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试题高考生物 ---- 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9674074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和群落-试题高考生物 ----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种群和群落-试题高考生物 ----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种群和群落-试题高考生物 ----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种群和群落-试题高考生物 ----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种群和群落-试题高考生物 ---- 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和群落-试题高考生物 ----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和群落-试题高考生物 ---- 精校解析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18海南卷)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法,理由是。(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CAB(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标志重捕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内(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2017新课标卷

2、)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答案】(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

3、群中所占的比例32015年7月份,内蒙古2 000多万亩草场遭遇蝗灾,部分街道蝗虫成群。飞蝗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时,真菌、丝虫和蛙的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此外,牧鸭也是治蝗的有效手段,为了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小组尝试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1)鸭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_消费者。(2)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法。图示模型中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为_,图示曲线变化趋势表明蝗虫和鸭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节机制为_。(3)真菌与蝗虫的种间关系为_,蛙和鸭的种间关系为_。(4)蝗灾过后的草原在一定时间内可恢复植被生长及放牧能力,从

4、群落演替的角度说这属于_,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答案】(1)初级和次级(2)样方 N2 负反馈调节(3)寄生 竞争(4)次生演替 恢复力4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我国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请回答问题:(1)红火蚁入侵华南某地后,由于_而迅速蔓延,短期内呈现出“J”型增长。由于地理隔离,多年后该种群与原分布地种群的基因库会出现差异,最终可能导致_。(2)乙酰胆碱是一种_,能引起肌细胞收缩,发挥作用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下表为实验测定的不同品级红火蚁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辛硫磷致死剂量的平均值。

5、品级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nmol/(min头)辛硫磷的致死剂量(ug/mL)工蚁0.231.04兵蚁0.352.06有翅雄蚁0.057.38有翅雌蚁14.8959.39蚁后8.317.81同一蚁巢中所有各品级的红火蚁统称为一个_。喷洒辛硫磷后,红火蚁因肌肉持续收缩而死亡,推测辛硫磷可能的杀虫机理是_。有同学认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高的红火蚁,需要施加的辛硫磷剂量越大,据表分析这个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3)若红火蚁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曲线,则该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的容纳量的时间是_。(4)在适宜温度、湿度等信息因素作用下,蚁后和雄蚁会进行交配产卵,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影

6、响_。【答案】(1)缺少天敌、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生殖隔离(2)神经递质 种群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难以被分解 不正确,因为有翅雄蚁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最低,但其致死剂量却很高(3)C点(4)种群的繁衍(繁殖)等5如图表示某地从裸岩演替到森林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回答:裸岩阶段地衣阶段A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1)图中所示过程属于_演替,其中A表示_阶段。在该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增强。(2)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_。(3)森林阶段有些啄木鸟虽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这些啄木鸟之

7、间存在着_。(4)森林阶段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而森林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和_。【答案】(1)初生 苔藓 抵抗力(2)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生殖隔离 (4)垂直结构(空间结构) 栖息空间 食物条件(顺序可颠倒)6陕北对黄土区的生态修复常用3种方式:退耕封育(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退耕还草(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退耕还林(人工种植沙棘等灌木)。现已测定出经过7年恢复后的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如下表。请分析回答:样地编号起始群落类型经过7年修复后草本层群落类型植被总覆盖度生长型物种丰富度1

8、沙棘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80%乔木灌木0草本2.152紫花苜蓿铁杆蒿+长芒草85%乔木灌木草本2.643达乌里胡枝子+赖草达乌里胡枝子+赖草50%乔木灌木草本3.19(1)样地3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_,判断依据是_。(2)表中的“物种丰富度”一列中的“0”代表的是7年后没有新增其他灌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从表中可以看出,7年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_(生长型)。(3)7年后,样地1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样地3的原因是_。(4)后续研究发现:黄土区的耕地依靠自然演替形成以达乌里胡枝子与铁杆蒿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约需10年,形成以铁杆蒿与长芒草为建群种的次生草原群落约需16年,这说明在演替初

9、期,人工修复模式能_。3个样地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都趋于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答案】(1)退耕封育 7年修复后的植被总覆盖度最低(植被种类基本无变化)(2)适应该地区生长的灌木种类少(其他灌木不适应在该地区生长) 草本(3)沙棘灌丛的灌木层减少了林下光照(4)加快群落演替进程(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7年后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草本。(3)7年后,样地1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样地3,样地1的起始群落类型是沙棘,很有可能是沙棘灌丛的灌木层减少了林下光照。(4)黄土区的耕地依靠自然演替形成以达乌里胡枝子与铁杆蒿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约需10年,形成以铁杆蒿与长芒草为

10、建群种的次生草原群落约需16年,比人工干预条件下演替的速度慢,这说明在演替初期,人工修复模式能加快群落演替进程,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3个样地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都趋于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7近年来,蝗虫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数千万亩的天然草牧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为此,当地科学工作者进行相关实验来研究内蒙古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根据实验结果可建立_模型。(2)通常采用_法调查狭翅雏蝗的种群密度,此方法的关健在于_。当狭翅雏煌密度为5

11、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3)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它与其他蝗虫的关系是_。鄂尔多斯草原群落的_是区别不同草原群落的重要特征。(4)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黒藻等沉水植物和螺狮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当图1中的螺狮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师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的结果。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 ,D的能量为1.8108 kJ ,则A的能量最多为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

12、的能量流动具有_特点。【答案】(1)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 数学(2)样方 随机取样 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3)亚洲小车蝗 竞争 物种组成 (4)负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或自我调节) 2.4108 kJ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密度及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量;该图是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2)狭翅雏蝗的活动范围较窄,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在该密度条件下,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3)由题图曲线可知,牧草产量随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增大而减小的幅度最大,因此对草原危害

13、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由于亚洲小车蝗与其他蝗虫都以牧草为食物来源,因此其与其他蝗虫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4)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的结果。分析图2,共有三条食物链,分别是EB,ED,ECA,由于要求A的能量最多,所以传递率按20%计算,B种群中的能量为1.2108 kJ,则E通过食物链EB传给B的能量为:1.2108 kJ20%=6108 kJ,E通过食物链ED传给D的能量为:1.8108 kJ20%=9108 kJ,因此通过食物链ECA的总能量为7.5109 kJ-6108kJ9108 kJ=6.0109 kJ,又因为E到A的食物链中,A是第三营养级,所以A得到的能量是6.010920%20%=2.4108(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