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成人高考教育理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809345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3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成人高考教育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教育学]成人高考教育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教育学]成人高考教育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教育学]成人高考教育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教育学]成人高考教育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成人高考教育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成人高考教育理论(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人高考教育学,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 教育理论选择题在性质上是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择概率占1/4。给出四个选项答案,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在试卷题型整体结构中,选择题为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不可忽视这类问题。,从内容上看,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我们在明确了选择题内容的这种针对性后,在命题方式上,要看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是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是什么”。 比如,利用伪装防止敌机轰炸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经过分

2、析,正确回答应是选择性,而非知觉的理解性或整体性。其次,关于对一些所谓“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是选择题在命题方式上又一显著特点。 比如: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性格,而非能力或气质;教师劳动的根本特点是什么?“根本“特点并非劳动的复杂性或间接性,而是对人的培养。我们查阅了历年的试卷。有一点提醒你,选择题中第一小题都问某部教育著作的作者为何人? 在给出四位教育家名字的选项中,让你选择出一位。比如:教育漫话的作者应是洛克,而非其他教育家。这类题不难,多注意一下就行了。开卷第一题答好,可以立即增强你考试的信心。,一、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

3、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教育分

4、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即传统教育思想)、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即现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3、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 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于1861年发表了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人们怎样生活。 首创“实验教育学法”的是德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1901年梅伊曼第一个提出“试验教育学”这个名称。 实用主义教

5、育学说的创立1916年杜威(见上)。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4、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于1956年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知识结构和科学结构)、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三)学

6、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 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1、教育的基本概念 (1)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 (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

7、使用 2、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3、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教育的起源(1.2.3错误教育起源理论2.3没有意识到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问题。)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

8、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教育原理)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无论成人是否同意,儿童总是在模仿他们,无意识的模仿是一种教育手段,是教育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2)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无阶级性、非独立性、原始性)。古代社会的教育(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古代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庠、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

9、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艺术、文学、体操等许多方面。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根本不培养劳动者。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礼仪等维护统治秩序和统治人民的知识,具体内容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特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近代教育(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

10、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特点:1、教育规模的迅速增长2、教育水平的提高3、教育内涵的逐渐扩大4、教育作用的日益重要)选题目的 背景介绍,(二)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相互制约

1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方面的制约);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的概念(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父母或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解剖生理特点),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性特点的发展;遗传

12、素质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环境的概念(是指人生活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的制约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学校教育,主导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教育起主导作用是由于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有专职的教育工作者。3、学校 教育史一个可控的环境。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学生发展的特殊功能)和特殊功能决定的。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

13、性,循序渐进地人的发展;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三、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的意义:(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14、,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社会生产方式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的制约。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以人的需要为根本,

15、注重个人价值和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并一次为依据来确定教育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梭(法)、裴斯泰洛齐(瑞士)、福禄倍尔(德)、帕克(美 进步教育运动之父)、马洛斯(美)、罗杰斯(美)等人。 (2)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以深灰需要为根本,强调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一般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古希腊)、凯兴斯泰纳(德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我国的教育目的: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对95年教育目的细化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事件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

16、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大会)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我国的教育方针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同上) (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 (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