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防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98340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传染病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常见传染病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常见传染病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常见传染病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常见传染病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传染病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传染病防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卷首语 preface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诺如病毒 流行性感冒 禽流感 结核病 3 1、诺如病毒 4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寒冷季节高发,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比较短,通常在 9小时到 4

2、8小时内发病,相似于伤风性胃肠炎,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 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临床表现 5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 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3、。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传播方式 6 治疗和预防 7 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预防 :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

4、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 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人员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 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5、 2、流行性感冒 8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

6、、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3、禽流感 9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 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 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 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 39 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 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

7、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结核病 10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 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

8、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 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 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预防措施: 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

9、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再次,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传播专家温馨提示: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 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

10、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现状 1 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

11、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 ;多吃富含维生素 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多通风 12 勤洗手 常喝水 补充营养 主要预防措施: 现状 1 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 ;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13 避免受凉 常坚持体育 锻炼 注意生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