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声学基础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102245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科技]声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工程科技]声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工程科技]声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工程科技]声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工程科技]声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科技]声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科技]声学基础(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声学基础,本章内容: 1。声学基本概念 2。声音的传播 3。声级:声级加法与减法 4。声音的衰减 5。频程与频谱,第一节 声学基本概念与参数,一、振动 1.简谐振动 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原因,最基本的振动形式是“简谐振动”,力学特征:,2.简谐振动函数:,3.振动与力学参数的关系:,或,一、振动,二、波动,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1. 波动产生的原因: 介质中各个质点间相互力学作用: 拉压应力或剪切应力。 2. 波动函数 可通过质点受力分析导出波动函数:,其中:x 某质点距振源的距离 c 声速,波动图:,二、波动,三、声波种类,按振动方向分类 (1)纵波:介质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

2、致。,力学原理:靠介质的拉或压应力传播振动 存在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传播纵波,(2)横波:介质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力学原理:靠介质中的剪切应力传播振动。 存在介质: 固体 注:空气中只存在纵波。,三、声波种类,2. 按波振面分类,(1)概念 波振面:所有振动相位相同的点构成的面 (客观存在) 声 线:沿传播方向与波振面垂直或正交 的一系列直线(假想线),三、声波种类,(2)声波按波振面分类 球面波:波振面为球面,点声源产生; 柱面波:波振面为柱面,线声源产生; 平面波:波振面为平面,平面声源产生;,注:当距离声源足够远时,所有声波均可 视为平面波。,三、声波种类,四、声音的频率

3、、波长、振幅,1.频率f: 单位Hz(1/秒) 人耳可听频率范围:2020000Hz 次声波:低于20Hz 超声波:高于2000Hz 2. 波长:人耳可听波长范围:0.17mm17m 3. 振幅0:介质质点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痛阈振幅:1.710-3cm 听阈振幅:1.710-9cm 分子直径:10-8cm 人耳能分辨小于分子直径的振动,及其灵敏。,五、声速c,1. 波动函数的力学解法 a. 对微小介质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介质力学特性参数(弹性模量、质量密度)列出微分方程; b. 解微分方程,并由介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确定波动函数; c. 由波动函数确定声波的各个参数:声波的频率

4、构成、波长、振幅、声速等。,2.声速c 决定声速的因素是什么?频率f?波长? 由波动函数力学解法,可得:,其中:E 压伸(杨氏)弹性模量 G 切变弹性模量 B 体变弹性模量 介质质量密度,五、声速c,?问题,高空中空气密度与地面明显不同,那么,高空与地面声速会有明显不同吗?,碳钢拉压弹性模量: E=21011帕(N/m2) 密度:7800kg/m3 钢材理论声速:5063m/s 空气的体变弹性模量:B1.42105Pa 空气密度:1.29kg/m3 空气理论声速:332m/s,声速说明:,(1)声速c由传播介质的力学参数决定,与频率和波长无直接关系。同一种介质中,波长与频率乘积fc是一个常数。

5、 各种介质声速,(2)温度会影响介质的力学参数,所以温度会影响声速。,空气声速一般取:340m/s,五、声速c,六、声压(*),1.声压定义p:声波扰动引起介质压强的变化量。 p=p声p静 其中: p声 声音存在时介质压强 p静 无声音时介质压强 声压单位:帕(Pa) 说明:声压易于测量,人耳感受的也是声压,所以声学中一般用声压p替代振幅来描述声音的强弱。,六、声压(*),2.用声压表示的波动函数,3.有效声压pe 人耳不能感觉声压的瞬时起伏,只能感受声压的有效值,即声压对时间的均方值。,说明:声学所谈声压一般是指有效声压。,4.人耳对声压的感受范围 听阈声压:210-5Pa 痛阈声压:20P

