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64182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46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高等学校》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高等学校》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高等学校》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高等学校》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ppt课件(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学校 制定战略规划的几个问题,蔡克勇 2006.12.,一、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至关重要 -“不知道发展方向借不来东风” 二、高等学校面临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三、前高等学校制定战略规划需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一、制定战略规划至关重要 -不知道发展方向借不来东风,两千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有一句名言: “不知道自己发展方向的人借不来东风。”,朱九思同志的深谋远虑 使华中工学院实现超常规发展,周济: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许多事例充分说明,校长的远见卓识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解放前的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解放后的蒋南翊、匡亚明、朱九思等。几年前,我向朱九思老先生请教当校长的经验,

2、九思同志认为,他当校长时创造性的工作主要是两件半事情:一是提出了发展的新思路:“走综合化道路”和“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头”;二是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广揽了一大批人才;半件事情是植树造林。正好对应着我们现在要做的三个规划。正是由于朱九思同志的深谋远虑和他所领导的全校师生员工的大讨论,使华中科技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抢抓机遇,实现了一次超常规的发展,对学校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管理科学化的要求 (二)实践的启示 (三)教育战略和规划的重要性 与日俱增 (四)怎样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一)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 是科学管理的首要职能,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回答三个问题 “我是谁?”

3、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管理效能发展目标X工作效率,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目的,使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使学校适应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之道。,大学校长的管理之道,在外国,不论是实施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法、德等国,还是实施分散管理模式的美国,大学校长们都认为: 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非常重要。 动员、吸收大学每一分子思考并落实战略规划是校长的重要任务。,第一、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聚焦大学发展战略,第二届论坛两大主题: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大学科研与科研成果转化 六个研究专题: 学科建设(新兴学科发展,学科的交

4、叉与融合,学术组织及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教师的聘任与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大学的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利的关系及其协调) 不同类型大学发展战略及与社会的契合 科学研究的组织与促进 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及大学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陈至立论高等学校 发展战略和规划,时代要求大学校长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善于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制定长远的 发展战略,善于协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善于动员和配置各种资源。,周济论高等学校 发展战略和规划,两大问题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怎样建设这样的学校 三个规划 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 校园建设规划,(

5、二)实践的启示,世界上那些发展成为一流的学校,都得益于有一个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战略思想使洪堡成为大学的楷模,近代大学产生以后人们认为:“大学即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洪堡1809年筹建柏林大学(又称洪堡大学),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和“学术自由”以及强调大学追求发展科学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大学的目的是追求科学,而其他一般学校只是学习既成知识。”柏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哲学家费希特根据洪堡的办学理念,首批聘请的教师大多数为学有专长者,如哲学家黑格尔、谢林,自然科学家A.洪堡,数学家雅科比等世界级大师,并鼓励不同学派自由争鸣。

6、于是在诺贝尔奖设立的最初40多年间,出现了普朗克、劳厄、哈恩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办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哈佛大学的命运,在2004年8月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开幕第一天,原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W.埃利奥特的经历成为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C.莱温在演讲中的主角. 1636年创办的哈佛大学,在最初的二百多年期间,始终是一所培养牧师的不起眼的小学校。 埃利奥特于1869年35岁时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他是化学家,学术成就不高,但高瞻远瞩,行政能力极强。 他观察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急需高级专门人才。 他以德国大学为模式:将重心由宗教性学科转移到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学

7、科;从本科转移到研究院。这在当时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雄心,他冒着很大的风险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 埃利奥特认为,一所大学必须是自己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从英国、德国照搬来的,应是在美国的社会、政治环境下产生的美国大学,是在世界上找不到的独特的大学。 40年后(1909年)埃氏退休时,哈佛成为美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他也成为教育界之领袖。,三个发展战略 使MIT挤身于世界一流,20世纪20年代末,康普顿任校长,决定创办理科,开设理论物理、技术物理、实验物理等。 40年代末,吉里安任校长,提出要培养人们能从“两个焦点”看事物,创办人文社会科学分院. 80年代末,提出大工程教育的概念

8、,培养具有集成知识、系统方法和工程实践的人才。,“为州服务”的发展战略,使威斯康辛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旗帜,20世纪初正是威斯康辛州的农业由小麦转向畜牧业和以乳制品为主的转型期,对专门技术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 范海斯校长顺应这一需求,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范海斯校长有一句名言:“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威斯康辛大学对于农民来说,就象猪圈和农舍一样近在咫尺;对于工人来说,就像他们的工会大厅一样可以随时出入;对于制造成商来说,大学的实验室随时为之开放。 威斯康辛大学开创的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被后人称之为“威斯康辛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使耶鲁成为世界

9、的著名大学,斯密特德校长,在1987年的迎新典礼上说:“我非常自豪地对你们说:你们就是大学!”。 正是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引导下,他们强调:“教育必须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培养学生。” 与此相适应,他们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好环境。 使这所在1701年创建时仅有一名校长、一名教师、一名学生的学校,发展成为青年们向往的学府 。,创建硅谷的发展战略 造就了斯坦福大学的辉煌,1885年创办的斯坦福大学,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是一所默默无闻的乡村学院。 土库曼就任副校长后,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大学应是研究与发展的中心;现代工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是人不是物,应紧靠大学建立科技园区。 正是在这种发展战略的指引

