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064162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习题课件 9.2.1 液体压强的特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面对面小考满分策略 人教版数学,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金榜行动,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的情景。,(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 _(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 _;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_ 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_ _。,越大,相等,深度,高度

2、差变大,变式训练 1关于液体压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因此液体只有竖直向下的压强 B由于液体有流动性,液体不仅有向下的压强,还有对容器侧壁的压强,但没有向上的压强 C同一深度,不论什么液体,产生的压强都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D,如图,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比较水对底部A、B、C三点的压强大小关系:PA_ _PB_ _PC。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海绵宝宝潜入海面下20m深处玩耍,则海绵宝宝在此深度处承受海水的压强是_ _Pa,它在下潜过程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 _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2.

3、06105,变大,1(2015,盐城)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型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 )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探头水头水平向左转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A,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水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

4、度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A,3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是( ) A一样大 Ba管底大 Cb管底大 D无法判断 4(2015,崇左)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船在湖北监利县遭遇强台风翻沉。潜水员潜入12m深水里搜救落水乘客,此时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已知水1.0103kg/m3)( ),A0 B12Pa C83.33Pa D1.2105Pa,B,D,6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液体时,橡皮膜向下突出,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

5、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如图所示,则管内液体可能是( ) A盐水 B煤油 C水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7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封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容器倒置,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_ _,受到水的压力_ _;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_ _,压强_ 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不变,变小,不变,变大,8如图所示,鱼缸中装有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鱼缸底面积为60cm2,装水后的总质量为0.6kg,水对缸底的压强为_ _Pa,鱼缸对桌面的压强为_ _Pa。(g取10N/kg),800,1000,9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相连通,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310m,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m。求: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取3.14),解:(1)Pg(h1h3)103kg/m310N/kg(18m10m)8104Pa;(2)FPS8104Pa(12104m2)25.12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