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三北师大版讲义:第2章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69641838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三北师大版讲义:第2章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三北师大版讲义:第2章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三北师大版讲义:第2章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三北师大版讲义:第2章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三北师大版讲义:第2章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三北师大版讲义:第2章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生物新学案同步必修三北师大版讲义:第2章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课时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目标导读1.结合教材P24“调查”及图218和图219,概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常见症状。2.结合图220,通过阐明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和传播途径,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治。3.阅读教材P2830,结合传染病的特点,了解常见流行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重难点击超敏反应、艾滋病的发病机理。一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请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1超敏反应(1)概念:某些抗原类物质再次进入已免疫的机体时,发生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伤的免疫病理反应,是一种非正常的、病理性的免疫应答,又叫变态反应,引起超敏

2、反应的物质叫做变应原。b5E2RGbCAP(2)特点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对同一种物质,有人有超敏反应,有人没有反应,说明超敏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超敏反应的人常有家族史,说明超敏反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3)类型:根据免疫损伤的机理不同,分为型、型、型和型超敏反应四种类型。(4)完善下面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图变应原进入机体:变应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接触、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产生抗体、致敏: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这一过程称为致敏。p1EanqFDPw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与致敏细胞上的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

3、组织胺等炎症介质。DXDiTa9E3d出现超敏症状:炎症介质可引起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消化道及呼吸道平滑肌收缩,黏膜或腺体分泌活动增强等,出现各种临床症状。RTCrpUDGiT(5)防治主要措施:找出变应原,并尽量避免与其再次接触。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干扰或切断其中某个环节,从而达到防治目的。2自身免疫病结合教材P27,思考自身免疫病的机理。(1)概念: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达到一定强度,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或功能障碍。(2)发病机理:某些抗原和自身组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性,当机体被抗原入侵产生抗体后,抗体在攻击抗原的同时,也会攻击自身组织。5PCzVD7

4、HxA免疫细胞由于突变而失去原有的识别能力,将自身抗原误认为非己抗原而发生免疫反应。(3)常见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重症肌无力等。归纳提炼变应原引起的超敏反应与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的比较名称激发因素抗体分布反应时机反应结果超敏反应变应原,具有个体差异性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机体第二次接触变应原时发生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从而引发超敏反应体液免疫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超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超

5、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CT细胞是超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超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处答案A解析超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超敏反应主要与B细胞有关。jLBHrnAILg二免疫缺陷病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会导致免疫缺陷病。请以艾滋病为例,探究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1免疫缺陷病的类型类型发病原因举例先天性免疫缺陷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获得性免疫缺陷感染、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等艾滋病2.艾滋病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

6、病毒(HIV)而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2)HIV生活史HIV与T细胞结合,脱去蛋白质外壳,核酸进入细胞。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病毒DNA,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xHAQX74J0X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新的病毒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出来。(3)发病机理: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结果导致T细胞杀伤力减弱,B细胞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使免疫功能处于瘫痪状态,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患者全身衰竭而死亡。LDAYtRyKfE(4)传播途

7、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Zzz6ZB2Ltk(5)防治措施:目前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和措施,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归纳提炼三种免疫失调疾病的比较类型特点基本原理超敏反应免疫功能过高将一些不是大分子的物质或正常机体不识别为抗原的物质识别为变应原,从而导致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将正常细胞视为变应原而加以排斥,从而发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先天性免疫缺陷;HIV病毒侵入T细胞,T细胞大量死亡,使抗原的识别、呈递发生障碍,病人几乎丧失一切特异性免

8、疫功能活学活用2回答下列关于艾滋病的两个问题。(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必须生活在活细胞内B艾滋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CHIV可通过饮食、性接触、母婴、血液、接吻等途径传播DHIV破坏人体T细胞,导致机体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2)目前,我国预防艾滋病的形势仍较为严峻。下列和艾滋病患者的接触可能会感染HIV的是_。dvzfvkwMI1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支针管;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身、文眉器械;输入含有HIV的血液;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抽水马桶rqyn14ZNXI答案(1)C(

9、2)解析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以单链RNA为遗传物质的逆转录病毒,因此变异能力强。HIV营寄生生活,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导致T细胞杀伤力减弱,特异性免疫功能逐渐丧失,结果使机体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和乳汁中,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饮食则不会传播艾滋病。EmxvxOtOco三流行病的危害与预防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群中的许多人患了同种疾病,就称为疾病流行。流行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请结合实例分析它们的危害及预防措施。SixE2yXPq51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1)传染病的现状许多传染病得到了

10、控制:由于疫苗、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高效杀虫剂的使用,使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6ewMyirQFL出现了新的情况: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病原体出现;开垦土地、砍伐森林引起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按蚊由于气候变暖而大量繁殖,传播疟疾;人口频繁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机会增加等。一些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一些新的传染病相继出现或被发现。kavU42VRUs(2)传染病的预防思想上重视:要重视经常性预防措施的贯彻和实施。认真做好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按照科学的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这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y6v3AL

11、oS89在发生传染病或疫情后,要及早对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与病人接触者、受感染的动物、疫源地等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发病率,防止疫情蔓延,这是为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M2ub6vSTnP2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1)非传染性疾病:不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2)常见实例: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3)认真阅读教材P29表23,思考相关问题: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有哪些共同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有哪些可用来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答案这说明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都具有流行性的特点。重视经常性预防措施的贯彻和实施,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饮食习惯,不要乱用药物,以防止病菌产生耐药性

12、等。0YujCfmUCw除表中列出的外,分析非传染性疾病还有哪些不同于传染病的特点?答案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a.饮酒、吸烟、饮食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等使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诱发恶性肿瘤;b.现代化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时间紧迫感等,导致人们精神紧张、忧虑,已成为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这说明非传染性疾病受人们生活的物理环境影响较大。eUts8ZQVRd非传染性疾病能否用预防接种的方法来预防?答案不能,由于非传染性疾病不能在人群中传播,致病因子复杂多样,需要长期刺激才能发病,机体不能因为发病而获得免疫能力。sQsAEJkW5T(4)非传染性疾

13、病的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疾病发生前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从而免于发病。二级预防(“三早”预防):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对于已发病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以减少疾病的危害。归纳提炼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比较项目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概念具有传播性,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能使许多易感人群患病不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常见实例艾滋病、霍乱、鼠疫、甲型H1N1、流感、SARS等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分为三级预防活学活用3图中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问题导析(1)图中方法属于免疫治疗,通过注射抗体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图中方法属于免疫预防,通过注射抗原使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抗体,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发挥免疫作用,使人体患病很轻或不患病。GMsIasNXkA答案D当堂检测1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成因之一,特别是肺

15、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TIrRGchYzgA呼吸道黏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导致靶细胞凋亡C一些微粒引起的超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伤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答案B解析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A项错误;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B项正确;超敏反应不会导致组织严重损伤,C项错误;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D项错误。7EqZcWLZNX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