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69360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5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 用户界面设计的任务分析 用户界面任务和工作设计 界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 数据显示界面设计 控制界面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可使用性 使用的简单性 用户界面中的术语标准化和一致性 拥有HELP帮助功能 快速的系统响应和低的系统成本 用户界面应具有容错能力,灵活性 算法的可隐可显性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和修改界面方式 能够按照用户的希望和需要,提供不同详细程度的系统响应信息 与其它软件系统应有标准的界面 为使用户界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付出代价,而且有可能降低软件系统的运行效率。,复杂性和可靠性 用户界面的规模和组织的复杂程度就是界面的复杂

2、性。 在完成预定功能的前提下,应使用户界面越简单越好。但不是把所有功能和界面安排成线性序列就一定简单。 用户界面的可靠性是指无故障使用的间隔时间。 用户界面应能保证用户正确、可靠地使用系统,保证有关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性。,用户界面设计的任务分析,这一部分工作应与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同步进行。它主要包括 用户特性分析 用户工作分析 记录有关系统的概念和术语 确定界面类型 等 4 个步骤。,用户特性分析,用户界面是适应人的需要而建立的,因此,首先要弄清将要使用这个界面的用户类型。 用户特性分析的目的是要详细了解所有用户的技能和经验,以便能够预测用户对不同界面设计会做出什么反应,这样在更改界面时,就能做

3、出正确的判断。,1. 用户类型,外行型 初学型 熟练型 专家型 用户的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做用户特性测量,以帮助设计者选择适合于大多数用户使用的界面类型和支持级别。,2. 用户特性度量,用户特性的度量与用户使用模式及观测到的用户群体能力有关。 用户使用的频度:即系统是否经常使用。 用户是否能够自由选用界面:所有的界面都应当是良好的。 用户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决定了要使用户达到熟练程度需要多少训练。,用户知识:有些用户已有相当多的计算机编程和操作的知识。他们需要一种灵活的可编程的或命令语言的界面。 用户思维能力:这是对用户的综合知识和智力的衡量。 用户的生理能力和技能

4、:主要指人的视觉、听觉、认知及记忆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应该在这一方面去收集信息。,用户群体的度量可以用打分的办法来简单地度量。 平均值反映了用户群体的平均特性。 标准偏差反映了用户群体的差异大小,主要用于判断用户界面对不同类型的用户的适应范围。,一个图书馆的计算机借阅系统,由于图书馆的馆员将每天使用这个系统,因此他们使用系统的频度很高。他们以前几乎没有人使用过计算机,也没有人有自动化图书馆借阅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知识。他们的绝大多数的智力水平在中等以上。,用户特性表,用户工作分析,用户工作分析,也称为任务分析。它是系统内部活动的分解。 用户工作分析与需求分析中结构化分析的方法类似,采用自顶向下,

5、逐步进行功能分解。 与常规的功能分解不同的是,所有的系统任务,包括与人相关的活动,都要考虑在内。,系统的功能分解,可以用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描述。 任务可以由一组动作构成,它们规定了为实现这个任务所必须的一系列活动。 任务的细节可以使用结构化语言来表达。它描述了动作完成的序列及在完成动作时的所有例外情况。,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的度量表明,应当选择一种不太复杂的对话界面。 例如,下面是图书馆中借阅图书的活动描述。 TASK:loanbooks DO WHILE borrowers request reader_ID check reader_ID,IF reader_ID invalid pass t

6、o membership_check ELSE continue ENDIF DO WHILE book_requests enter book_mark on borrower_slip write reader_ID on borrower_slip stamp book with return_date remove book_in_library_tag END WHILE END WHILE,用户模型和观点,建立用户的思维模型,是为了帮助建 立设计者界面模型。 理论认知模型 用户知识模型 用户特性模型 用户任务模型 用户观点,(1)理论认知模型,由心理学家建立的模型,目的是要了解人的