10、下,他于1951年领导创办科技园区即人们所赞不绝口的硅谷。 正如评论家们所说:斯坦福带动了硅谷电子工业的发展,而硅谷造就了斯坦福大学的辉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 使卡内基梅隆大学异峰突起,“卡内基发展战略”:年轻的大学应重点发展一些历史不长、但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兴学科,走集约式、异峰突起的发展道路。 计算机学院是其重点建设之一。学校加大投入,在全世界招聘最好的教师和辅助人员;设立各种奖学金从全球招收优秀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科研设备、设施;每年举办世界最高水平的计算机学术会议。计算机学院在2002年排名第一,学校排名21。 “卡内基培养人才计划”:学生必修1/4的人文课程,并允许学生

11、到一流大学获取本校不能提供的课程学分;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必须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术活动。 “卡内基科研方式”:强调高水平和实用性。提供整合相关院系、以及联合企业共同申请大型攻关项目,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强调及时转化科研成果。,打造世界最顶尖商学院的发展战略:跟踪CEO想法,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原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唐纳德杰克布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任院长后,一直进行改革创新: “及时了解CEO的想法,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 “合作学习”:最早倡导不同学科的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共同学习。 把学生当顾客来服务,用最快的速度提供最新最有用的知识。 营造科研教学氛围,吸引刚毕业优秀博士生让他

12、们承担最重要的课程,给他们发展空间,形成良好的群体。,学术与企业结合的战略: 使华威大学成为领引者,华威大学如何以39年成就了一流?范得莱德传授给中国校长的经验是,对大学的塑造要具备富有远见和创造性的想法: 1、学科建设,华威大学既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很多重要学科,但又不是完全的综合性,他甚至把学科越少越好称作第一原则。将重点放在规模相对较小的专业,强势发展。我们选的可能都不时髦,但从长远看却很有前途,始终很重要。 2、在英国高校大多遵循以本科为主的模式的时代,华威大学开创性地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融合,而现在英国许多大学都开始以类似模式调整研究生人数。 3、将学术与企业结合的先行者,致力于开

13、发和提供不同社会需求的项目服务。 4、成功地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优秀教授并赋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创新自由。,“兼容并包”的发展战略, 成功地改造了北京大学,蔡元培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发展战略,对北京大学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聘请各种不同政治倾向和学派的著名学者,在学术上各抒己见、自由探讨,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校园学术气氛,为北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曾这样评价蔡元培的功绩:“蔡先生的一生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西良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事实确实如此,蔡元培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他通过改造旧北大使之成为一所著名的大学。,吸引大

14、师的发展战略, 奠定清华大学的显赫地位,清华大学原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才设立大学部招收本科生。 1931年上任的梅贻琦校长,在就职演说中阐述了他的发展战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 正是这种发展战略,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群星灿烂。正如有人所形容的:“一时清华大学出现有识之士闻风景从之景象。”清华也随之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大学之一 。,李嘉诚成功之道: “思考未来”把握商机,2003年李嘉诚接受财富采访,谈其成功之道: “肯用心思考未来”, “看清方向”, “把握商机”。 “若眼光短浅,急功近利,就会自

15、觉不自觉地:捞一把,是一把,缺少信用和品牌意识,企业就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 ”,(三)教育战略和规划的 重要性与日俱增,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战略规划始于1923年苏联实行五年经济建设计划 二次大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在废墟上进行建设,也开始制订和实施各类教育规划 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世界性教育战略和规划的发展 现代社会更要求加强制订教育战略和规划,“教育发展战略” 概念的提出,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第一次使用“教育发展战略”的概念,用以概括和指称对国家教育发展起强大作用的整体性、长远性的决策行为。,世界银行教育局局长杰美尔萨尔米战略计划:唯一一条生存之路,

16、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院长阿瑟列文曾预言以“砖头建筑”为特色的传统大学的消亡,取而带之的将是”按键大学” 。 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将目睹传统大学的消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将引起巨大的变化。大学面临新形势的唯一一条生存之路是通过系统努力,开放并执行一个新的战略计划。通过了解所处的环境的优劣条件,并将其与学校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联系起来,高校能够更加明确自身使命,了解自身位置,确定中期发展目标,具体规划,实现设定目标。,大学环境变化的五大趋势,第一,高等教育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大学学生人数年平均增长4%,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增长会给学校带来影响。 第二,高等教育竞争性增强。部分原因是新院校在逐渐增多,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性在逐渐增强。这种现象表明,学术研究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的趋势更加明显了。 第三,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发展。尽管全球化影响着高等教育,但这并不意味全世界的大学变得越来越趋同。高等教育市场需求的整体增长为各个学院在不同层面上的专业化、差别化提供了空间。 第四,多元化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