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外国教育家评传 裴斯泰洛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0774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外国教育家评传 裴斯泰洛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外国教育家评传 裴斯泰洛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外国教育家评传 裴斯泰洛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外国教育家评传 裴斯泰洛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外国教育家评传 裴斯泰洛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外国教育家评传裴斯泰洛奇一、简介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奇(1746-1827 )是瑞士著名教育家,也是石阶上享有盛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家。他毕生致力于开拓一条走向公共教育的途径,维护人人受教育的权利。他的最高目的,不仅是建立新的教育体制、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要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素质,改善贫苦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受卢梭“自然主义”的影响,他放弃了对政治的兴趣,寻求“拯救农村、教育救民”的途径。在自己的农场开展教育实践,开办孤儿院。他实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措施,在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尽管遭受挫折,他坚信教育贫苦儿童的事业是可行的、正确的;坚信儿童劳

2、动的多方面训练是发展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手段,可以使儿童获得以后谋生的技能。但,缺乏科学的说明。他的隐者夜语是他全部教育原理的最早叙述,用狂飙时代的狂文体写成,没有严密的结构,知识一些惊叹语、问题和警句。他深刻批评了当时的教育,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发展儿童的内在能力,提高儿童的德性;教育方法就是自然的发展;实物教学必须先于文字;家庭是理想的教育场所,亲子的爱是爱上帝的开始,等等。这些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表达了冲破传统教育藩篱的新思想,后来被称为裴斯泰洛奇的教育信条。他做过小学教师,建立了著名的布各多夫学院,建立了师训班。在布各多夫学院,裴斯泰洛奇把他的教育思想付诸实践,使教育心理化的

3、思想得到实施与逐步完善。他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索,简化教学方法。他写了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一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成为 19 世纪初等教育的经典著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此书使得裴斯泰洛奇声望大振,蜚声国内外。二、教育思想1、通过教育消除贫穷和改造社会。他认为,教育必须成为所有人的财富,学校是改造社会最重要的杠杆之一。但实质上,他并不是从根本上推翻这个等级性的国民教育制度,他的人人受教育的概念,仅仅要求每一个人都获得符合他社会地位的教育,也就是说,富人和穷人、贫民和贵族受不同的教育。他的功绩,在于提出了初等奇偶碍于问题,他在布各多夫的教育实验,被称为“近代小学教

4、育的摇篮” 。2、爱的教育和家庭教育。裴斯泰洛奇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热爱教育事业,是教育史上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不是死亡,便是成功。我热切的志愿要完成我生命的理想,凭一股气也好,用一把火也好,这志愿必然会使我升到阿尔卑斯上的高峰” 。 “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 。裴斯泰洛奇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他把家庭教育看作是自然教育的原型、社会教育的榜样,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他重视母亲对儿童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从他诞生的第一天开始。母亲是天生的好教师,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但他过分强调家庭教育,并设想用家庭教育取代学校教育,显然是片面的。3、人的各种能力和和谐发展。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

5、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使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教育者必须适应自然,对儿童施加与儿童本性相一致的影响,发展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和身体的能力,并使德、智、体一体化,使儿童的“头、手、心”和谐、全面地发展。他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有社会目的的,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乃是“人类的普遍需要” 。论德育:在人的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中,道德力量是领先的。因此,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发展儿童积极的爱。 “用说理来说服孩子们的心灵,而不求助于体罚” 。他将德育与智育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教学要有教育性的要求。后来,赫尔巴特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个思想。论智育:他反对死板的教

6、育,十分重视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促进儿童概念的形成。他提出了要素教学理论,简化了教学方法,建立了读、写、算的基础教学程序,扩大了智育教育内容,开设了阅读、书写、算术和几何入门,以及测量、绘画、唱歌、体操、地理、历史和自然方面的课程。其中,音乐与史地等的课程的设置,开了时代的先声。重视训练儿童的心理能力从注意、观察、记忆开始,然后训练儿童判断和推理。论体育和劳动教育:裴斯泰洛奇从儿童本性出发,不仅培养儿童的认识能力,而且发展儿童的行动能力,认为儿童必须具有实践能力。他很重视劳动教育,认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身体能力、力量与智慧,使儿童获得劳动实践技巧,形成德性,同时懂得劳动的社会意义,

7、培养正常的人际关系。4、教育心理化。他认为,教育者应该了解教育对象,从儿童实际出发,研究儿童,按照人的本性进行教育。他主张通过研究和实践,寻找教学的心理根源,即自然机制的法则。这是裴斯泰洛奇教学理论的核心。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强调把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从“教育心理学化”的观点出发,裴斯泰洛奇通过教育实验,在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一书中提出了新的教学原则,奠定了他的教学理论,为小学各科教学法作出了重要贡献。(1) 直观性(2) 连续性和循序渐进(3) 自发性和自我能动性(4) 慎始:第一次学习的开始,必须十分完全而正确。每一次认知活动都应以直观为起点,有一定层次,

8、一环扣一环,使儿童的感官能经常活动,其结果就是引起儿童的兴趣,使教学具有吸引力。他强调,教学的开始就要使儿童学得完善、扎实、巩固。5、要素教育论。 裴斯泰洛奇提出,把学习分解为“要素” ,即数目、形状和语言。要素是把知觉变为知识的工具。教育者的责任在于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灌输死的文字,而是首先给予学生感觉的直观;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文,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在教育史上的贡献和影响他是国民教育的先驱者,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称他是“国民教育之父” 。他是教育史上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的最早代表。他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他创办的孤儿院和学校里,充满着一派互相敬爱、尊师爱生的动人气氛

9、。这对当时的教育和教师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他提出的人的能力与力量的和谐发展和重视家庭教育等理论,在培养人的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提出“教育心理化”的口号,要求教育者研究儿童,了解儿童本性,掌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探索教学方法的简化,以便于教育的普及与推广。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奇是一位给人极其深刻印象的、鞠躬尽瘁与贫民儿童教育和国民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虽然他的时代已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是他的光辉仍照耀在他的故乡苏黎世和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地方。苏黎世和布各多夫耸立着他的纪念雕像。苏黎世博物馆珍藏着他留下的文化教育遗产-有关他的大量材料与著作。裴斯泰洛奇与他的教育方法的精神不仅激励了,而且将永远激励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外国教育家评传2 主编赵祥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14-15 日“我的方法的形式会毁灭,但是,我的方法的精神,给人以生命的精神,将会永存。 ”-裴斯泰洛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