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农业资料--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69738991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农业资料--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7A文】农业资料--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7A文】农业资料--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7A文】农业资料--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7A文】农业资料--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农业资料--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农业资料--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节 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一、小麦对土壤的要求与土壤耕作技术 二、小麦对营养元素的要求与合理施肥技术 三、小麦对水分的要求与麦田灌排水技术 四、河南省小麦优良品种及其选用,2,一、小麦对土壤的要求与土壤耕作技术 (一)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容重1.2 g cm-3,孔隙度50%55%,有机质含量在10 g kg-1以上,土壤pH6.77,土壤的N, P, K营养元素丰富,且有效供肥能力强。 1.土层深厚,结构良好 2.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3.土壤酸碱度和含盐量适中 4.土壤环境条件好,3,(二)麦田土壤耕作技术 1.合理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相结合 2.麦田整地技术 (1)整地的目的与标准 “

2、早”、“深”、“净”、“透”、“实”、“平”、“细”、“足”,4,(2)整地的方式与方法 a.平原水肥地 b.丘陵旱地 c.粘土地 d.盐碱地 e.稻茬地,5,二、小麦对营养元素的要求与合理施肥技术 (一)小麦对营养元素的要求 1.小麦的必要营养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1)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在1 g kg-1以上) a.N d.Ca b.P e.Mg c.K f.S,6,(2)微量元素(含量在0.1 g kg-1以下) a.Fe e.Cu b.Mn f.Mo c.B g.Cl d.Zn,7,2.小麦需肥规律 (1)小麦需肥量及吸收N, P, K的比例 每生产100 kg子粒,需(3.11.1) k

3、g N, (1.10.3) kg P2O5, (3.20.6) kg K2O,三者的比例约为2.8 : 1 : 3.0 Table 02-16,8,9,(2)小麦吸收N, P, K的阶段性变化 a.小麦吸收N, P, K的一般特点 起身期以前麦苗较小, N, P, K吸收量较少; 起身以后,植株迅速生长,养分需求量也急剧增加; 拔节至挑旗期小麦对N, P, K的吸收达到一生的高峰期: 其中,对N, P的吸收量在成熟期达最大值,对K的吸收到抽穗期达最大累积量,其后K的吸收出现负值。 b.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的积累与分配 Table 02-17,10,11,(二)麦田施肥技术 1.施肥原则

4、(1)施肥量的确定原则,12,产量为7 500 kg hm-2时,每公顷需优质有机肥45 000kg,标准N肥(含N 21%) 750 kg,标准P肥(含P2O5 14%) 600750 kg,缺K地块应施用K2O 150225 kg。有机肥, P肥, K肥, 50%N肥底施,50%N肥于起身拔节期追施。 (2)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 (3)底肥、追肥灵活运用的原则 2.施肥技术(施肥时期和方法) Table 02-18,13,14,(1)底肥 (2)种肥 (3)追肥 a.冬追肥 b.春追肥,15,三、小麦对水分的要求与麦田灌排水技术 (一)小麦对水分的要求 1.小麦需水规律 (1)小麦的耗水

5、量与耗水系数 a.小麦的耗水量(需水量) 当其生育正常并获取一定产量时,小麦一生中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损耗于棵间蒸发(30%40%)、植株蒸腾(60%70%)和成为重力水下渗等方面的水分总和。,16,b.耗水系数(K)(需水系数) 是指每生产1 kg小麦子粒所消耗的水分重量,即耗水量与产量的比值(kg/kg)。 c.耗水量和耗水系数的变化 Table 02-19,17,18,(2)小麦各生育时期的耗水特点 小麦日耗水量 耗水模系数(简称模系数) Table 02-20,19,20,不同生育时期的耗水特点: a.出苗后 b.越冬至返青阶段 c.返青至拔节期 d.拔节到抽穗 e.抽穗前后 f.抽穗到成

6、熟,21,2.土壤水分与小麦生长发育的关系 (1)小麦各生育阶段的适宜土壤含水量指标 冬前要求70%80%;越冬期间65%75%;返青灌浆期间70%80%;后期要求60%左右。 Table 02-21,22,23,(2)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a.植株各部器官中的水分重新分配 b.多种生理过程改变 c.蛋白质分解 (3)湿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a.根系生理功能衰退 b.氮代谢紊乱 c.成产因素受到影响,产量降低,24,(二)麦田灌排水技术 1.麦田灌水技术,25,一般年份,高产田灌水34次,中、低产田灌水23次 浇3水,供水时间可确定为冬前、拔节和挑旗或开花,或拔节、挑旗和灌浆初期 浇2水

7、,以冬前和拔节期或拔节和开花为宜 只浇1水,应在拔节期,(1)灌水量及灌水次数,26,(2)灌水时期及不同时期灌水的作用 a.底墒水 b.冬灌 冬灌的适宜温度为3左右(日消夜冻)。一般从5时始灌,到3时灌溉结束。 c.返青水 d.拔节水 e.挑旗水 f.灌浆水(抽穗灌浆水),27,(3)灌水方法 a.地面灌溉(畦灌和沟灌) b.喷灌 2.麦田排水(防涝渍)技术 (1)搞好治渍基础工程 (2)“三沟”配套,排除“三水”,28,(3)提高耕作与栽培技术水平,改善土壤环境 a.合理轮作,杜绝水包旱 b.加深耕层 c.中耕培土与清沟理厢 d.增施有机肥和磷肥,29,四、河南省小麦优良品种及其选用 (一

