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minimizer)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642150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minimizer)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minimizer)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minimizer)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minimizer)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minimizer)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minimize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minimizer)(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封槐松 2013年10月22日 四川蒲江,我国茶叶生产形势及当前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培训班上讲话,电话:15901358228,邮箱:,一、2012年生产情况 面积、产量、产值都增加 无性系、无公害、有机茶面积都扩大 名优茶产量、产值都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都上升 六大茶类普遍增产,全国及各省茶园面积、总产量、总产值2012年与2011年比较,全国及各省茶园采摘面积2012年与2011年比较及占比,全国及各省茶园无性系面积2012年与2011年比较及占比,全国及各省茶园无公害(绿色)面积 2012年与2011年比较及占比,全国及各省茶园有机茶面积20

2、12年与2011年比较及占比,全国及各省茶园面积亩产值2012年与2011年比较,全国及各省名优茶总产量2012年与2011年比较及占比,全国及各省名优茶总产值2012年与2011年比较及占比,全国及各省茶园面积亩产量2012年与2011年比较,全国及各省茶园采摘面积亩产量2012年与2011年比较,全国及各省茶园面积亩产值2012年与2011年比较,全国及各省茶园采摘面积亩产值2012年与2011年比较,全国及各省绿茶、红茶、乌龙茶总产量2012年与2011年比较,全国及各省黑茶、白茶、黄茶总产量2012年与2011年比较,2012年全国茶叶进出口情况,二、今后发展趋势 茶园标准化 管理科学

3、化 采茶机械化 加工现代化 产品无害化 经营产业化,茶园标准化,福建安溪县茶园,土地平整:山地等高梯地 梯壁光硬:粘土夯垒或石头砌垒 土质松软: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 基建达标:沟、渠、路硬化 灌溉配套:喷灌或滴管 园中栽树:绿茶覆盖面15-20% 生态平衡:茶园与森林相间、 或山 顶“戴帽”、山中系“腰带”、山脚“穿鞋”,石垒梯壁,沟渠路,土垒梯壁,浙江龙泉市茶园,喷灌,广西三江县茶园,山削梯壁,湖北夷陵区茶园,茶园道路,重庆九龙坡区茶园,四川夹江县茶园,浙江松阳县平地茶园,浙江绍兴县茶园,云南景洪市茶园,浙江安吉市茶园,山地茶园,湖北夷陵区茶园,丘陵茶园,丘陵茶园,平原茶园,贵州湄潭县茶园,四

4、川夹江县茶园,茶林间作,茶林间作,管理科学化,1、无性繁育茶树良种苗木 2、栽植无性茶树良种苗木 3、及时灌溉茶园 4、注意松土施肥 5、无害化防治病虫害 6、适时适度修剪树冠,1、无性繁育茶树苗木,云南普洱市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场育苗床,2、栽植无性系茶树良种苗木,无性系,有性系,无性系,无性系,云南景洪市茶园,贵州湄潭县茶园,浙江安吉县茶园,3、及时灌溉茶园,浇灌,沟灌,滴灌,喷灌,福建福安市育苗场,江西景德镇育苗场,云南普洱市茶园,福建福鼎市茶园,4、注意松土施肥,茶树专用肥,残枝还地,深松土,美丽茶园,云南普洱市茶园,云南普洱市,四川蒲江县茶园,云南普洱市茶园,5、及时防治病虫害,贵州凤冈

5、县茶园,探头监控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四川夹江县茶园,云南普洱市茶园,不打化学农药,太阳能杀虫灯,黄板诱杀叶蝉,6、适时适度修剪树冠,浙江松阳县茶园,贵州湄潭县茶园,云南普洱市茶园,福建省福安市茶园,肯尼亚内罗毕郊区茶园,20年树龄,35年树龄,茶园管理效果比较,采茶机械化,随着我国农业劳动力愈来愈紧张,未来茶叶 生产为了减少采茶用工,一是要提倡发展大宗茶, 适当控制名优茶;二是发展名优茶要提倡采摘一 芽二叶或一芽一叶,严格控制用工量很大的单芽; 三是要大力发展采茶机械化。 采茶机械化技术,在大宗茶采摘已经比较成熟, 而且采茶机种类繁多,已经在全国大面积示范推广; 目前困难的是名优茶采茶机械化的研

