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21557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设计(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挽救中国,从各个途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历史上有过哪些尝试和探索?,温故知新,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辛亥革命,政治近代化,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思想近代化,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变,在古代社会,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 主要利用什么作为动力来源?,人力、畜力、 风力,这些交通工具存在哪些弊端?,费力、费时、受自然条件限制。,想一想:,轮船、火车的出现,马力大、速度快、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利用蒸汽机制造了第一艘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

2、飞机,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弛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 申报,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起自唐山,止于胥各庄(今河北省丰南区),长9.7公

3、里。于1881年5月开工兴建,11月完工。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直至1882年始改用机车牵引。,唐胥铁路上骡马拖拉的车辆,唐胥铁路上的运煤列车,近代交通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影响?,1、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2、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3、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探究,磁悬浮列车,2、近代通信在中国的出现,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喇叭 、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灯塔、信号旗,你知道吗?,莫尔斯及其发明的早期电报(有线电报,1844年),天津电报总局中国最早的电报局(1880年),2、近代通信在中国的出

4、现,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想一想:19世纪70年代,有线电报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 (商业、新闻、家庭联系等),便利信息传达,2、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早期电报机,1881年。当时上海英商瑞记洋行在上海租界内开办华洋德律风公司,架起市内电话线路。从此中国出现了电话。1900年,上海南京电报局开办市内电话,当时只有16部,这是中国自办市内电话的开始。中国的长途电话也开始于这一年。,二、文化生活的变迁,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变,比一比,1839年,照相技术在法国出现,19世纪40年代,照相术传入中国。19世纪晚期,照相术在清朝的宫廷十分盛行,慈禧太后、末代皇帝溥

5、仪和末代王妃婉容等都十分喜欢拍照。后来,照相术为人们所广泛接受,逐渐在社会中流行起来。,照相技术的出现,溥仪剪辫装,婉容,偷袭珍珠港,1895年,电影诞生,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无声电影)。1926年,有声电影传入中国。,你知道吗?,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是?,定军山剧照,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们在说什么?,说一说:你认为照相和电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保存成长过程中美好的记忆,是珍贵的人类历史资料,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从报纸上能得到什么?,申报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72年),

6、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说一说:,探究:现在报纸上的广告太夸张了,那是不是在欺骗读者呢?,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刊杂志的名称,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民主、科学,时间,出版的报纸,宣传的思想,二、文化生活的变迁,三、社会习俗的变化,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变,选自鲁迅阿Q正传,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又到了。这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

7、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 , 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了。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 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剪辫,变礼仪,易服,废止缠足,改称谓,跪拜礼,鞠躬、握手,老爷、大人,先生、君,出现于辛亥革命后,1、剪发辫、易服饰,2、禁缠足、倡女权,3

8、、改称谓、废跪拜,辛,清末剃发图,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近代男子发式,清朝官员的翎顶补服,长袍马褂,末代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中山装,西服,你 知 道 吗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清末民女,民国少女,废止缠足有什么社会意义?,见面礼: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改称呼 当时普通百姓拜见清朝官员时的情景跪拜行礼,口称“老爷”或“大人”。对这种“见面礼

9、”你有什么看法?,这种“见面礼”就是具有严重的封建等级观念,改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带有封建色彩的“大人”“老爷”等称呼,一律改称官职,并规定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或“君”。目的是为了表明政府的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有非分的名称。 想一想“改称呼”体现什么思想?,称呼的改变实质是,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开始追求政治上民主、平等的权利。这也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思想。,重庆网站建设 http:/ 濬鶓鑨,总结: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二、文化生活的变迁,三、社会习俗的变化,变,生活方式、习俗朝进步文明的方向发展,这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相适应;但在近代,中国

10、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长。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至于照相,则只是极少数有钱人的奢侈享受。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局限性,缓慢的,不平衡的,代价是昂贵的,有限的,大显身手,1、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2、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 京广铁路,3、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黄鹄”号轮船,A,定军山,商务印书馆,C,B,C,准确判断 假如你是生活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的20世纪初的青年学生,你可能会遇到的事: 1.与好友照相留念。 ( ) 2.出门前编长辫很是麻烦。 ( ) 3.路上遇到官员也可以称其为“某某先生”。 ( ) 4.看有声电影。 ( ),对,错,对,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