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69935221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7A文】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7A文】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7A文】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7A文】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人民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A版优质实用文档527A版优质实用文档7A版优质实用文档7A版优质实用文档 临床标本采集程序1. 目的:规范临床标本的采集,减少实验前的影响因素。2. 范围:适用于为协助疾病诊断和治疗而进行的临床生化样品采集活动。临床样本包括血液、尿液、胸腹水等各种体液。3. 职责:临床生化实验室:指导临床各科室正确采集标本,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程序: 4.1 静脉血的采集:4.1.1 静脉血标本采集前病人应注意的问题:4.1.1.1 避免剧烈运动,一般主张抽血前24小时不做剧烈运动,清晨取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赶到门诊的人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取血。4.1.1.2 注意合理饮食。除了急诊或

2、其它特殊原因外,一般主张在禁食12小时后空腹取血,延长空腹时间(饥饿)或餐后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会变化.饮酒对实验亦有影响。4.1.1.3 药物的影响。很多的药物进入人体后可影响某些化验项目的结果,病人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实验有干扰的药物。4.1.2 静脉血标本采集前医生、护士应注意的问题:4.1.2.1.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检验申请单用钢笔或黑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4.1.2.2 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多项化验时应首先将血注入血常规管,然后是抗凝管(注意要正确使用抗凝

3、剂),最后是非抗凝管。4.1.2.3 采血时的体位建议以坐位5分钟后取血为宜,止血带使用应少于1分钟,以免引起血液淤滞,造成血管内溶血或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4.1.2.4 当一侧手臂输液时应从对侧手臂取血,以降低对血糖、血钾等实验结果的影响。4.1.2.5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影响溶血的因素有: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抗凝管使用不当或抗凝混合时过度振荡;容器污染;血液中泡沫注入试管;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突然受冷或受热及离心力过大等。4.1.3 静脉血标本采集后实验室应注意的问题:4.1.3.1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分离血清,标本应尽快检验。4.1.3.2 标本应避免光直接照射。4.1.3.3 实验室温度应

4、保持在15-25,防止标本水分蒸发,标本浓缩。4.1.4 血脂测定标本的采集4.1.4.1 除总胆固醇()测定不一定用空腹血外,测定甘油三脂、脂蛋白与载脂蛋白时应禁食(可少量饮水)至少12小时后抽血。4.1.4.2 24小时内不饮酒,以免影响甘油三脂水平。4.1.4.3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4.1.4. 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查血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4.1.4.5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

5、素制剂等,在查血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有关药物的情况。4.1.4.6 对体检对象及作前瞻性观察者,应注意采血的季节,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4.1.5 采血操作步骤:参见静脉采血程序4.1.6 真空采血管的正确使用:肝功、肾功、血脂、电解质、体免1、风湿三项、心肌酶谱常规生化使用红色管(没有抗凝剂管);血氨、糖化血红蛋白、心肌损伤三项使用紫头管(EDTA抗凝)。4.2 动脉血标本采集:用于血气分析4.2.1 用一次性肝素化注射器,从患者动脉取血后,用一块小橡皮塞针头以隔绝空气,并将注射器放在手中双手来回搓动,充分混匀。4.2.2 抽血过程中出现的小气泡须在抽血

6、后立即排出,血液不得放置过久,应立即送检,塑料注射器常温下在采血后15min内完成检测。若超时,就必须使用玻璃注射器,抽血后排除气泡封闭,置于4-8冰箱或冰水混合物中,可以稳定1h。4.2.3 若自制肝素化注射器,应避免注入过多的肝素溶液,使测定结果产生偏差。4.2.4 请注明病人体温、Hb含量、及吸氧流速。4.2.5 采血步骤:参见动脉采血程序。4.3 门诊常规生化检查星期一到星期五抽取静脉血,周末只采急诊项目进行检测。4.4 尿液标本的留取:4.4.1 24小时尿液标本: 4.4.1.1 准备清洁干燥带盖的广口容器。4.4.1.2 病人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尽弃去,然后开时留尿液,将24小时内

7、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包括次日晨7小时所排最后一次尿。4.4.1.3 测量尿液总量(ml数)并记录在化验单上,将全部尿液混匀后取10-20ml置于清洁干燥容器中立即送检。4.4.1.4 若天气炎热,可根据检验要求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再加入适量防腐剂:甲苯(二甲苯):用于尿液生化检验,按甲苯0.5ml/100ml尿加入。4.4.1.5 24小时尿中不能混入异物。4.4.2 常规尿检查标本:4.4.2.1 使用清洁干燥容器,住院病人以清晨第一次尿为主,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20ml送检。4.4.2.2 标本应及时送检。4.4.2.3 尿中不能混入异物。4.5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4

8、.5.1 送检和检查必须及时。4.5.2 为防止凝固,加入100g/L的EDTA钠盐0.1ml可抗凝6ml。5.相关文件静脉采血程序 动脉采血程序 生化室标本管理程序不合格标本登记表7A版优质实用文档生化室仪器性能评价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监测生化分析仪的技术性能,评价其精密度、准确度等是否能达到有关标准。2. 范围:临床生化分析仪器3. 评价指标及方法:31仪器精密度评价: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5-A文件的要求分为如下步骤:3.1.1仪器熟习阶段:用5天时间熟习仪器的日常操作、调试、维护和保养等程序。3.1.2 熟习文件阶段:熟习NCCLS文件关于精密度评价的内容,时间

