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69642959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7佛山一模)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

2、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D正确。b5E2RGbCAP答案:A2下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1EanqFDPw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解析: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

3、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进入受体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由于S型菌有荚膜(荚膜属于多糖,不是DNA),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D错误。DXDiTa9E3d答案:D3(2017廊坊统考)在下图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蛋白质、多糖、DNA和DNA酶,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RTCr

4、pUDGiTA2和3B1、2和3C2、3和4 D1、2、3和4解析:四支试管中都培养有R型细菌,加入S型细菌DNA的1号试管有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即R型细菌和S型细菌都有,其余三支试管中都只有R型细菌。5PCzVD7HxA答案:D4(2018大庆一模)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项目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实验处理注射活的R型菌注射活的S型菌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实验现象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第4组小鼠

5、死亡并分离到S型活细菌B对第4组实验的分析必须是以13组的实验为参照C本实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D本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解析:第4组小鼠死亡,说明其体内出现了大量S型细菌,而实验处理时注射的是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这说明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向S型活细菌发生了转化,A、C正确;对第4组实验的分析必须是以13组的实验为参照,B正确;本实验结论为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无法得出这种转化因子就是DNA,D错误。jLBHrnAILg答案:D5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株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

6、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xHAQX74J0X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 B实验C实验 D实验解析:因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决定病毒类型和病斑类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中的RNA是b型TMV的,分离出的病毒类型就应该是b型。LDAYtRyKfE答案:C6(2018济宁一模)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

7、叙述,正确的是()Zzz6ZB2Ltk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三个实验中,只有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A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错误;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有噬菌体、小鼠、细菌,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dvzfvkwMI1答案:D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

8、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qyn14ZNXI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B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C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解析: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利用细菌。检测放射性时不能区分何种元素,所以要分别利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去标记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A正确;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9、偏高,B错误;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未侵染的噬菌体及侵染后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分开,C错误;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的结果是在沉淀物中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但在上清液中也会有少量的放射性,D错误。EmxvxOtOco答案:A8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沉淀物b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解析:仅通过题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沉淀物b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

10、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搅拌充分,几乎没有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具有放射性;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上清液放射性没有变化;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应是没有标记的。SixE2yXPq5答案:C9(2017泰安二模)如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6ewMyirQFLA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要加入含32P的无机盐来培养大肠杆菌B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C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

11、个,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350个DC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解析: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由于噬菌体已被标记,所以其内不需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需要加入31P的无机盐,A错误;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搅拌离心后出现在上清液中,所以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B正确;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3次复制后形成8个DNA,所以需要胸腺嘧啶数目为50(81)350个,C正确;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细菌的氨基酸作为原料,D正确。kavU42VRUs答案:A10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

12、尔希和蔡斯设计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y6v3ALoS89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为了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C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D用同位素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少量出现在试管的下层,可能是侵染时间过短所致解析:由于噬菌体的成分只有DNA和蛋白质,没有RNA,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完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B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

13、时,若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会使放射性少量出现在试管下层,D错误。M2ub6vSTnP答案:C11(2017山西四校联考)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YujCfmUCw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eUts8ZQVRd解析: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侵染大肠杆菌后,若

14、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则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导致大肠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出现在上清液中,A错误;T2噬菌体结构简单是该实验中选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B正确;噬菌体为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C错误;根据DNA复制的特点,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都含32P,D错误。sQsAEJkW5T答案:B12(2017德州摸底)用放射性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分别侵染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中物质的放射性,甲管的上清液(a1)放射性远高于沉淀物(b1);乙管中上清液(a2)放射性远低于沉淀物(b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GMsIasNXkA

15、A甲管中a1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中b2的放射性来自35SB根据甲、乙两管的实验结果可推测DNA是遗传物质C若搅拌不充分,甲管的b1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D若保温时间过长,乙管的a2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解析:甲管的上清液(a1)放射性远高于沉淀物(b1);乙管中上清液(a2)放射性远低于沉淀物(b2),说明甲管是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乙管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A错误;根据甲、乙两管的实验结果推测噬菌体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若搅拌不充分,部分35S标记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甲管中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C正确;若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中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乙管中上清液的放射性较大,D正确。TIrRGchYzg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下图是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