7、思维过程。 例如,典型的问题解决模型GOMS (Goals Operator Methods Selection) 就是把一组目标和子目标概括在一个问题空间内,把目标分解成为子目标网络,每一个子目标都有与之相关的测试,通过使用某种方法搜索这个网络,在每一个结点上测试事先做出的假设。,(2)用户知识模型,这种模型描述了一定范畴内的知识以及类型之间的联系。 模型借助各个用户的知识来建立,用遍历知识网络的方法来评价用户如何学习。,(3)用户特性模型,这些模型主要依据在用户特性分析所描述的技能和能力对用户进行分类,它们也被称为用户外观。,(4)用户任务模型,这种模型根据用户要求中提出的任务的功能和操作

8、次序,构想该任务的概念。 通过它,可以了解用户知道多少有关系统操作的知识,用户期望系统应当如何工作等等。 一个界面如果与用户预想的实现和操作方式一致,它就容易为用户接受。,(5)用户观点,指系统结构的用户模型。是用户描述和设想现行系统结构的方法。 它可以用图形化的方式表示,也可以用语言方式表示。,任务模型,任务模型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 系统的静态模型就是对象关系模型,用于展现界面的结构设计; 系统的动态模型是对系统操作或与会话设计有关的对象的动态行为的描述。 模型由一些结构组成,既要依据静态的对象与其关系,又要依据活动的过程顺序。,例, 在一个图书馆中,可以将系统视为书籍。这些书籍依次放在

9、按照主题分区排列的书架上,它们可用一个层次结构表示。图书馆的其它部分,如流通台、后备书库、公共书库、将要上架的书等,它们在空间中可看成一个网络。 用户可使用对书籍进行分类的(逻辑)术语与布局和书籍流通的(物理)术语来描述一个图书馆,组织他们关于现行系统的知识。,用户模型还可以分为设计者的用户模型和用户期望的用户模型。 前者是设计者认为的用户对系统的期望。 后者是用户对系统的期望。 必须使它们一致起来。,用户界面任务和工作设计,任务和工作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用户的工作环境。 通常,任务应组织得多样化一些,要与人的能力相适应。既不能完全由非常复杂的步骤组成,也不能太过简单而使操作者感到厌烦。,任务分

10、配,在每个任务中,动作要分配给计算机、用户或者二者。 一般地,用户承担需要创造、判断和探索的任务,而计算机承担重复检查、计算和数据处理的任务。 数据录入、数据恢复和决策支持是混合任务。这些混合的任务需要通过人和计算机交互来共同完成。,任务分配产生两个网络。一个是人的任务网络,一个是计算机的任务网络。 人的任务网络说明如何安装、操作和使用系统,它最后将形成操作过程和用户手册的基础 计算机的任务网络则描述计算机应担负的工作。 这两种网络都可以用数据流图来设计。,任务分配步骤,检查数据流图,标出哪些是单独由计算机完成的任务、哪些是单独由人完成的任务、哪些是由两者共同完成的任务。 对于共同完成的任务,

11、将任务的每一个动作分配给计算机或人。 构成新的计算机的任务网络和人的任务网络。 再进一步细化计算机与人的协同动作,以确定人和计算机如何交互。,一个任务可以划分成一些子任务,按照某种顺序执行这些子任务,实现任务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需要做出结构性的任务序列。 但许多事务处理任务是非结构性的,图书馆的馆长会以一个不可预测的顺序来召集一个碰头会、查询馆内各种业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一个人的任务网络,而仅仅是一些用户需要个别完成的互不联系的任务。,工作方式和工作设计,工作设计的目的是使任务需求与操作员的能力相匹配。 在界面设计中关于人的因素特性的简单的度量如下: 复杂性 推理、判断和决策的难度 专

