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马原习题集(学生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093461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马原习题集(学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7马原习题集(学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7马原习题集(学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7马原习题集(学生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7马原习题集(学生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马原习题集(学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马原习题集(学生用)(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练习题说明:本习题以近10年政治考研(涉及本课程)相关试题为主。建议同学们在做习题时,要回到课本,熟悉教材内容。期末考试暂且不考多项选择题。本练习题多项选择题均为考研题目,做这些题目有助于掌握相关概念与有关知识点,值得一做。期末考试为水平考试,尽量回避上述习题。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

2、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人 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

3、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6.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4、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14页 )A 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1.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C资本论 D神圣家族12.恩格斯( 7页 )著作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A反杜林论 B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C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D法兰西内战 单项选择题答案 1. C 2. A 3. A 4. A 5. D

5、6. A 7. A 8. C 9. D 10.A 11. B 12A二、论述题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最根本的含义就是通过人的能动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

6、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并用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去代替它。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马克思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同它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是分不开的。科学本身就是重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

7、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要求遵循客观规律。这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结合和统一。试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80%内容为考研试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物质和意识何

8、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4.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 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辅导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7.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

9、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A.客观性 B. 有限性C. 相对性 D. 一维性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9.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10.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

10、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C. 运动的衡量尺度 D. 运动的存在方式11.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12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13.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

11、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1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1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

12、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7.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8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9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