6、制进展缓慢, 客观上是名优茶机械采摘要求智能化程度比较高、 难度大,主观上是有关主管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重 视不够,没有把有关科研人员组织起来,抓紧进行 科研攻关。,加工现代化,茶叶加工现代化,包括无论是初制或精制加工都必须清洁化、加工过程连续化、加工操作自动化。 目前全国茶叶加工正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型转变,在绿茶、红茶、乌龙茶加工方面已经建成一批大型现代化加工企业。 将来我国茶叶加工将向现代化程度高、生产能力强、用工量很少的主流企业集中。,肯尼亚内罗毕郊区一家红碎茶加工厂,产品无害化,建园环节:茶园要躲避毒土、污水、废气等有害物质。 生产环节:尽量使用非化学的生态、农业、生物、物理等方法防治茶树

7、病虫害,在不得已情况下即使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也只能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尤其是水溶性农药更要从严控制(按新标准);有条件的茶区,施肥也尽量不使用化肥,而多施有机肥,特别是要重视茶树修剪下的残枝还土,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茶叶品质。 采运环节:装运茶叶的容器必须是清洁、无害的。 加工环节:无论是初制还是精制茶叶,都必须达到清洁化,直到成品包装。,经营产业化,茶叶经营要形成产业链: 以加工为龙头 以生产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以品牌为靶子 以茶文化为纽带,三、发展茶叶生产要处理好 几个重要关系,(一)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要与开展老茶园改造结合起来。近些年来,我们在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苗木方面成绩是显著的。但

8、是,增加的这些无性系茶园,大多是新增加的面积,而结合改造老茶园推广无性系的面积不多,特别是2007年10月我司在福建安溪召开全国茶叶生产座谈会,针对新增茶园面积过多,明确提出“稳定茶园面积,提高茶叶单产、质量、效益”的发展茶叶生产方针后,一些地方仍然扩大茶园,使全国茶园面积过大,全部投产后将会出现茶叶大量过剩伤农,不能不令人担忧。因此,希望各地严格控制新增茶园面积,把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与开展老茶园改造结合起来,力争三五年内,将本地区那些树龄长、单产低、品质差的实生苗老茶园改造成优质高产的无性系,使茶园的基本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为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创建标准茶园要与提高茶园整

9、体素质结合起来。标准茶园创建活动,经过三年从上到下的各方努力,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由于面积大、投资少,很多地方标准园不是创建,而是“借建”;由于资金用途的局限,标准园创建基本停留在软件上,而硬件的茶园基本素质未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我们应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把创建标准茶园与提高茶园整体素质结合起来,不仅要在茶树良种和技术推广等软件方面达到标准,而且还要使茶园的梯地平整、土壤改良、沟渠路配套、杀虫和抗旱设施等硬件方面也要达到标准,使茶园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三)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要与推广绿色防控茶树病虫害技术结合起来。要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必须在茶叶生产环节力求投

10、入品无害化。在目前条件下,要达到无害化、都实现有机茶或绿色食品茶上市还很难,但是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力求做到上市的茶叶都是无公害的。要做到这一点,从当前的生产技术上看是不难的。只要我们在防治茶树病虫害方面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再加上工商管理、农药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认真负起责任来,从根本上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应该说不是很难的。,(四)发展名优茶不能忽视大宗茶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努力,作为中国特色的名优茶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成就举世注目。但是,近年来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很多地方一味追求发展名优茶,而忽视发展大宗茶。这是一种偏向。无论是从市场情

11、况,还是消费群体或采茶工越来越难请的现实状况,我们都要重视大宗茶的发展。要关心占全国47%的农村人口和占城市人口60%多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饮茶消费,在稳定发展名优茶的同时,加大大宗茶的发展力度,为城乡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又多又好又便宜的茶叶。,(五)采制茶叶既要外观好看更要注重充分利用茶树有效成分。当前,采摘和制作名优茶越来越偏,过分追求早和独芽,既浪费劳动力又没有充分利用茶树有效成分,应当引起重视。为了节约采茶用工及其成本,以及彰显茶的甘醇滋味、延长耐泡时间和充分利用茶树有效成分,采摘茶叶要适时适度,不要攀比抢早,制作名优茶提倡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六)要大力研发采茶机械化,从根本上解决采茶用工难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将越来越少,采茶用工将越来越困难。对此,我们一方面要节约用工,另一方面要大力研发采茶机械化,从根本上解决采茶用工难问题。目前,大宗茶机械采摘已经成型,大、中、小型采茶机均有成批生产,当前是要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加大购买力度,加快普及大宗茶采摘机械化;名优茶采摘由于选择性较大,机械采摘还是空白,要加快研发速度,广纳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茶树育种和栽培、茶叶加工、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专业科技人才攻关研究,争取早日解决名优茶机械化采摘难题,增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后劲。,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