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第三讲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23294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第三讲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第三讲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第三讲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第三讲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第三讲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第三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第三讲(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涉外公共关系与礼仪5,社会发展学院 江 涛,第二节 语言沟通与姓名称呼,一、语言沟通,外语是人生斗争的工具。 马克思,两个重要方面,交谈的内容说什么 交谈的方式如何说,(一)交谈内容,1.回避不易涉及的内容 不宜泄露国家机密和行业秘密:必须时刻要有清醒的认识 不宜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或政府横加非议指责政府:自己是国家的一员,必须时刻维护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政府,不宜对交谈对象的内部事务随意发表议论: 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 不宜对自己的领导、同事或同胞说三道四: 对内 “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外 “维护安定与团结”,不宜涉及格调不高的话题:凶杀、惨案、车祸、死亡、色情、小道消息 不宜讨论交谈对象本

2、人的弱点或短处: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不宜触及有关对方个人隐私的任何话题,有哪些易选话题?,双方约定,格调高雅,轻松愉快,时尚流行,对方擅长,2.可以主动涉及的内容 正式拟定的话题 :言归正传、有的放矢 进一步需要了解的内容: 接触增加信任,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对方国家悠久的历史、突出的成就、杰出的贡献等 对方的长处:直接向对方讨教其所擅长的 可以找到彼此交谈的兴奋点,公认的高雅的内容:哲学、历史、地理、文学、音乐、书法或者时事等 轻松的话题:体育、电视、风光、小吃、名人逸事等,(二)交谈话题,1.重视语言 官方活动中使用中文(国家尊严的体现) 一般活动可以使用外语,国际场合使用规定的语言 努

3、力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2.重视语态 说:和缓待人、和蔼亲善、谦恭有礼 听:认真聆听、积极合作、努力呼应,倾听的礼貌,不做与交谈无关的小动作; 不随意插话、强话; 观察对方表情,以揣摩对方心态; 通过微笑、点头等来回应对方; 恰当的提出问题以表明听的认真; 可从语言上去听,以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3.重视语气 注意语气的平等,不能居高临下,也不要阿谀奉承,一味迁就 使用规范礼貌的语言,始终尊敬对方,重视对方,4.重视语音 使用标准的语言,不要带乡音和土语 音量适度,在国际场合,谈话时细声细语,调低音量,是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5.重视语速 正常:不快不慢,以人们的习惯的语速为准 均匀:在总体上,应

4、该保持均匀,不要给人表演、夸张和做作的感觉,6.重视陈述形式 双向交流:找到共同的兴趣点 委婉表述:陈述观点要和缓、要善解人意 礼让对方:不要以我为中心,独霸讲坛,二、姓名称呼,符合常规 照顾习惯 入乡随俗,(一)姓名有别,1.记住对方:牢记对方的姓名 2. 不出差错 注意不要读错和写错对方的姓名,要再三核对、不要忘记对方的姓名,3.不宜滥用 不要戏言外方人事的姓名,不要随便借用,不要用语商业用途 4.使用差异 注意不同国家姓名的组成和称呼规律,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泰国等 名+姓 俄罗斯 名+父名+姓 西班牙 名+父姓+母姓,葡萄牙名+母姓+父姓 阿拉伯国家 本人名字+父亲名字+祖父名字+

5、家族姓氏 缅甸:只有名字,没有姓氏,(二)称呼有别,1.照顾习惯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具有其特殊性。总的要求是:庄重、正式、规范。,悦耳动听的四种称呼,职务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是一种最常见 的称呼方法。 技术 对具有技术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学术 在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 行业 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2.区分对象 成年人;先生、小姐、夫人、女士 政务:泛尊称 、职务或阁下(美国、德国、墨西哥例外),商务 泛尊称,少用行政职务 服务:泛尊称

6、 军事;军衔,宗教;神职 同志:社会主义国家、兄弟党 君主制国家:国王、王后陛下 王子、亲王殿下 有爵位可以称呼其爵位,3.防止犯忌 错误称呼:出现错误 缺少称呼:喂,下一个 距离不当称呼:战友、老板、朋友,绰号性称呼:道听途说的称号 低级的称呼:某些市井流行的称呼在正式场合,不要使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或用绰号作称呼。 易于误会: 同志、爱人、小鬼,4.有主有次 由尊而卑 多个人时使用 由疏而亲,由近而远 统一称呼:诸位、大家、各位来宾等,第三节 问候礼仪,一、互致问候,1.规范内容 内外有别 中国:吃了吗? 对外:你好?下午好?,2.重视态度 热情 友好 大方 作到:眼到、口到和意到,3.讲究

7、顺序 低位者先行,即位低应该先问候 主人客人 晚辈长辈 男士女士,二、互相行礼,1握手 双方以握手的形式互致敬意。国际普遍适用。 注意方式:伸出全部手掌,稍微用力,上下晃动,停顿两三秒,看着对方,面带微笑。,热情过头,用力过猛,会让对方不知所措,握手禁忌,死鱼式握手,冷冰冰的,只是被 动地配合,显得冷淡、不欢迎,握手是世界上通行的一种礼节。它是一种常用的“见面礼”。而有时候又具有“和解”、“友好”等重要的象征意义。,奥巴马,2拥抱 中国不习惯 ,西方广泛适用。 注意具体做法:抬右臂,搭左肩,左臂下垂,左手扶着对方腰部右后侧。,具体区域:西方、中东、阿拉伯 具体场合:正式场合 具体人员;西方都行

8、,阿拉伯国家同性之间。,3亲吻 点到为止,不要过于投入。 部位不同,长辈晚辈(额头) 晚辈长辈 下颚或面颊 同辈面颊 异性面颊 国情差异: 同性之间,4吻手 欧洲和拉丁美洲。 单向性 对象性(男士向女士) 限定性:室内、部位是女士的手指或手背,5合十 亚洲国家,佛教多用。 注意神态庄严、郑重其事、敬意有别。原则上不要高过自己的头。,6抚胸 亚洲和欧美一些国家。 注意方法适当:上身稍微弯曲,目视对象,头部端正,右手掌心向内,指头尖向左上方,然后放在左胸之前。 兼顾其他的礼节,7鞠躬 注意内外有别:中国很早就有、外国一般在表示谢意或道歉时使用 对象特定:日本和韩国,中规中矩;男手在身体两侧 女下垂后搭放在腹部前 区别对待:欠身的幅度,8脱帽 方法有异:制服双手摘下,右手执,端在身前 男女有别:女士不必 用途广泛:各种场合,其他的一些行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