6、a 说明: (1) 人耳感受声压范围很大:最大最小相差106(百万)倍; (2)大气压为105Pa,可听声压为大气压的1/50亿1/5000,说明声音引起的气压变化非常小。,六、声压(*),六、声压(*),5.声压p与振幅之间关系(了解),其中:B 空气绝热体变模量:1.42105Pa 空气密度:1.29kg/m3,1000Hz声压声压与振幅关系,七、声能密度,1.声能密度定义 声场中单位体积介质中声能,用D表示,单位为J/m3。 2.平均声能密度 声场中每一位置的声能密度随时间变化,取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平均声能密度 。 3. 声能密度计算公式,八、声强(*),1.声强定义 单位时间通过垂直

7、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声能在一个振动周期内的平均值,用I表示。,声强是矢量,单位为W/m2。,八、声强(*),2.声强与声能密度及声压关系,声强与有效声压的平方成正比,人耳所能感受到的最小声强为:10-12 W/m2.,九、声功率,单位时间穿过某一平面或曲面总声能量。,九、声功率,穿过波振面的声功率可直接用面积乘以声强。,指向均匀点声源功率:,声强均匀的平面波功率:,第二节 声音的传播,本节讨论问题: 1。声源:种类、指向性 2。声场:自由、扩散、半自由声场 3。声音的反射、透射 4。声音的衍射 5。声音的叠加,一、声源,1.声源分类 (1)点声源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看作是点声源: a.

8、声源的几何尺寸远远小于声音波长; b. 与声源距离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 (2)线声源 一系列在一条直线上的发声点构成的声源,有两种: a.相干线声源:各发声点相位相同; b.不相干线声源:各发声点相位无关系,如一串汽车。 (3)面声源 平面发声。,2.声源的指向性 声源发出声音声强或声压在各个方向上不同,声强或声压随方向分布的不均匀性称为声源的指向性。,一、声源,相对对指向性,绝对指向性,二、声场,声音存在的区域叫声场,分为三类: a. 自由声场: 声音在任何方向上无反射,声场中任何一点只有来自声源的直达声。如空旷的原野,高空飞机。,b.扩散声场: 声源置于全反射材料构成的密闭空间中,声音在各

9、个方 向上均发生全放射。,二、声场,c.半自由(半扩散)声场 介于自由与扩散声场之间,声源部分声音被反射,部分 投向无穷远,如开着窗户的教室。,二、声场,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1) 反射:,(2) 折射:,声速决定声音的折射角度: 声速高,折射角大。,或:,1. 声音的反射角与折射角,折射公式推导:,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利用折射公式讨论问题: (1)声波的全反射; (2)白天与夜晚声音传播远近比较。,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全反射问题: 当声音从“软介质”向“硬介质”入射时,折射角会等于大于90,不再有透射声波,称“全反射”。,入射角临界条件:,折射角临界条件:,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例:

10、c水1500m/s; c空340m/s,求由空气向水中投射 时,声音的全反射临界入射角?,结论: 空气声音只有小角度入射(接近垂直入射)才会发生透射,因此,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的折射角公式近似为:,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白天与夜晚传播声音远近比较 地面附件大气温度梯度分布使声线弯曲,白天与夜晚弯曲方向不同。,白天声线,夜间声线,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白天声场,夜晚声场,声音在夜晚比白天传得更远,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高空飞机声场,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低温层,高温层,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2.声压反射与透射系数(垂直入射),(1)声压反射系数,(2)声压透射系数,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例: 水1

11、000kg/m3; c水1500m/s; 空1.29kg/m3; c空340m/s (1)声音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例: (2)声音从水垂直进入空气中:,说明: (1)从水中入射的声波声压反射系数为负值, 相位改变180。 (2)从空气透射进入密介质时,声压近似加倍。,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3. 声强反射与透射系数(垂直入射),(1)声强反射系数,(2)声强透射系数,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例: 水1000kg/m3; c水1500m/s; 空1.29kg/m3; c空340m/s (1)声音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三、声音的反射与透射,例:(2) 声音从水垂直进入空气中:,