9、5天,内容包括评价目的、要求、方法、试验步骤、统计处理、注意事项和常规质量控制等。3.1.3 实验设计阶段:根据文件要求设计试验方案。包括在整个实验中,使用的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等等。3.1.4 实验室评价阶段:3.1.4.1 初步的精密度试验:在熟习和设计工作结束后,进行一次批内初步试验。方法:连续测定一个适宜的试验物20次。计算结果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如发现结果与期望结果严重不符,应与制造商联系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再继续下一步正式试验。3.1.4.2 正式精密度评价试验:根据设计的方案,选择具有医学决定水平正常和异常两个浓度的混合血清样本,该仪器测定项目选定以后,对每个项目、每个浓度的样

10、本进行双份测定;每天进行2批试验,上、下午各测定一次,每个项目连续测定20天。每批同时作质控品的测定。将所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批内、批间精密度和总精密度。3.1.5 结果计算:3.1.5.1 批内精密度的评价按下公式计算:S批内=I=总天数(20天)j= 一天内的批数(2批)Gij1重复1次结果,j批在第i天Gij2重复2次结果,j批在第i天3.1.5.2 总精密度评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S批间2 =A2 S批内2/2I天数(2批/天)Gi1.第i天第1批的平均结果(平均重复2次)Gi2.第i天第2批的平均结果(平均重复2次) S天间2 =B2 -A2/2 I天数(2批/天)Gi第i天所

11、有结果的平均值G=所有结果的平均值S总2S批内2S批间2S天间2=(2B2+A2+Swr2)/2315 结论:批内标准差s应为美国临床试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TE)的1/4,天间标准差s应为该允许误差的1/3,对达到这样要求的可认为它的随机误差属于可接受的低水平。32 仪器准确度评价: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的要求分为如下步骤:322 熟习文件阶段:用5天时间熟习仪器的日常操作、调试、维护和保养等程序。熟习NCCLS文件关于准确度评价的内容,时间5天,内容包括评价目的、要求、方法、试验步骤、统计处理、注意事项和常规质量控制等。323 设计阶段:根据文件要求

12、设计试验方案。包括在整个实验中,使用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等等。3.2.4 实验室评价阶段:根据设计的方案,分析系统为评价仪器+配套的试剂、校准品、质控品,作为试验方法,对比系统为对比仪器+与分析系统相同的试剂、校准品、质控品,作为对比方法试验,收集分析物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范围内均匀分布的当天新鲜血清,不要使用已知对任一实验有干扰的样本(如溶血),测定从低于参考范围的低限到高于参考范围的高限进行。每个项目至少选择40份临床样本,每天测8个样本,将样本按次序排列,分别在评价仪器和对比仪器上测试,先测试一遍,每个样本测双份,做双份第2次测定时,样本顺序全部倒过来。第一次序号为1、2、3、4、5、6、

13、7、8,第2次序号为8、7、6、5、4、3、2、1 连续测定5天时间。将评价仪器测定结果分别与对比仪器的测定结果作好记录进行比较,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作预期偏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并计算相关性和准确度分析。3.2.5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3.2.5.1 对实验数据的初步检查:设参比方法测定结果为G值,试验方法测定结果为y值, 40份样本得到80个 G和y对应结果。检查结果有无离群值表现。计算每一样本每一方法成对结果的差值和差值的均值。以4倍的各方法的差值的均值为判断限,各方法内样本的成对差值在限值内,说明双份测定结果符合要求。若原始数据的40份样本结果,有剔除的数据应另做实验补

14、上。若最大差异超过临床允许误差,认真查找原因,停止继续实验。3.2.5.2 数据作图:目视判断作两张图。一张散点图:Y轴:试验方法每样本双份测定的均值;G轴:对比方法每样本双份测定的均值。另一张作偏差图:Y轴:每样本两种方法双份测定的均值差;G轴:对比方法每样本双份测定的均值,以直线G=0作为水平中线作图。从这两张图中了解线性关系、有无明显的离群点、是否呈恒定变异等情况。若实验结果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则可继续。若实验点分布呈非线性关系,则需寻找修正点修正后方可继续进行以下数据处理。3.2.5.3 相关性分析:根据以上得出的r值,用r值检验G取值范围是否适当。要求r大于或等于0.975(或r2大于

15、或等于0.95),则认为G范围是适合的;若r小于0.975,再多作实验,扩大数据范围。3.2.5.4 回归分析:用直线回归分析方法来估计斜率和截距。对40份样本,80对(Gij、Yij)数据以回归式y=bG+a表示这些数据的直线趋势。理想的结果b=1、a0,若b1、a0表示两方法间在测定样本时的系统误差。根据临床使用要求,b接近1,a接近0,可在各个临床决定水平浓度Gc处,了解y方法引入后相对于G方法的系统误差(SE),SE=(b-1)Gc+a。3.2.5.5 计算预期偏差Bc及其可信区间:估算测定项目在给定的医学决定水平Gc处的预期偏差Bc,按下式计算:Bca+(b-1)Gc,预期偏差95%的可信区间,按下式计算: 或 Bc为预期偏差 SyG为回归线标准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