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战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73889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七单元《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七单元《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七单元《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七单元《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战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战争【单元教材说明】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六篇课文: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七言绝句出塞、记叙文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狼牙山五壮士,文言文螳螂捕蝉。教材还编写了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和古诗塞下曲。课文的编排思路是:古诗二首重在反映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小英雄雨来夜莺之歌和狼牙山五壮士歌颂了在正义的战争中,为了保卫祖国,不怕牺牲,与侵略者英勇战斗的英雄精神,塑造人物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个体形象,也有群体形象。孙子兵法中的格言以及寓言螳螂捕蝉告诉我们,和平是人民向往、追求的,有利于人们生活的安定、社会的发展。这个单元的“综合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伟大的抗日

2、战争展开调查,了解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于用了八年的时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史实,激励学生不忘国耻,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贡献力量。在活动中,要结合“金钥匙”,有目的、有组织、有重点、有实效地做好搜集、整理、使用资料的工作。【各课教材简析】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出塞一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

3、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夜莺之歌是一篇高年级传统课文,故事很有趣。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股德寇引进游击队的埋伏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前苏联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热爱和平的教育。注意让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较难理解的语句;快速阅读课文,迅速抓住课

4、文主要内容;通过人物行为体会人物的形象。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引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敢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螳螂捕蝉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单元教学要点】、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质量;正确

5、、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受在正义的战争中,人们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团结奋战、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继续学习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写好自读笔记,与同学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及基本的表达方法。3、独立识字学词,写好摘录笔记,理解“劫难、趔趄、沉寂、埋伏、聚精会神、阻击、兴致勃勃”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4、开展“综合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呼吁和平。5、继续培养学生查找、整理、使用资料的能力。6、完成有关战争题材的调查报告、读后感或观后感。【教学准备】设计单元导学单、多

6、媒体课件【单元教学预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出塞一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故此文表面意思的理解完全可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可以加以点拨。由于学生学过的诗大多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反映古代战争的这两首诗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在课下查找一些

7、有关乐府诗、诗人王昌龄及“飞将军”李广的资料,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设计思路】渗透学法以自读为主。在明了诗意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内涵,其中适当渗透有关诗文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浅易的欣赏,不作繁琐过细的分析。在赏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始终要注重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技能中受到感情的熏陶。【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风格。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4、体

8、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借助字典或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2、展开想象,感受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乐府诗、王昌龄、李广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下面,我们看一看今天要学习的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反映战争的。个性化修改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个性化修改个性化修改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乐府诗、王昌龄、 李广的资料。师补充。三、理解诗意、诵读体会:(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1、自读。2、指名读,正音。3、

9、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象、狗窦、雉、旅葵、舂谷、贻、秦、关4、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同伴听。(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1、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2、大胆质疑、共同交流。(三)品读下列句子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2、“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3、“但佼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四)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1、学生带感情练读。2、指名朗读,师生评论指导。3、带感情再读诗歌。(五)比较这两首诗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交流:这两首诗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写战争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内交流,全班汇

10、报,教师小结。(六)拓展延伸、提升品味小英雄雨来【教材简析】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教学设想】1、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就是要学生

11、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能力。2、培养合作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英雄雨来一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让学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3、渗透对话意识,彰显个性体验。阅读教学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小英雄雨来一文所讲述的内容和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拉近这个距离,这就

12、需要我们既重视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甚至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不断修正,从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4、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教学重难点】个性化修改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难点是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三、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释题引疑。1课件演示: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问:你们想认

13、识这位小英雄吗?2、出示课题:(1)理解课题:齐读课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是一位小英雄?)(二)汇报预习,以学定教。1、自由读文,交流预习自得。分节读文,相机正音释词。浏览课文,初步了解文意。个性化修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1、以小标题着手,理清各段联系。(1)小组读,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

14、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2)默读,提炼课文的小标题:第一部分:游泳高手第二部分:夜校读书第三部分:爸爸夜归第四部分:智救交通员第五部分:坚贞不屈第六部分:水底脱险2、限时读,讨论段间的联系。(1)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智救交通员、坚贞不屈)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2)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个性化修改4、用对比读方式,领悟景物描写作用。(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2)“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3)“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四)课外拓展认识其他革命小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