12、说明:密度相差较大的两种介质间,无论从哪种介质入射,透射系数都很小。,四、声音得衍射,s,s,s,s,五、声音的叠加,1.瞬时声压的叠加,2.有效声压的叠加,第三节 声级 (重点),本节内容: 1。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及相互关系; 2。声级加法; 3。声级减法,为什么引入声级?,人耳所能感受到的最小的声压210-5Pa,痛阈声压20Pa,相差上百万倍,变化范围大,直接用声压或声强表示不方便;此外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度并不与声压或声强成正比,为此引入“相对倍数”加“取对数”方法表示声音的相对强弱,即所谓的“声级”。,一、声压级,声压级定义:,其中:pe0 参考声压, 210-5Pa,是人耳所

13、能听到的1000Hz最小声压。,又有:,声压级单位:分贝(dBdecibel),一、声压级(续),说明: a. 人耳正常听力范围:0120dB b.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为0.5dB.,即当声压增加0.06倍后,人耳才能分辨其差别。,思考题:1dB的含义是什么?,二、声强级,1.声强级定义:,其中:I0为参考声强级,10-12W/m2,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强。,2.声强级与声压级关系:,在38.9,空气c=400Pas/m , L=0,三、声功率级,1.声功率级定义,W 声源功率或穿过某一界面的总功率 W0参考功率,10-12 W,三、声功率级(续),2.声功率级与声强级的关系,对于指向性均

14、匀的点声源:,说明:距离声源每增加一倍,声强级衰减6dB. 这一结论是否适合指向不均匀的点声源?,四、声级加法,两个70dB的声音叠加后是多少分贝?,1. 两个声级的叠加(公式法),声级叠加公式推导,例题1:车间一台机器噪声为85dB,另一台机器噪声为 88dB,求两台机器同时开机时噪声分贝数?,解:,例题2:车间一台机器噪声为100dB,另一台机器噪声为 85dB,求两台机器同时开机时噪声分贝数?,解:,例题3:车间两台机器噪声为85dB,求两台机器同时开机时噪声分贝数?,解:,说明: a.当两个声级相差较大时,总声级与较大者近似相等; b.相等的两个声级叠加,声级增加3dB; c.两个声级

15、叠加后,总声级比较大声级最多大3dB。,方法描述:两个声级Lp1 、Lp2( 设Lp1 Lp2 )叠加结果Lp可看成是较大声级Lp1加上一修正量Lp,而修正量Lp与两个声级的差Lp=Lp1-Lp2有固定关系,将二者的固定关系列表,并在叠加声级时查用。,2. 两个声级的叠加(查表法),其中:,2. 两个声级的叠加(查表法)(续),例题1:车间一台机器噪声为100dB,另一台机器噪声为 95dB,求两台机器同时开机时噪声分贝数?,2. 两个声级的叠加(查表法)(续),解:,查表得:,合成声级:,四、声级加法(续),3. 多个声级的叠加,实际问题: (1)测量设备噪声时有背景噪声(无法消除),测量结

16、果要减去背景噪声; (2)两台机器总噪声已知,其中一台机器噪声已知,求另一台机器噪声.,四、声级减法,声级减法计算公式:,四、声级减法(续),声级减法公式推导:,例题1:车间一台机器开机后噪声为94dB,关机后背景噪声为 88dB,求该机器得纯噪声分贝数? 解: 总噪声Lp= 94dB, 背景噪声Lb= 88dB,机器纯噪声:,例题2:车间3台机器,每台机器单独开机时测得噪声分别为L1=81dB, L2=78dB, L3=83dB,所有机器关机后背景噪声Lb=70dB,求3台机器同时开机后的噪声? 解: 首先求各台机器产生的纯噪声:,四、声级减法(续),三台机器同时开机噪声:,第四节 声音的衰减,两种衰减: 传播衰减 吸收衰减,声波由声源向外传播,波振面扩展,声强I=W/S变小,称为传播衰减. a.平面波不存在波振面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