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7诗三首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18278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7诗三首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语文:7诗三首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语文:7诗三首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语文:7诗三首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语文:7诗三首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7诗三首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7诗三首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诗三首,1识作者 (1)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_。其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_”,他的诗以_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称帝后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_。,(1)诗人 建安风骨 慷慨悲壮 魏武帝,(2)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_、_,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

2、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后人称他为“_”。有饮酒、归园田居、_、五柳先生传、_、桃花源诗等。,(2)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2明背景 (1)涉江采芙蓉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

3、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2)短歌行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3)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29岁(393年)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就回家了。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405年)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余天,辞官归田,这年他41岁。从此直到他63岁时去世,再也没有出仕。,(1)p (2)yu (3)s (4)shn (5)jn (6)du (7)qi (8)qi

4、n (9)yn (10)z,5解词义 (1)涉江采芙蓉:_ (2)采之欲遗谁:_(2010年浙江卷考查) (3)对酒当歌:_ (4)慨当以慷:_,(1)渡过 (2)赠予 (3)对着 (4)没有实际意义,(5)何时可掇:_ (6)枉用相存:_ (7)契阔谈:_ (8)少无适俗韵:_ (9)羁鸟恋旧林:_ (10)桃李罗堂前:_,(6)问候,怀念 (7)久别重逢 (8)迎合,符合 (9)捆绑,束缚,拘束 (10)罗列,6辨用法 (1)之 采之欲遗谁 _ 食野之苹 _ (2)以 忧伤以终老 _ 慨当以慷 _ 何以解忧 _,(1)代词,指芙蓉,它 助词,的 (2)连词,相当于“而” 没有实际意义 介词

5、,用,拿,(3)但 但为君故 _ (4)而 同心而离居 _ (5)为 但为君故 _,(3)副词,只,仅 (4)连词,表转折,却 (5)连词,因为,(6)何 何以解忧 _ 何时可掇 _ 何枝可依 _ 7识通假 契阔谈,心念旧恩 _,代词,什么 代词,什么 代词,哪个 7.:通“宴”,8判活用 (1)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_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_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_,(1)鼓,名词活用作动词,敲击,弹奏 (2)南,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南方 (3)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9析句式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_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_ (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_ (4

6、)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_ (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_,(1)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 (2)介宾短语后置。正常为“狗(在)深巷中吠”,“鸡(在)桑树颠鸣” (3)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桃李罗(于)堂前 (4)省略句。省略介词“于”,误落(于)尘网中 (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开荒(于)南野际,10积名句 (1)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2)_,_?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_?_。(曹操短歌行)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曹操短歌行),(1)兰泽多芳草 (2)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3)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4)绕树三匝

7、 何枝可依,(5)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6)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5)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6)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7)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8)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11通语篇 (1)涉江采芙蓉起首四句是平缓的_。“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_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一句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_”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

8、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最后两句从眼前想到_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1)叙述 雅洁 远道 此后,(2)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惜别的情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_。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所送的花草为“芙蓉”,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_之情。,(2)家乡的妻子 珍惜,(3)短歌行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是以感人的真诚和_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_的精神,以放歌纵酒的行

9、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_和渴慕人才之情。,(3)慷慨悲凉 及时进取 心忧天下,(4)归园田居是作者仕宦情结与_激烈碰撞而最后以_获胜的精神产物。诗歌表现了陶渊明专注于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体现其_和心灵的安慰,体现其生命的变奏,人生的变调;在田园生活中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4)田园情结 田园情结 生活的快乐,12译原文 涉江采芙蓉 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 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

10、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短歌行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文: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以下翻

11、译部分省略”,原文: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归园田居(其一) 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

12、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房屋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1问题导读 (1)涉江采芙蓉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答: 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