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赏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17469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海上那一轮明月,正伴随着潮水的涌动一同升起。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亮的亮丽光华,随着波浪闪耀到千里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会没有月亮的朗照之光啊!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芳香的草地流淌;月光照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全都像细碎的雪珠闪烁。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天空中月光如同晶莹的白霜流布,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岸边的白沙也被映照得看不清晰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与天空连成了一片透明,没有一点细微的灰尘;只有一轮孤独的明月高悬在中天。注:前十句写景。先是月

2、共潮生。春江连海,波澜壮阔,月在江波涌动之中慢慢升起。月光伴随着江波绵延千万里,天地一片光华灿烂。这是壮阔宏大的气势。接下来是幽美静谧的氛围。江流婉转流过鲜花盛开的郊野。月光洒在树木和花草上仿佛凝结了一层细密的雪珠。因为月光皎洁,融和了霜和白沙,所以不觉飞看不见。天地纯净,浩茫苍穹仿佛只有空中这一轮圆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边上是什么人最早见到月亮的?江上的明月又是哪一年第一次照耀着人的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着,无穷无尽;人们年复一年地眺望江上的月亮,也亘古不变。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谁也不清楚江上的月亮在等候着什么人;人们只看见长长的

3、大江不断地送走流水。注:前面写景,面对这样纯美浩大壮观的景致,在这样静谧的月夜,面对这样一轮圆月,诗人引发了哲思。谁在江边第一次看见了月亮呢?月光哪一年最初照临人身上呢?这是诗人在追问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诗人意识到了月亮的永恒存在,和个体的人的生命的短暂。但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人类是绵延不绝的。这是动态的变化的永恒。而月亮年年相似,这是单一的永恒。(江畔何人初见月,最初看见月亮的那个人早已不在了,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万万年之前就已经照临人间了。在人类和月亮的对比中,彰显了诗人的乐观的情怀)江月千万年来在等待谁呢?只看见长江滚滚不息。这是时间的无穷无尽。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一

4、片白云向远空缓缓飘去;青枫浦那种远游者逗留的地方,一定有游子禁不住心中的忧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漂流在外?他又在什么地方思念着明月照耀的爱人的小楼呢?注:接下来写人间的聚散离合。游子像白云一样漂泊无定。他与思妇在水边的渡口分别了。两人愁绪满怀。所以今夜的月光之下,有多少游子飘荡在江湖之间。又有多少思妇在明月楼上孤枕难眠。扁舟子:是借代,指游子。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多令人伤心啊,此刻那楼上的月光正流连不去;它应该也照耀到了离去游子的梳妆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它溜进爱人漂亮的闺房,卷上窗帘也赶不走;它留在捣衣石上,用手将它拂去它还会

5、返回。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游子思妇们此时相互思念,却听不到对方的音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流去关照对方啊。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可恨送信的鸿雁早就飞走,月光又不能渡过;传情的鱼儿也藏到水底,只剩水面圈圈波纹。注:月光有固定的运行的轨迹,不会徘徊。徘徊的是思妇,因为思情满怀。在月光之下,她梳妆打扮没有心思,从屋里走到屋外,从屋外走到屋里,去捶捶衣服也是毫无心绪,无论干什么做什么总是拂不去对心上人的相思。所以她幻想化身月光照到游子的身上。她也幻想鱼雁能捎来一封他的书信。可是相隔遥远,鸿雁飞不过这无边的月光,鱼龙在水中潜水鱼跃漾起了波纹,好似自己心湖的荡漾。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

6、半不还家。前一夜寂寞的水潭边,就梦见了花朵零落将尽;春天已过了一半还不回家,怎不令人伤心。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江水不停地流走春景,春景就快要流尽;江潭上方美好的夜月,也开始偏西了。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残月深深隐入了茫茫海雾;远在北方碣石南方潇湘的离人啊,回家的路途该是多么的遥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其中能有几人乘着月光转回家乡?残月掩映着大江两岸的树木,深深激荡人的心情。注:最后是游子的思情。游子思乡,梦到花落闲潭。实际是写自己青春年华的消逝。又一年的春天将近,还有多少个这样的春天呢。在这个月,有多少人回到家乡了呢。在这个月夜有多少人回到家乡了呢。这首诗

