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97393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T--T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T-T 改变的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杜卫国 心电图中 STT 的改变是一组最为捉摸不定的现象,引起它改变的机理有数十种之多,其鉴别诊断亦极为困难,是心电图医师及心血管医师颇感棘手的问题,而其性质的确定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们数十年来的研究结果及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新理论、新观念做一简要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一、ST-T 改变的分类1. 原发性 ST-T 改变 除极程序(QRS 波)不变,而复极 程序(ST-T)单独发生改变。 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肌缺血,心率改变,体位改变,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等。2. 继发性 ST-T 改变 由于除极程序发生改变而

2、引起的复极程序改变 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室肥厚等。二、缺血性 ST-T 改变的特征1 、心肌缺血的定义 绝对缺血: 当血流完全阻断(或血流量减少 95%以上) ,心肌细胞的复极及除极功能严重受损,电活动静止,并导致心肌细胞丧失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对缺血: 当冠脉狭窄 7090%,在一定量的运动后引起需氧量聚增而血流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细胞受损。 (缺血均系突然发生,多由血栓引起,亦可由冠脉痉挛或斑块脱落引起) 。 说明:此定义系依据冠造、ECT 与心电图、彩超的对照结果所得结论。 2实验及临床观察发现 冠脉狭窄95%时,静息状态下可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的 ST-T 改变及心肌运动异常,若

3、持续时间30分钟,则可导致心肌梗塞。 冠脉缺血均为一过性(急性)或短时间内(30 分钟后)转为心肌梗死,不可能持续稳定的存在而不转为心肌梗死。凡持续稳定的无症状 ST-T 改变多与心肌缺血无关。 长期(数年)频繁发生的一过性急性心肌缺血可导致 ST-T 逐渐发生压低或 倒置。此种改变可持续恒定存在- 此即为 “缺血性心肌病”(即慢性心肌缺血 根据我院的临床观察,95 %以上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相关症状。 凡不伴有症状的 STT 改变,绝大多数不存在心肌缺血。 心脏交感及迷走神经活动对 STT 影响极大,该类 STT 改变约占总量的 85%(根据我院动态心电图观察统计结果) 。 3 、结论(根据上述观察) * 所有的心肌缺血都是急性心肌缺血。 * 绝大多数的急性心肌缺血都伴有相关症状。 * 心电图对血流减少的敏感度较低, 仅能在血流完全阻断或几乎完全阻断 时发生异常改变。 *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 4、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征诊断条件: *在一定量的运动后诱发心绞痛及 ST-T 改变 *静息状态下 STT 发生明显的动态变化且伴有同 步的 相关心绞痛症状 * STT 动态变化持续时间在 1-30 分钟之内 劳力性心肌缺血图片(典型心绞痛):非劳力性心肌缺血图片(变异型心绞痛):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