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语文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96378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期语文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期语文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期语文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期语文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期语文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期语文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期语文教学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21课桃花源记学案教师寄语: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研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桃源之美。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感受桃源胜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社会理想。学习难点: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学习过程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1、读准: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多音字。A、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黄发垂髫( ) 豁然( ) 俨然( ) 阡陌( ) 便要还家( ) 间隔( ) 诣太守( ) 刘子骥( )2、读顺:自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要读准;句读要分明。3、

2、读懂:译文,不懂之处先圈画出来再与同学交流解疑。B、你能根据解释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吗? 落花从树上纷纷飘下。( ) 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老人和小孩。( ) 妻子儿女及同乡人( )田间小路互相通达( )(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见( )C、翻译下列句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1、概述故事:题目中的“记”是一种文体,本文是桃花源诗中的序,或说引子,是记叙性的文字,试用尽量简练的语言概述所叙故事。2、整体感知: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用几

3、个简洁的词语从不同角度概括一下。 _ _ _ _ 三、细读课文,走进桃花源。1、想像描述:从桃源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中任选一词,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课文再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向人们绘声绘色地生动描述桃源之美。试采用“这是一个-的桃花源,请看-”的格式来描述一下。2、合作探究:桃源中人当初是怎样到桃源的?他们是否愿意离开?桃源内与外界应该有何不同?四、与作者对话,理解一种情怀,走进一种境界。1、探寻考证:你认为美丽的桃源是真实存在的吗?何以为证?2、深入理解:联系作者经历思考他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美丽的人间仙境?你能理解作者的情怀吗?五、拓展延伸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

4、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参考题: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六、巩固练习1、重点实词和虚词解释。 甚异之_ 欲穷其林_ 才通人 _ 便扶向路_诣太守_ 阡陌_ 豁然_ 不足_怡然_ 志之_ 规往 _ 俨然_2解释古今异义词。鲜美:古意_ ; 今义_ 交通:古意_今义_;绝境:古意_今义_;无论:古意_今义_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便要还家_4成语解释。 世外桃源:_ 豁然开朗:_ 恰然自乐:_ 无人问津:_5、找出每组中的同义词:A、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 )B、便要还家余人各

5、复延至其家( )C、缘溪行便扶向路(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一词多义(1)乃: A乃大惊_B乃不知有汉_;(2)舍: A 便舍船_ B 屋舍俨然_; (3)寻: A寻向所志_ B 寻病终 _(4)为 A捕鱼为业_ B不足为外人道也_ C一一为具言所闻_7、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l)、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_(2)、桃花源内的自然环境怎样?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_(3)、文中哪两处描述最能表现桃源中人的热情好客?_8、阅读文段做题: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6、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将“渔人”“村人”这两个词语,准确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2)、桃源人“皆叹惋”他们叹惋什么? (3)、翻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附文:关于作者陶渊明 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

7、渐败落。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

8、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为5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他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忧愤、饥寒、劳累、羸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