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92941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内容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2能力培养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1政权分立的纷乱通过阅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

2、时期的大致情况,对长达300年的政权分立混乱的状况有个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时期江南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名称,知道六朝古都南京。明确江南六朝在摆脱落后停滞状态和发展地区经济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2江南经济的发展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江南经济开发图表”,使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概况有进一步的理解。人口大量南迁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稳定造成的,同时,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的路线的大致情况。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合广州地区出土的砖铭)结合六朝经济开发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讨论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江南经济和开发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是与三条南下路线相应形成的巴蜀、江浙和两湖、江西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二是促进了岭南农业的初步开发。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商品化的倾向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手工业的特色:突出丝织业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并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城市的兴起:重点介绍建康、苏州、杭州等江南名城。海上贸易雏形:向东到朝鲜半岛、日本、向西至印度、伊朗、大秦,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