12、心程度 对细节的注意力 责任心 任务在总系统中的重要性 变化性 在以上某一度量中的变化性,工作方式,(1) 由一个人单独完成一个系统的目标。例如, 在商店业务处理系统中,检查顾客订单的任务中, 所做的工作将是:数据输入、顾客赊欠清理、错误分辨和赊欠查询。 (2) 任务进展跟踪。确定命令在系统中什么地方执行、确定关键延迟的命令、调查拖延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建议等。,在做工作设计时,应该检查任务流程以确认不会出现任务过载。 如果同时有多个任务需要用户给予注意,往往由于命令的时间冲突而使用户陷入困境,结果出现任务过载。 即使任务流程计划的很好,但由于错误和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如果错误处理过程计划的

13、不完全、无条理,也会出现任务过载。,导致任务过载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出现工作负荷的高峰。因此要计划工作负荷使之均衡,并给出错误处理的时间。,界面设计的基本类型,在选用界面形式的时侯,应当考虑每种类型的优点和限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进行抉择: 使用的难易程度:对于没有经验的用户,该界面使用的难度有多大。 学习的难易程度:学习该界面的命令和功能的难度有多大。,界面设计类型,操作速度:在完成一个指定操作时,该界面在操作步骤、击键和反应时间等方面效率有多高。 复杂程度:该界面提供了什么功能、能否用新的方式组合这些功能以增强界面的功能。 控制:人机交互时,是由计算机还是由人发起和控制对话。 开发的难易

14、程度:该界面设计是否有难度、开发工作量有多大。,通常,一个界面的设计使用了一种以上的设计类型,每种类型与一个或一组任务相匹配。 菜单(menu)界面的设计 菜单是由系统预先设置好的,显示于屏幕上的一组或几组可供用户选用的命令。这种菜单命令无需用户通过键盘打入,而是由系统将那些在一定环境下所需用的操作命令(菜单命令),全部或部分地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挑选。 按照显示的形象或样式来分类,正文菜单 正文菜单实质上是系统命令本身或者是 其简写形式。在一个菜单中包含许多菜 单项,可以象节目单那样,按某种约定, 在屏幕上成行或成列地排好。 简单的正文菜单的设置与选取方式: 首字符匹配方式 序号匹配方式 亮

15、条匹配方式,序号匹配方式,图标菜单 图标菜单,简称图标,是安置在一个小方框之中的一幅象形的或表意的图画。图标菜单项在功能上与正文菜单项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图标更形象、更直观。 正文和图标混合的菜单 这种菜单基本上还是正文式的。从屏幕上看,它还是由字符串构成。只不过在字符串的前端或末端缀有图标。,按屏幕位置和操作风格来分类 固定位置菜单 固定位置菜单每次总是在屏幕的相对固定的位置出现。 通常软件系统的功能划分多为树型结构,要求系统的控制结构也应是树型结构。固定位置菜单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一种三层结构的菜单机制。 0 层 主菜单:定位于屏幕中心或占领整个屏幕,菜单项的内容是所属各个子系统的名称。,1

16、层 子系统层: 这一层菜单在水平方向排成一行,安放于屏幕的上沿或下沿。菜单项的内容是所属各操作类的名称。当控制进入下一层次时,这一层菜单并不消失,仍然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2 层 当用户挑选了某一个操作类时,屏幕上将按垂直方向显示这组操作类的名称。这一层菜单项的内容与应用系统的具体某项操作有关。 采用固定位置菜单对系统加以控制,其突出的优点是层次清晰。,浮动位置菜单 浮动位置菜单(弹出式菜单)。其主要特点是:仅当系统需要时,它才被瞬时显示出来供用户选用,完成使命后它立即从屏幕上消失。它的显示位置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或根据当时的操作环境来决定。 弹出式菜单与用户当时正在执行的操作密切相关。但是使用弹出式菜单,由于菜单的瞬时性,用户不清楚自己当前究竟处在系统的什么位置,看不到自己处于那一层次。,下拉式菜单 下拉式菜单将固定位置菜单与浮动位置菜单揉和在一起。其结构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各个父菜单项的名字,它们排成一行,放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