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995395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223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3页
《环境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3页
《环境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3页
《环境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3页
《环境管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ppt课件(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 境 管 理,环 境 管 理,一、环境管理概述 二、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三、区域环境管理 四、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五、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六、环境执法监督管理 七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八、四川省的水环境管理 九、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一、环境管理概述,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1. 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基本概念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基本概念,环境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2、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基本概念,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这就是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使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火的利用和工具制造时期的环境问题 农业革命时期 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火的利用和工具制造时期的环境问题 (即采猎文明时期,公元前200万年公元前1万年) 大约在170万年前,人类开始利用火,也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伴随着火的利用和工具的制造

3、,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就出现了。但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不大,地球生态系统仍能保持平衡。,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农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 尼罗河的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玛雅文明,黄河流域 (即农业文明时期,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8世纪) 农业革命以后,随着耕种作业的发展,大面积森林砍伐、开垦草地,导致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沙漠化等环境问题。 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赐予”。在历史上,每到夏季来自上游富含无机物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随着河水的漫溢都给埃及留下了一层沉积层,足以补充从田地中收获的作物所吸收的无机矿物质养分。正是这无比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埃及漫长而辉煌的文明。但由于

4、上游森林的砍伐,水土流失,最终使昔日的“地中海粮仓”变成为现在地球上的贫困地区之一。,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著名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曾经是林木葱郁、沃野千里,孕育了辉煌的巴比伦文化:“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60进制计时法,巴比伦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西亚著名的商业中心,巴比伦国王为贵妃修建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然而,这些灿烂的文化,却由于无休止地垦耕、过度放牧、砍伐森林而终于沦为风沙肆虐的贫瘠之地。漫漫黄沙使巴比伦王国在地球上销声匿迹。那座辉煌的巴比伦城,直到近代,才由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古印度文

5、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该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开化历史都和美索不达米亚相似。在45000年前,就已是名符其实的粮仓。然而同样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了生态环境,昔日的沃野良田变成了沙漠。今天这里已是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的荒漠。 玛雅文明是古老的中美文明,它是低地热带森林中发展起来的。公元250年,玛雅文化、建筑、人口均达到鼎盛时期,但是由于生态破坏和人口的增长过度,至公元800年,玛雅文明在不到100年就衰落,昔日繁华的土地几乎人烟绝迹。,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黄河流域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4000多年前,这里森林茂盛、水草丰富、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53%。由于秦汉以来不断的森林砍伐和战争,

6、水土流失加剧,使上游成为黄土地,而黄河成为“悬河”,流域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完全恶化。,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工业革命和环境污染 (即工业文明时期,公元18世纪至今) 18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曾经给人类带来了生活水平的大为提高,但是随之工业化的深入而出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急剧蔓延,形成了大面积乃至全球性环境公害。其中有八起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事件;米糠油事件。,20世纪中叶世纪8大公害事件,20世纪中叶世纪8大公害事件,20世纪中叶世纪8大公害事件,2. 环 境 保 护,马尔萨斯人口论 寂静的

7、春天 增长的极限 地球日 只有一个地球,环 境 保 护,马尔萨斯人口论 由于农业文明和工业革命引发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人口大量增加,形成了引人注目的”人口问题”。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注意到人类人口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于1798年发表了著名的人口论。,环 境 保 护,寂静的春天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Rachel Carson)在50代年末,用了4年的时间研究美国官方一民间关于使用杀虫剂造成污染危害情况的报告,于1962年推出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她写道: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鹣鸟、鸽子、鹪鹩的合唱以及其它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木和沼

8、地。该书从污染生态学的角度,阐明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成功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出“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合理的协调”关系。因此,世界上称寂静的春天为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书导致了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成立,把环境保护提到了世界关注的议程。,环 境 保 护,增长的极限 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一部书增长的极限,它明确地将环境问题及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到“全球性问题”的高度,指出: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还在继续增长。每年它们以数学家称为指数增长的模型增长着。但是,地球是有限的,如果人

9、类社会继续追求物质生产方面的既定目标,它最后会达到地球上的许多极限中的某一个极限,而后果将可能是人类社会的崩溃和毁灭。这部书被喻为环境保护的里程碑。,环 境 保 护,地球日 由于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从60年代以来,群众性的反污染反公害环境运动不断掀起。 1970年4月22日,在全美大约有1500所高等院校和1000所中小学举行了集会,一些著名人士在集会上发表讲话,据估计,包括国会议员、工人、学生等大约有3000万人走上街头,参加了这次规模空前的群众运动。从此,4月22日成了全球性的“地球日”。,环 境 保 护,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环境宣言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

10、言和21世纪 议程 里约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制订了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这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这一天,被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球的环境

11、仍在迅速恶化。1984年英国科学家、1985年美国科学家相继证实了南极上的“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和“酸雨沉降”等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1989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992年6月,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一次环境问题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为纪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20周年,并为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在相互需要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奠定全球伙伴关系的基础,以确定地球的未来。这是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主题是高举环保旗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日趋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酸雨扩大、淡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展、森林

12、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物种锐减、臭氧层耗损、危险废物扩散和全球变暖等。 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大会还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重申了1972年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阐明了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就加强国际合作,实行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性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有关国际合作、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实施等27项原则。这些原则,是环发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指导原则。,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大会于今年6月19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设立了三个目标和两个主题。三个目标分别是:重拾各国对可持续发

13、展的承诺;找出目前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不足;继续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两大主题是在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和关于可持续政治治理与制度框架 。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并发表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演讲 。,3.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的内容 环境管理的手段与职能,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目的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 环境管理的定义 环境管理的性质 环境管理的特点,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目的 人类为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追其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根源是人类自身不正确的自然

14、观和不正确的人自然关系观,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观念。因此,人类为保护环境,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害了的环境,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新的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这就是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 依据以上环境管理的目的,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我们应该转变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而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境界。一种“天人合一”的环境文化。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绵延5000多年,而避免玛雅文明的悲剧,

15、归根到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定义 环境管理就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环境管理是人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科技的等手段来进行,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内容。 环境管理主要解决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各类环境问题;环境管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作为一名环境保护工作者,我们应该对环境管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性质 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的重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为。因些说,环境管理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强

16、制性特征。 其权威性表现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和政府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履行国家法律所赋予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 强制性表现为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所采取的强制性对策和措施,如环保产业政策、环保行业政策、环保技术政策等。例如,关闭“15小”,限期治理,总量控制等。,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的特点 环境管理具有区别于一般行政管理的特点: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决策的非程序化。 环境管理存在很强的区域性特点。这是由环境问题、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区域性等特点所决定的。环保法规定“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正是出于其区域性特点而制定的。 综合性是由环境问题、管理手段、管理领域和应用知识的综合性等特点决定的。开展环境管理必须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社会性是由于保护环境就是人的环境权和生存权,所以,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决策的非程序化特点是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具有非例行、非寻常状态,每一个环境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