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956563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 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 2. 识记“丝绸之路” 的路线和意义。 3. 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 4. 了解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知识梳理,沟通中外 文明的 “丝绸之路”,张骞通 西域,西域,含义:今甘肃阳关、 _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西汉初的西域状况:小国林立,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玉门关,张骞出 使西域,在位皇帝:_,两次出 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38年 目的:联络_夹击匈奴 经过:被匈奴扣留,13年后回到长安 结果: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时间:公元前119年 目的:加强

2、与_各国的友好往来 经过: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 结果: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作用:使汉朝和西域的交流日趋频繁,为 _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大月氏,西域,“丝绸之路”,汉武帝,第一次,第二次,“丝绸之路”,背景: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路线:从长安穿过_,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交流物品,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_、石榴、 _、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作用: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

3、: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河西走廊,葡萄,苜蓿,西域都护 的设置,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时间:_ 地点:乌垒城(今新疆轮台) 职能: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 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公元前60年,同步训练,夯实基础,一、单项选择题 1. 王之涣的凉州词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 ) A. 大秦 B. 西域 C. 安息 D. 新疆 2. 博物志记载:“

4、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 引进果树品种 B. 推动经济交流 C. 加强友好交往 D. 寻求军事联盟,B,D,3. “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诗中所歌颂的“寻源使”就是西汉的张骞。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 A. 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 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C. 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D. 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4. “一次次地回望,回望城内的万家灯火,将不舍的心,收好、藏匿,然后告别为凿空西域而来你矢志不渝西行,西行你为干戈而来,却收获了一条灿烂千年的丝路。”该“丝路”的起止地点是(

5、 ) A. 临洮、辽东 B. 长安、欧洲 C. 嘉峪关、鸭绿江 D. 涿郡、余杭,C,B,5.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任务首次出使。请问张骞首次出使西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目的相似?( ) A. 汉武帝铸造五铢钱 B. 汉高祖分封诸侯 C. 秦始皇修建秦长城 D.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6. 汉代,“丝绸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 A. 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 西方普遍享用中国的丝绸 C.“丝绸之路” 沟通东西方贸易 D. 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7. “丝绸之路”是中外

6、联系的纽带,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不位于此“经济带”的是( ) A. 陕西西安 B. 河西走廊 C. 新疆地区 D. 浙江杭州,C,D,8.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 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 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9. 下面是小君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对这张卡片解读正确的是( ) A. 张赛出使西域 B. 秦始皇开发岭南 C. “丝绸之路”开通 D. 卫青追击匈奴,B,C,10

7、. 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开始传入中原的是( ) A. 粟 B. 水稻 C. 高粱 D. 葡萄,D,11. “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进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为( ) A. 汉朝向外输出的最重要的物资是丝绸,影响深远,该名称准确生动 B. 它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 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便于人们记忆 D. 张骞首次通西域时,随行带着大批丝绸,故命此名,A,12. 众所周知,早在公元前60年,今新疆地区就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是( ) A. 西域都护的设置 B. 宣政院的设立 C. 伊犁将军的设立 D. 北庭都护府

8、的设立 13. 纵观秦汉时期,汉族与匈奴的关系有战有和。你认为统治者采取不同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统治者的态度 B. 国力的强弱 C. 军队的数量 D. 武器装备情况,A,B,14. 在汉代,家住泉州的某商人想去斯里兰卡做生意。请你为他选择一条最方便可行的路线( ) A. 泉州长安新疆西亚斯里兰卡 B. 泉州朝鲜日本太平洋印度洋 C. 泉州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 D. 泉州长安敦煌玉门关西域印度 15. 汉朝时,汉武帝派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 ) 今新疆境内河西走廊西亚大秦 A B C D ,C,C,能力提升,二、综合题 16.

9、假如你是生活在汉朝长安的一名商人,现要把一批丝织品、瓷器亲自贩卖到西亚去。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你将用什么运输工具来运输你的商品?,骆驼。,(2)据图写出你途经的重要国名、地名: A._B._C._D._ (3)你经过的这条路是历史上有名的_。在这条商路上你将会尽情吃到哪些在汉朝不容易吃到的水果:_、_(两种)。 (4)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_。为沟通西域与汉朝往来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_。,河西走廊,匈奴,葱岭,安息,“丝绸之路”,葡萄,石榴,西域,张骞,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不得,见骞,喜,

10、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堵塞道路),今亡(从匈奴逃出来),唯(希望)王使人道(导)送我。诚得至,反(返)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中国的冶金、凿井、养蚕等手工技术传到西方;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苜蓿等也传入中原。西汉王朝的影响直到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材料三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期间举办的“丝绸之路的复兴:对话亚洲领导人”分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大家在此聆听国务委员杨洁箎和巴基斯坦、老挝等国政要一起畅谈丝绸之路的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的“骞”生活在哪一帝王统治时期?他对我国历史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汉武帝。他了解到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

11、,沟通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基础;打通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交通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根据材料二中所述的西汉与西域的经济交流情况,你能从中看出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我们国家倡导重建“丝绸之路”有何现实意义?,从西域输入的都是农产品、畜牧产品,而西汉输出的则有手工业生产技术。,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经济互补,实现双赢;人类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必须坚持“立足传统,敞开胸怀”这么一条正确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强化训练,1. 后人在对张骞的评价中说:“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里

12、所说的“西域道”的起点是( ) A. 洛阳 B. 成都 C. 长安 D. 酒泉 2. 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项羽 B. 张骞 C. 蔡伦 D. 华佗,C,B,3. 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 “丝绸之路” B. “海上丝绸之路” C. 通往西域的道路 D. 通往漠北的道路,B,史海拾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并派他到西域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西域。鄯善王听说班

13、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接。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善王也热情地款待了他们。匈奴人在鄯善王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宁。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鄯善王的疑虑,两国才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天深夜,班超带着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部人马不是被大火烧死,就是被乱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这也就是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