 (图),临界融合频率: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所需最低刺激频率。,4.7 躯体的杠杆活动,4.8 肌肉的能量转换,一. 肌肉疲劳(muscle fatigue),二. 肌肉收缩可不需要氧,但肌肉疲劳后恢复必须有氧。(图),三. 肌肉收缩时提供ATP的途径。 (图4-27) 1. 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CP) CP +ADP C + ATP 2. 糖酵解: 产物乳酸 3. 氧化磷酸化,激烈运动把细胞中储存的肌糖原消耗完,激烈运动中,ATP分解速度超过了糖酵解提供ATP的速度,疲劳,4.9 平

11、滑肌的结构与机能特点,1、一单位平滑肌(内脏平滑肌) 特点: 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 具自律性 对所受的被动牵拉敏感,一、平滑肌的类型 (图),2、多单位平滑肌 细胞无直接联系; 收缩受神经电信号控制。可去极化,但一般不产生AP,但可引起肌肉收缩; 不因牵拉而产生张力 。,二、平滑肌的神经肌肉接点,1、支配平滑肌的神经是内脏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内脏神经末梢有一串轴突膨大区,即膨体,内含递质。(图),3、神经末梢与平滑肌之间距离较远,20nm到几微米。,平滑肌静息电位:-50 -60 mV。 接点电位(junction potential) 50ms潜伏期,50ms上升期,400-

12、1000ms下降期。 阈电位: -30 -35 mV,基本电节律 去极化达阈值产生 AP 引起肌肉收缩,三、平滑肌的动作电位,起搏细胞,四、钙离子的作用,2、多单位平滑肌一般不产生动作电位,1、一单位平滑肌的动作电位有两种类型: 峰电位(图) 、有平台的动作电位(图),1、由钠、钙离子内流引起动作电位,2、 钙离子内流进一步引起收缩 钙 与调钙蛋白(calmodulin)结合,牵伸是一单位平滑肌的有效刺激。,五、平滑肌的收缩过程,1、结构: 密体(dense body)、中间丝 (图),2、粗肌丝与细肌丝之间的相对滑行,六、局部组织因素和激素对平滑肌的效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

13、加压素、5-羟色胺、组织胺等。,七、平滑肌收缩的力学特点,1. 可以长期维持一种稳定的收缩状态,即紧张性收缩;,2. 可以大幅度地缩短;,3. 收缩时,可以仅改变长度,但不出现明显的张力变化。,肌丝滑行,肌小节的结构,横桥呈螺旋形排列在粗肌丝上,一圈六个,正好与六条细肌丝相接。,肌球蛋白 myosin,肌丝滑行,Initiation of muscle contraction by Ca2+.,图 横桥的活动,4,8,6,肌质网Ca2+释放和Ryanodine受体,Figure 4-36. Endings of postganglionic autonomic neurons on smooth musc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