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9729430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实验报告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用户电话接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户电话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2、 了解实现用户接口电路功能芯片Am79R70的主要性能和特点二、实验内容1、掌握用户线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2、了解Am79R7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了解电话接续的原理及其各种语音控制信号的波形三、实验仪器1、ZY1804I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 1台2、20MHz 双踪数字示波器 1台3、电话机 2部4、连接导线 20根 四、实验原理1、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及其作用在现代通信设备与程控交换中,由于交换网络不能通过铃流、馈电等电流,因而将过去在公用设备(如绳路)实现的一些功能放到“用户电路”来实现。在程控交换机中,用户电路也

2、可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SLIC)。根据用户电话机的不同,用户接口电路可分为模拟用户电话接口电路和数字用户电话接口电路。模拟用户电话接口电路与模拟电话相连,数字用户电话接口电路和数字终端相连(如ISDN),而在此实验箱中采用模拟用户电话接口电路。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在实现时最大的压力应是能承受馈电、铃流和外界干扰等高压大电流的冲击,过去都是采用晶体管、变压器、继电器等分立元件构成,但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集成的SLIC相继出现,他们大都采用半导体工艺或是薄膜、厚膜会合工艺,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已实现了通用化。在程控交换机中模拟用

3、户接口电路一般要具有B(馈电),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T(测试),O(过压保护)七项功能。具体含义是:1、馈电(B-Battery feeding):向用户话机馈送直流电流。通常要求馈电电压为-48V,环路电流不小于18mA。2、过压保护(O-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过压过流冲击损坏电路和设备。3、振铃控制(R-Ringing Control):向用户话机馈送铃流,通常为25Hz/75Vrms正弦波。4、监视(S-Supervision):监视用户线的状态,检测话机摘机、挂机与拨号脉冲灯信号已送往控制网络和交换网络。5、编解码与滤波(C-

4、CODEC/Filter):在数字交换中,它完成模拟话音与数字码间的转换。编译码通常采用PCM码的方式,其编码器(Coder)和译码器(Decoder)统称为CODEC。相应的防混叠与平滑低通滤波器的带宽范围为:300Hz3400Hz,编码速率为64Kb/s。6、混合(H-Hybird):完成二线与四线的转换功能,即实现模拟二线双向信号与PCM发送和接收数字四线信号之间的分离。7、测试(T-Test):对用户电路进行测试。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结构如图所示:图1-1 模拟用户接口电路框图2、用户线接口电路在本实验箱中,用户线接口电路芯片选用Legerity公司生产的模拟用户线接口芯片Am79R70

5、。Am79R70是一种功能较强的用户线接口芯片,它除了拥有用户接口电路常用的7种功能中的6种外,还拥有电流限制、挂机传输、极性反转、tip开路和环路检测等功能。其内部电路结构原理框图如下:图1-2 Am79R70内部功能模块图其中Am79R70需要VCC,VEE,VBAT1,VBAT2四种电源电压。其中VCC为+5V,VEE为-5V,此电压可由Am79R70内部的负电压调整可得。VBAT2的电压幅度范围为-19-48V,VBAT1的电压幅度范围为-40-67V,标准值为-48V。振铃、环路状态检测的功能主要通过控制字输入端C3,C2,C1及摘挂机检测输出端/DET来控制,当C3C2C1输入为0

6、01时,Am79R70处于振铃模式,当C3C2C1输入不是001时,Am79R70进入其他工作模式,同时使与其相连的话机振铃截止。当C3C2C1输入为010时,话机处于通话状态。Am79R70的/DET脚的输出可以指示用户的摘挂机状态,当用户摘机时,Am79R70的/DET脚输出低电平,挂机时输出高电平。实验箱中电话间的通信及信号的控制主要由单片机和FPGA来共同完成,我们称之为控制处理单元,其工作过程如下:当用户1摘机时,与它相连的Am79R70的/DET脚输出低电平,向控制处理单元指示用户1已经摘机,同时摘机指示灯亮。此时控制处理单元向用户1的Am79R70的控制端C3C2C1输出010使

7、其处于通话连接状态,同时对用户1的摘机的信息进行处理。在通话连接状态下,用户的信息经过Am79R70的两线接口及信号传输模块可以直接输出到编解码芯片和收发器。控制处理单元向用户1送拨号音,用户1听到此音后拨号。控制处理单元根据用户1的所拨的号码定位到用户2,并向与用户2连接的Am79R70的控制端输出001,以使得用户2所连接的Am79R70处于振铃状态,同时向用户1发送回铃音或忙音。在振铃状态下,Am79R70将铃流电路产生的RV通过RING脚输入到Am79R70内,经内部放大后通过两线接口模块输出到用户线,使得用户2的电话机振铃。当用户2摘机后,它相连的Am79R70的/DET脚输出低电平

