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69674004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精校解析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B. 胶体粒子带电荷C. 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 D. 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答案】A【解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其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的是浊液,小于1nm的是溶液,介于1100nm之间的是胶体,答案选A。2.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 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 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 不溶

2、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与萃取剂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选B。考点:考查了萃取剂的选择条件的相关知识。3.对下列各组物质:NaNO3和NaCl;CaCl2和CaCO3;MnO2和KCl;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 只有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两者都易溶;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

3、指定的方法分离。 CaCl2易溶,CaCO3难溶;MnO2难溶,KCl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即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实验设计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

4、试管加热 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 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不慎将浓硫酸洒在桌上,应先用烧碱溶液中和,再用湿布抹净 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为避免液体沸腾时飞溅出来,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

5、容积的,故错误;不能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要用手轻轻扇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错误;将固体粉末倒入试管中时,把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缓慢竖立试管,故正确;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会使残留的液体腐蚀标签,应该标签朝着手心,故错误;烧碱也具有强腐蚀性,所以如果浓硫酸洒在桌子上,应该弱碱性的小苏打溶液中和,再用湿布擦即可,故错误;坩埚钳可用于移走正在加热或很热的蒸发皿,是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故正确;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进试管内,故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因为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把水

6、加入浓硫酸,溶解过程中温度升高容易引起液体飞溅引起安全事故,量筒是量取液体体积的量具,不能用来溶解液体,故错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导气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气管中上升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完好,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5. 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A. 电泳 B. 电解 C. 凝聚 D. 渗析【答案】D【解析】考查物质的分离,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据此可以分离提纯胶体,答案选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B. 采用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同一物质分得的类别是相同的C.

7、 胶体都带电荷D. CaCl2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表面逐渐形成一层水溶液,这一现象叫潮解【答案】D【解析】【详解】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其溶质的溶液,而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二者的分类标准不同,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A不正确; B .同一物质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物质的类别是不同的,故B不正确;C. 不能说胶体带电荷,因为胶体液是呈电中性的,胶体中的粒子有的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带正电荷,有的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带负电荷,故C不正确;D. 无水氯化钙吸水后固体表面形成溶液是发生了潮解,故D正确。故答案选D。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 将1 L 2 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C. 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水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错误,不选A;B、胶体的粒子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能确定胶体的粒子数,不选B;C、黄河水属于胶体,入海时遇到电解质溶液而发生聚沉现象形成三角洲,与胶体的性质有关,选C;D、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错误,不选D。考点:胶体的性质8.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

9、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滴加Mg(NO3)2溶液过滤 滴加AgNO3溶液 滴加Ba(NO3)2溶液A. B. C. D. 【答案】B【解析】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应该先滴加Ba(NO3)2溶液检验CO32,过滤后,再向滤液中滴加Mg(NO3)2溶液检验OH,过滤,最后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检验Cl,所以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B, 本题选B。 点睛:再检验一种离子时,要先分析有哪些干扰离子存在,选择合适的检验顺序可以避开干扰离子的干扰。特别要注意的是,银离子

10、可以和氢氧根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只不过氢氧化银不稳定,它会分解为氧化银。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1.2LO3所含的原子数为1.5NAB. 常温常压下,18g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16gO2所含的原子数为6NAD. 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NA【答案】B【解析】【详解】A、22.4L/mol必须在标准状况下才可使用,常温常压下,11.2LO3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不是1.5NA,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18gH2O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分子数为N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

11、,16gO2所含的原子数为NA=NA,故C错误;D标况下,11.2L氢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5mol,氦气分子是单原子分子,氢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的原子数为大于0.5NA个、小于NA个,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和应用,明确物质的构成和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和对象是解题关键。注意氦气分子是单原子分子。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B. 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C. 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答案】C【解

12、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因为不能确定氮气状态;B不正确,因为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C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0.5mol,分子数系统,正确;D不正确,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相同,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答案选C。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

13、关系。11.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7.62%,含K2CO32.23%,含KOH90%。现将1.00g样品加入46.00mL1.00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1.070mol/LKOH溶液刚好中和。蒸发溶液,蒸发到无水时,可得到固体的质量约为A. 3.00g B. 3.43g C. 4.50g D. 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的原理可知,最终溶质是氯化钾。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是0.046L1.00mol/L0.046mol,固体的质量是0.046mol74.5g/mol3.43g,答案选B。12.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14、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饱和溶液,由溶解度可计算质量分数,密度为gcm3,再利用c=来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详解】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由相对分子质量为M,c=,则c=mol/L。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NA B. 16g 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AC. 17gNH3所含质子数目为10 NA D. 18g水所含分子数目为18NA【答案】C【解析】【分析】阿伏伽德罗常数NA就是1mol粒子的粒子数,1NA粒子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 2.4g金属镁的物质的量是=0.1mol,1个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则2.4g金属镁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12=1.2mol(数目为1.2NA),故选项A说法错误;B. 16g CH4的物质的量是=1mol,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则16g CH4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5=5mol(数目为5NA),故选项B说法错误;C. 17gNH3的物质的量是=1mol,1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质子,氢原子含1个质子,即1个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