7、虽然有忧伤,但是却是甜蜜的忧伤,不是绝望。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糅合了优美与壮美,将景与情巧妙结合到了一起,但可贵的是他引入了哲思。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思考注释(1)滟(y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2)芳甸(din):遍生花草的原野。(3)霰(xi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5)汀(tng):水边的平地(6)纤尘:微细的灰尘。(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8)穷已:穷尽。(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10)但见

8、:只见、仅见。(11)悠悠:渺茫、深远。(12)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浦上:水边。(13)扁舟:孤舟,小船。(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15)月徘徊:指月光移动。(16)离人:此处指思妇。(17)妆镜台:梳妆台。(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19)捣衣砧(zhn ):捣衣石、捶布石。(20)相闻:互通音信。(21)逐:追随。(22)月华:月光。(23)文:同“纹”。(24)闲潭:幽静的水潭。(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26)潇湘:湘江与潇水。(27)碣石、潇湘, 泛指天南地北。(28)无限

9、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29)乘月:趁着月光。(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赏析: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仅存诗两首。注:张若虚是初唐诗人,却开了盛唐之音。具有煌煌盛唐的辉煌气象。是青春的蓬勃。而不是暮气沉沉。也没有哀叹一己生命的短暂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诗。是金子总有闪光时。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春江花月夜是中

10、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作者是初唐张若虚,开元初,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留给后人的作品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而这首春江花月夜又是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此诗兼写春、江、花、月、夜及其相关的各种景色

11、,而以月光统众景,以众景含哲理、寓深情,构成朦胧、深邃、奇妙的艺术境界,令人探索不尽,玩味无穷。全诗可分前后两大段落。“长江送流水”以前是前一段落,由春、江、月、夜的美景描绘引发关于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发端两句,展现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辽阔视野。一个“生”字,将明月拟人化;一个“共”字,又强调了春江与明月的天然联系。江流千万里,月光随波千万里;江流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总而言之,月光、江波互相辉映,有春江处,皆有明月,何等多情!诗人立于江畔,仰望明月,不禁产生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对于这个涉及宙宇生成、人类起源的疑问,诗人自然无法回答。于是转入“人

12、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沉思。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人生呢,就个体而言,生命何其短促!然而就人类整体而言,则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因而能与明月共存。所以虽然不知“江月何年初照人”,但从“初照”以后,照过一代人,又照一代人。诗人对比明月的永恒,对人生的匆匆换代不无感慨,然而想到人类生生不已,自己也被明月照耀,又油然而生欣慰感。由此又作进一步探求:一轮“孤月”,永照长江,难道是明待她的意中人而至今尚未等到吗?于是由江月“待人”产生联想,转入后一段落。“孤月”尚且“待人”,何况游了、思妇?诗人于是驰骋想像,代抒游子、思妇两地相思、相望之情。诗人想象“谁家今夜扁舟

13、子”,正经过江边的“青枫浦”,目睹“白云一片去悠悠”而生飘泊无定的旅“愁”,于是相思“何处明月楼”。从“应照离人妆镜台”的那个“应”字看,“可怜楼上月俳回”以下数句,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扁舟子”想象妻子如何思念自己之词:妻子望月怀人而人终不至,因而怕见月光。但她可以卷起“玉户帘”,却卷不去月光;可以拂净“捣衣砧”,却拂不掉月色。“此时相望不相闻”,而普照乾坤的月华是能照见夫君的,因而又产生了“愿逐月华流照君”的痴想。追随月光照见夫君,当然不可能,于是又想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然而鸿雁奋飞,也飞不出明月的光影;鲤鱼腾跃,也只能激起水面的波纹。接下去,诗人想象中的“扁舟子”思家念妻,由想象

14、而形诸梦寐。他在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已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眼睁睁地看着“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溶月复西斜”,时光不断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着消逝,然而碣石、潇湘,水远山遥,怎能乘月归家?以“落月摇情满江树”结束全篇,情思摇曳,动人心魄。自“白云一片”至此,写游子、思妇的相思而以春、江、花、月、夜点染、烘托,想象中有想象,实境中含梦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时空叠合,虚实互补,从而获得了低徊宛转、缠绵俳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换韵,平、上、去相间,抑扬顿挫,与内容的变化相适应,意蕴探广,情韵悠扬。这篇诗受到明清以来诗论家的高度赞扬。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锺惺唐诗归石:“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真化工手!”陆时雍唐诗 镜:“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情文相生,各各呈艳,光怪陆离,不可端倪,真奇制也!”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更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兴象中,营造出了一个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几句更是成了千古绝唱,为后人一直所传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