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谈2009年高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593079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谈2009年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谈2009年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谈2009年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谈2009年高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谈2009年高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谈2009年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谈2009年高考…(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旧课程考纲及首批试验区高考试题分析 -谈2009年高考复习策略,建瓯一中 陈纲,一、考试范围的变化,旧课程地理高考考试范围主要包括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另外再加(选修)一、二册,以及初中地理四册。其中必修1、2是学科考查的经典内容 。而新课程地理高考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以及初中地理四册,我省统一从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3个模块中选修2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地理1、2、3是高三复习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一)新旧考纲的比较,二、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变化,2008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

2、,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008年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

3、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考核目标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考核目标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1、 考核的能力目标的变化:,2、 考核要

4、求的变化: 新考纲对四个能力目标的考核要求的划分,内容更加具体明确,突出学科特色和新课程理念,更具操作性,更有利于引导中学地理教学。,与旧课程考试大纲相比,2008年新课程考试大纲增加了“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阐述。,(1)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目标中,明确要求“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突显地理学科的图表能力特色。,(2)在“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力目标中,首次强调“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回应了新课程所倡导自主探究学习的诉求;并明确提出“基本的

5、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地理基本技能的新要求。,(3)在“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目标中,特别强调“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这表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逻辑体系的重要性。,(4)在“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目标中,要“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体现了重视对问题的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二)试验区新课程高考试卷特点分析,1、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以高中地理为主,不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 1)地球运

6、动的意义(时间计算、昼夜长短计算等),考查的主干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008宁夏卷)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1,完成34题。,3、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 、b两月分别是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 4、在图示月份中 A、2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 、三地中1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3地昼长变化最大,(2008山东卷)图3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811题。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30E, 20N B150E, 20S C3

7、0E, 20S D150E, 20N 9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C乙地昼长20小时 D甲地夜长12小时 10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大于二分之一 11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 D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2)、天气、气候与洋流,26(25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8、 图6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2是图6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表2,(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6分),(2008广东卷)年蒸发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10年间减少了40毫米。图10,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930题。 29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B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30下列选项与我国大

9、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日照时数 相对湿度 风速 气温 空气污染程度 A B C D,图10 19562000年全国年蒸发量 变化速率(mm/a)空间分布图,(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008广东卷)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2008江苏卷)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第1趣。 1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位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

10、冰川侵蚀、风力沉秘,(4)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因素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表1:,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0N400N西海岸 B300N40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2008广东卷),(5)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人地关系问题(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区域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等),(2008宁夏卷)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

11、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图4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10、图4中有机污染源在 A、1 B、2 C、3 D、4 11、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 C、O D、P,2、遵循新课标,以课标为命题依据,以新颖的地理图表或新材料等创设新情境,全面考查学生能力,保证了高考试题的公正性和公平性,(2008海南卷)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图2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1012题。,10.图2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A.的NPP对温度的变

12、化最不敏感 B.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 C.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 11.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A. B. C. D. 12.若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2008海南卷)图5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718题。,17.推测P地属于 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 18.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3、自行命题的省份,试题体现了本省的乡土特色,如:(2008广东卷)第33题考查了珠江水系的M河的气候、补给、流域开发、

13、城镇化进程及地理分布的特点和成因等知识,图17 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示意图,(2007山东卷)综合题的的第(3)、(4)小题,就是以山东省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为情景,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 (2008山东卷)选择题第3、4题考查了中美苹果产区生产优势的比较等,4、试题体现了时代性、探究性和自主性(选择性)的特点,如:(2008广东卷)1、“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世界能源问题,中部开发,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等知识的考查,体现出很强的时代性。 (2008江苏卷)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

14、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2122题。 2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2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节约用水 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循环用水。 该题材料简洁明了,命题科学规范,较好地考查了实验与探究的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除宁夏卷外,山东、江苏、海南、广东卷对选修模块内容的考查多采用超量命题,限量选做的方式。体现了新课程选择性理念。但选做题(选修模块)的分值比例较小,各省一般都控制在017%,5、图文并茂,凸显地理学科特色,无论是江苏地理卷还是广东地理卷或是海南地理卷,大多以“一图多题”的形式,考查学生从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用储备的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学科特色鲜明,(三)2009年高考地理复习策略,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2、注重地理图表的识读与应用。,3、多归纳、重应用,重视解题方法的有效指导,4、注重地理图表的识读与应用,5、精选习题,精讲巧练,不沉于题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