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流调描述性分析-吴秉伦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899677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流调描述性分析-吴秉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现场流调描述性分析-吴秉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现场流调描述性分析-吴秉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现场流调描述性分析-吴秉伦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现场流调描述性分析-吴秉伦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流调描述性分析-吴秉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流调描述性分析-吴秉伦(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描述性分析,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11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开展现场调查准备工作 确认暴发的存在 核实诊断 建立病例定义 全面地搜索病例和收集记录信息 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 提出假设 评估和验证假设 如必要重新提出和验证假设 比较或印证实验室和/或卫生学调查研究的结果 实施控制和预防措施 开始或维持监测 交流调查发现,3,描述流行病学,疾病特征 三间分布特征 时间 地区 人群,4,4,某村不明原因出血病例的临床特征,抗凝血杀鼠药引起中毒,5,2008年2月山东省某村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误用盐霉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时间分布:流行曲线 Ep

2、idemiologic data by time:Epidemic curve,用直方图表示在适当的间隔时间(X轴)内所发生的病例数(Y轴) 按发病时间绘制的病例频率分布图 按照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 内容 发病时间 暴露于危险因素(致病因子)的时间 实施干预措施的时间,流行曲线的作用,病因未知: 估算疾病的潜伏期 已知疾病: 推测可能的暴露时间 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 预测病例数量 形成假设 区分暴露的类型(什么传播途径?) 某特殊事件与所研究的疾病具有时间上的关连,绘制流行曲线的要点,时间间隔的选择 相等 1/2平均潜伏期 X轴的起点和终点 首例发病前2个潜伏期 末例发病后2个潜伏期 如爆发未

3、结束末例后不留空白时间段 标记重要暴露信息,食品安全事故常见的流行模式,同源 点源 持续源 间歇源 增殖模式 混合模式 环境因素模式,10,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点源模式 A point source pattern results from a single brief exposure,高峰持续时间短暂,首末例间隔时间较短 首末例间隔时间1.5倍的(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来源,快速上升,快速下降,不对称,平均潜伏期,最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点源 A point source pattern results from a single brief exposure,12,可能暴露时间,点源模

4、式的食品安全事故,如病原已知,可根据疾病的潜伏期推测可能暴露时间,点源实例,资料来源:CFETP五期学员开展的某县甲肝暴发,暴露时间,持续同源 In a continuous common source the exposure is longer,快速上升,高峰平台,间歇同源实例,病例人数,4月 5月,送餐,幼儿园放假,学生,教师,数据来源北京市某区监督所:某幼儿园幼儿、教师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病例发病时间分布,食堂恢复供餐,食堂停止供餐,首例病例,缓慢上升,周期性,快速下降,增殖模式:人-人 A propagated outbreak pattern often indicates perso

5、n-to-person transmission,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增殖模式实例,学生寒假,数据来源:CFETP三期开展的北京某小学水痘暴发,流行曲线可进行分层描述,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30,20,10,5,15,25,病例数,资料来源:CFETP7期2008年5月某镇火建和二建菌痢暴发疫情发病时间曲线,地点分布:地图 Epidemiologic data by place: Maps,地图是描述和解释地点分布模式的最好方法 居住、工作、活动(学校、娱乐、旅行等)地点 地图具有丰富的背景信息,能够与疾病分布进行充分的比较

6、河流、山脉、公路、学校、医院等 地图能够表达病例之间相对的位置、距离和方向 绘制要求 需要刻度(比例尺) 标出经纬度 标记方向(指北) 常用两种地图: 标点地图 等值区域地图,标点地图 Spot Maps,标明病例的准确位置 与其他病例的关系 与可能暴露的关系 标明受影响的家庭、学校、工厂、村、镇等 病例数较多 分母已知 计算率或比 人口密度较为均匀的情况下适用 标记无人居住区,1854年89月伦敦金广场霍乱病例分布,9/10个社区均有病例,仅1户家庭有2例 其余均1户1例,病例分布无聚集性,数据来源:CFETP6期某市格林巴利综合症暴发,甲肝病例发病与供水分布图,数据来源CFETP9期:20

7、10年某县甲肝暴发调查,副伤寒病例的分布图提示了什么信息?,数据来源CFETP5期:某市副伤寒流行街道发病率分布图,岛内14个街道均有病例 街道之间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人群分布:表、图 Epidemiologic data by person:Table and Graph,人口学特征 年龄 性别 种族/民族 社会经济状况 教育程度 经济收入 职业 其他特征,哪个年龄组具有较高的发病危险?,小年龄组具有较高的发病危险,哪个年龄组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年龄组分布差异?,5069岁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最高为5059岁组,年龄不等距时用散点图表达,副伤寒病例的人群分布特征,实例,某幼儿

8、园食物中毒调查,34,疫情发现,2010年9月3日下午17时 ,某区CDC接到区卫生局电话通知: 某幼儿园多名儿童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在医院就诊,35,访谈16例在医院输液的患儿家长,访谈问卷内容 个人信息 年龄、性别、班级、联系方式 发病信息 发病时间、症状/体征、是否采集标本及时间 发病前3天的暴露信息 各餐次进餐地点 有无缺课 家庭成员有无类似症状,36,病例访谈结果,首例2010年9月3日16:00时发病 16例均为为自某幼儿园学生 病例家庭成员均无类似症状 发病前3天暴露史 除幼儿园外,病例无共同进餐史 均未缺课 采集9例患儿的呕吐物、1例患儿 粪便检测沙门菌、志贺氏菌、

9、金葡菌检测,2例患儿呕吐物检出金葡菌阳性,其余均阴性,为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控制事件的进一步蔓延,建议深入调查,37,某幼儿园流行病学调查的病例定义,时间:9月1日以来 地点:某幼儿园 人群:该幼儿园学生及教工 具有以下症状/体征之一: 腹泻(3次/天)或呕吐者; 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等2项及以上者,38,病例搜索及个案调查,病例搜索 医疗机构查阅就诊记录 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L企业医院 查阅班级缺课记录 个案调查 设计统一的问卷,询问学生家长和保育员,收集发病学生的相关信息,39,某幼儿园13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40,某幼儿园138例学生发病时间,首例3日16:00发病,末例4日17:00发病,32例发病具体时间不详,41,绘制流行曲线,病例人数,2日 3日 4日,42,将有关信息在流行曲线上进行标注,病例人数,2日 3日 4日,早餐,午点,午餐,晚餐,区CDC接到疫情报告开展调查,关闭幼儿园一周,43,138例病例全部为学生,44,男孩发病风险性是女孩的1.3倍,RR=1.3, 95%CI=1.0-1.7,45,所有班级均有病例 班级间罹患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16,p=0.03,46,随着年级增加,罹患率显著增加,趋势X2=7.3,p=0.00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