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题---2019届江苏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970334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试题---2019届江苏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校试题---2019届江苏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校试题---2019届江苏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校试题---2019届江苏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校试题---2019届江苏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试题---2019届江苏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试题---2019届江苏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

2、纬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A 12时20分 B 15时20分 C 8时20分 D 18时20分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B 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C 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D 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下图是“4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 a B b C c D d4有关KLM三点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B L南京白昼时间比北京长C M

3、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D L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 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 北京时间8点 B 北京时间11点 C 北京时间14点 D 北京时间17点6图示5个城市中( )A 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 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C 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 D 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7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完成下题。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

4、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向斜,东侧大 B 背斜,东侧小 C 向斜,西侧大 D 背斜,西侧小8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 蒙古高压 B 印度低压 C 阿留申低压 D 夏威夷高压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C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10读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格,据此完成下题。该海域

5、沿岸( )A 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C 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 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1图中甲地( )A 位于北半球 B 位于南半球 C 天气晴朗 D 昼夜温差增大12下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 B C D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 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 18时19时 D 19时20时14与正常情况相

6、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左图为“甲、乙、丙三地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右图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有关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B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C 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D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16右图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 B C D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左图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

7、、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7构成左图景观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于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8形成左图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侵蚀作用 冷凝作用A B C D 二、多选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上图中洋流甲( )A 自南向北流 B 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C 使沿岸增温增湿 D 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20上图中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A B C D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 年和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12013年( )A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

8、 增大C 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 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 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 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下图为“云南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3洱海的形成原因有( )A 筑坝拦水 B 断裂下陷 C 低地积水 D 火山口储水24点苍山林地大面积破坏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自然灾害增加 B 气温日较差减小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径流季节变化减小25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A 盛行西风 B 地形抬升 C 暖流增湿 D 反气旋控制26下图的

9、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完成下题。据上图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a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 c杭州地区温和晴朗 D d武汉地区晴朗温暖第II卷(非选择题)三、综合题27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为晨昏线,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2)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是_。(3)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4)此刻北京时间是_,赤道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_。(5)若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太阳直射点向_(方向)移动,亚洲

10、高压的势力_。(增强或减弱)28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区域分别是_和_,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2)C的值大约是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_。(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_。(4)A、B的纬度值约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材料二:下图伊比里亚半岛示意图(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2)说明图中C所示的海峡两

11、侧海域海水盐度、密度的差异及表层海水的流向。盐度、密度差异: 。表层流向: 。(3)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往往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析C海峡洋流产生原因?30图甲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图乙为我国三城市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甲所示季节,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盛行_风(风向),其主要成因是_。(2)图甲所示锋面系统过境后,北京的气温气压变化情况是_。(3)图甲中四地,此时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_,理由是_。(4)图乙中甲、乙、丙三地表示上海的是_,表示乌鲁木齐的是_,试说明判断理由_。(5)图甲所示时刻,重庆易发生_地质灾害,其主要原因是_。2019届江

12、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地理答案1B2C【解析】1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东经度数向东增大,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此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180经线相对的是0经线,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时刻是6点,北京时间是15时20分,B对。A、C、D错。2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东经度数向东增大,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图示是南半球,南极圈有极昼现象,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短,B错。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东半球是昼半球,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A错。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C对。北半球冬季,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弱,D错。3A4A【解析】3图中K、L、M三条曲线所处的最高位置代表当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它们的位置都偏向于a方一侧,而该地又在40N,其正午太阳偏于南方,所以a方应该代表南方,c表示北方,b是日出方向为东,d是西。4根据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知:K、L、M分别代表的是冬至、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日落最早、日出最迟,随日出同步的升旗也最迟,A正确;春秋分日各地昼夜等长,北京与江苏白昼等长,B错;夏至日,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C错;长江口外海域盐度夏季多雨时最低,D错。选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变化特点。5B6C【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