8、)良种及其选用原则 1.良种及良种应具备的条件 品种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人们根据其对产量、品质、抗性等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相对稳定遗传基础,且在生物学、形态学和经济上相对一致的一种群体。 优良品种(良种)是指在某地的特定自然与生产条件下表现优良的品种。,30,小麦良种应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1)株型结构理想,光合性能良好 (2)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3)早熟优质 (4)成产结构合理,产量高,31,2.良种选用原则 (1)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用良种 (2)根据生产水平选用良种 (3)根据耕作制度选用良种 (4)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选用良种,32,(二)河南省小麦品种资源 1.河南省

9、小麦品种资源 (1)1982年前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认定的品种(19个) 阿夫 宛7107 阿勃 郑引1号 丰产3号 百农3217 郑州683 郑州761 矮丰3号 博农74-22等,33,(2)19832000年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和认定的品种 .审定品种 豫麦1号(79B1)豫麦70号(内乡188)(70个) 豫麦2号(宝丰7228) 豫麦34号(郑农7号) 豫麦7号(偃师9号) 豫麦41号(温麦4号、温县4号) 豫麦10号(豫西832) 豫麦47号(丰优3号) 豫麦13号(郑州891) 豫麦49号(温麦6号) 豫麦16号(郑州79201) 豫麦50号(丰优5号) 豫麦17号(内乡182)

10、 豫麦51号(周麦11号) 豫麦18号(矮早781) 豫麦54号(百农64) 豫麦21号(周麦9号) 豫麦62号(周麦12号) 豫麦25号(温2540) 豫麦69号(新麦9号) 豫麦29号(郑州8329) 豫麦70号(内乡188)等表现优秀,34,.认定品种(10个) 西安8号 徐州21号(徐州2111) 陕农7859 冀麦30号(冀84-5418) 鄂恩1号(恩施881) 85中33 晋麦45号(临汾7203) 淮麦18号(淮阴9628)等,35,(3)2001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认定的小麦品种(12个) 济麦1号 安麦1号 济麦2号 郑麦8998 郑麦9023 宛麦369 石

11、4185 洛旱2号 中育5号 新麦11号 偃师16 郑麦975,36,(4)2002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认定的小麦品种(8个) 偃高1号 太空5号 新麦12号 周麦16号 新麦13号 洛麦1号 开麦13号 郑麦98,37,(5)2003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河南小麦品种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小麦品种 .国审品种(12个) 豫麦63号(偃展1号) 新麦11号 豫麦66号(兰考906-4) 周麦16号 豫麦69号(新麦9号) 豫麦70号(内乡188) 新麦13号(新乡9178) 偃展4110 (矮早4110) 洛旱2号 兰考矮早8 郑麦9023 豫麦57号

12、(漯麦4号),38,.省审品种(10个) 偃展4110 (矮早4110) 中育号 新麦3306(金博士一号、新麦16) 新麦18(新麦9408) 济麦3号 豫麦18-99系 太空六号(郑麦002) 豫展2000 郑农16号 信阳234,39,(6)2004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河南小麦品种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小麦品种 .国审品种(6个) 新麦18 (新麦9408) 周麦17 中原98-68 郑农16 GS郑麦004 (郑麦004) GS郑麦005 (郑麦005),40,.省审品种(22个) 豫农9901 濮麦9号 安麦7号 豫教2号 温麦18号 开麦18号 洛旱3

13、号 温麦19号 众麦1号 郑麦004 神麦1号 中育9号 郑麦005 神麦2号 丰舞981 豫农9676 驻麦4号 郑麦9405 周麦17号 豫麦70-36 周麦18号 焦麦2号,41,(7)200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河南小麦品种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小麦品种 .国审品种(7个) 郑麦366 濮麦9号 周麦18号 新麦208 (郑育麦029) 泛麦5号 豫农949 百农AK58 (矮抗58) .省审品种(8个) 周麦19号 许农5号 鄢麦1号 郑麦366 金丰3号 鑫麦1998 豫麦49-198 新原958,42,(8)2006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河

14、南小麦品种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小麦品种 .国审品种(8个) 花培5号 同舟麦916 平安6号 郑育麦958 富麦2008 开麦18 新麦19 洛旱6号,43,.省审品种(25个) 新麦19号 濮麦10号 平安3号 鹤麦1号 郑麦9694 豫农201 郑农17号 焦麦668 周麦20号 驻麦6号 洛麦21号 花培1号 富麦2008 平安6号 郑丰5号 豫展4号 源育3号 项麦969 04中36 众麦二号 花培3号 丰抗38 源育2号 洛旱6号 偃佃9433,44,2.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推荐品种 (2007) (1)郑麦9023 (2)豫麦34号 (3)济麦20号 (4)西农979 (5)郑麦366 (6)新麦19号 (7)新麦18号 (8)周麦18号 (9)豫麦49-198 (10)周麦16号 (11)矮抗58 (12)偃展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