8、,以向控制处理单元指示用户2已经摘机。此时控制处理单元向用户2的Am79R70的控制端C3C2C1输出010使其处于通话连接状态,同时停止振铃。这样,用户1和用户2就可以通过Am79R70进行通话。 3、用户接口电路原理图用户接口电路和电话接续实验将主要完成摘挂机监测、振铃、回铃、忙音、电话传送语音信号测试等功能。此部分实验需要结合电话模拟信号源模块来完成,电话模拟信号源模块主要用产生忙音、回铃、振铃控制等信号来完成电话之间的接续功能。用户接口电路的原理图如下:图1-3 用户接口电路原理图用户接口模块的基本原理:用户接口模块主要由Am79R70及相应的一些外接电路组成,用户话机是通过电话接头内

9、的TI、RI(即图中的B301)与系统相连,二极管LED309主要用来完成摘挂机的检测功能,当两部电话中的任何一部电话摘机时相应的二极管亮表示处于摘机状态。测试钩VTATA, VRATA主要用来测试本方话机的输入和输出模拟信号。在这里,输入的信号可以是以下几种类型的信号:3.1 电话通信中的话音信号。3.2 来自电话模拟信号源模块的各种音信号(回铃、振铃、忙音信号)。 拨号音:450Hz正弦波; 忙音:450Hz正弦波,通断间隔时间0.35S; 回铃音:450Hz的正弦波,每导通1秒后间断4秒; 25Hz振铃信:25Hz的低频周期信号,每导通1秒后间断4秒;控制处理模块主要通过对两部电话的状态

10、检测来产生各种控制信号,如回铃信号、忙音信号、振铃信号,以完成两部电话之间的热线接续功能。其中热线呼叫的流程图如下:开始 有用户呼叫吗?NO呼叫YES被叫闲吗NOYES来话接续向主叫送忙音向被叫送振铃,向主叫送回铃NONO被叫应答吗?主叫挂机吗?应答YES停送铃流,停回铃音,接通电路YESNO话端挂机吗挂机拆线(释放复原)开始图1-4 电话呼叫控制流程图五、实验步骤1、用连接线连接中央控制器的D_IN和D_OUT,将中央控制器K1拨为“主”,分别接好两部电话机。2、将PCM编译码模块的开关K301,K401,K402,K403和K404分别拨向下。3、将拨码开关K703(A机号码)的值拨为“0

11、001”, 使A机号码为3201;拨码开关K704(B机号码)的值拨为“0010”, 使B机号码为3202。注释:本实验箱要求为每一部电话设置一个电话号码,电话号码为3201到3215,电话号码前两位固定为32,后两位(电话地址)由拨码开关K703和K704人为输入,对应两个拨码开关所拨的二进制数值,例如预设A机电话号码为3201,则将拨码开关K703(A机号码)的值拨为“0001”。多台实验箱组网通信时要求电话号码设置和终端地址设置不能重复。4、打开交流电源。中央控制器指示灯NS、FS亮,表明环路同步。5、用示波器测量电话A模拟信号源测试钩25HZA和BHA(450HZ)的波形,其中25HZ

12、A为频率25HZ的方波,BHA(450HZ)为频率450HZ的正弦波,450HZ正弦波的峰-峰值为1V左右。用示波器测量电话B模拟信号源测试钩25HZB和BHB(450HZ)的波形,其中25HZA为频率25HZ的方波,BHA(450HZ)为频率450HZ的正弦波,450HZ正弦波的峰-峰值为1V左右。注释:25HZ的方波用合成振铃信号,450HZ的正弦波用来提供拨号音以及合成忙音信号和回铃信号,若其幅度过大,将会在电话接口回路中引起自激现象,严重影响电话话路的通话质量。a、电话的摘机状态及拨号音测试将电话A模块的电话摘机,此时二极管LED309发光。用示波器探头测量A电话模拟信号输入端测试钩VRATA的拨号音波形,观察其波形的特点,并进行分析。将该电话挂机,可看见二极管LED309不发光。b、电话振铃,回铃信号测试将电话A模块的电话摘机,听到拨号音后,拨打电话B模块的号码3202,此时观察拨号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