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22166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二十七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精校解析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18高考卷)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2(2018扬州中学调研)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具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下列对该宣言理解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主张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B有助于推动辛亥

2、革命和国民革命C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对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作了新解释3(2018南宁中学模考)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4(2018临沂中学调研)孙中山曾说:“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复,以贻后人。今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这说明孙中山A提出反对帝国

3、主义的目标B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出发点C宣扬民生主义的革命思想D把反帝与反封建有机结合5(2018衡阳中学模考)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B各自具有片面性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6(2018中原名校联考)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记载:“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主义的罪恶,孙主张节制资本,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

4、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提倡平均地权,从而实现远古时代耕者有其田的乌托邦梦想。”这反映了孙中山A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B对中国国情有着充分的认识C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D完全接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7(2018高考专题)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B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兴起相关C20世纪20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D“以俄为师”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的基本路径8(2018醴陵二中模考)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

5、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精神B与传统革命相区别,赋予了近代革命全新内容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实为三民主义的核心D其思想缘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与西方的启蒙思想9(2018江苏中学模考)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兄弟欲办铁路,每主张铁路国有,是国家社会主义,为民国富强之基。”其主张的意图是A

6、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B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铁路交通为富强的根本D防止产生私人垄断资本10(2018武邑中学模考)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1(2018曲靖中学质检)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地主权力既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

7、关,真正办到了人们所谓一切权力归农会,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这反映了A乡村民众注重政治追求B土地革命推动基础政治建设C中共关注政权构建,动员农民革命D农民运动成为时代潮流12(2018宁阳四中模考)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据此可知,孙中山A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优先于政治制度B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C坚持反帝立场反思西方的民主制度D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了民主因素13(2018衡水金卷)陈旭麓先生认为,20世纪初的立宪派和革命派是

8、一对矛盾,具有不同一性、对抗性,但另一方面二者互相联结,又具有同一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反对清政府统治B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C经济基础的不同导致政治主张截然不同D革命派的主张比立宪派更符合世界潮流14(2018衡阳中学模考)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1979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4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

9、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B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D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15(2018哈师大附中模考)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近时“志士舌敝唇焦,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尤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这表明孙中山A反对仿效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主张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C反对渐进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D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16(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

10、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这反映了A中国共产党救国主张 B国民党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C抗战时期民族之矛盾 D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外主张17(2018上饶中学模考)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

11、A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B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C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D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18(2018长郡中学模考)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A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B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C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D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19(2018资阳中学模考)1896年译成的天演论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920年孙中山则说:“人类之进化原则,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

12、义者,互助之用也。”据此可知孙中山A政治主张与维新派不同B认识到中西文化间的差异C仍推崇儒家的政治理想D已经关注到进化论的弊端20(2018北京丰台区模考)下列是中国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主张,他们的共同诉求是A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B反抗外来侵略,抵制西方文化C发展资本主义,振兴民族经济D救亡图存,推动中国的近代化21(2018上饶中学模考)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

13、中的“分水岭”A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B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22(2018盐城中学模考)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A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B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D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23(2018桂林中学模考)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

14、。”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A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D强调循序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4(2018芜湖中学模考)国民党改组后,有日本记者问及孙(中山)“所主倡之三民主义”是否“再制列宁”,“踏袭列宁等之所说”时,他明确表示:“决非如此”,并详细解释说,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据此,孙中山认为自己的思想A直接从传统思想发展而来 B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C没有受到西方的任何影响 D仍依从中国文化传统25(2018福建中学模考)下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19781024)对漫画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图中出现的文字:解放思想,进行新的长征;因循守旧)A总路线指引“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B邓小平南巡讲话吹动新一轮改革春风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启思想解放浪潮1【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