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57405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为英国著名的新教教堂,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图中的亨利四世由克吕尼隐修院长雨果陪同,正在祈求托斯卡纳德玛蒂尔伯爵夫人代他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求情。,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据说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 教皇的赦免。,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亦是基督教路德宗(又称信义宗,Lutheran Church)的创立人。1517年,抗议教会贩售赎罪券,并且针对罗马梵蒂冈公开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愤起反抗罗马梵蒂冈

2、的腐朽统治,使得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他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非教皇”。他是第一位将圣经翻译成德语(1522年)的人。加上活版印刷的推波助澜,各地开始将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将圣经平民化和普及化。,马丁路德(14831546),教皇出行,出售免罪券,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

3、救”(因信得救)的原则。九十五条论纲现已被刻在当年粘贴处的教堂门上。,九十五条论纲的印刷版,现收藏于Lutherhaus museum。,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They preach man who say that as soon as the penny jingles into the money-box, the soul flies out of purgatory.,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Every truly repentant Christian has a

4、 right to full remission of penalty and guilt, even without letters of pardon.,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Why does not the pope, whose wealth is today greater than the richest of the riches, build just this one church of St. Peter with his own money, rather than with the

5、money of poor believers?,九十五条论纲节选,路德翻译成德文的圣经(1534年),路德的圣经,路德在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后,在这间屋里翻译德文版圣经。,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 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新教徒”“Protestant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rotestari,意为“抗议”和“宣称”。,马丁路德在莱比锡神学论战中抨击教皇,路德和维滕堡的改革者们(Lucas Cranachhu 绘,1543年)。,1527年7月,路德与曾经当过修女的Katharina von Bora喜结良缘。图为

6、其肖像, 由Lucas Cranach the Elder于1526年绘画。,1520年12月20日,路德当众把教皇令投入火中。,马丁路德墓地(Wittenberg),马丁路德雕像(位于Karlsplatz),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中译本,马丁路德协同书,加尔文与日内瓦的试验,加尔文(15091564),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该书对新教教义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 加尔文提出“先定论”,认为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事先决定,与本人努力无关;上帝的选民注定能得救,上帝的 弃民一定要遭殃。他主张允许经营致富、借

7、贷取利;反对教阶制,主张民主选举教职人员,建立民主的廉俭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1559年,加尔文创办了日内瓦学院(即后来的日内瓦大学),学院训练出来的传道人分布于欧洲一些国家,其影响力遍及欧洲各国。在17世纪前,日内瓦大学只是一个拥有神学院和人类学学院的小学校。到了18世纪,医学院和自然科学院相继成立。19世纪中期,政治学院和社会学学院也加入到其中。现为瑞士第二大公立大学。,日内瓦大学,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首次发表时共有6个章节,后经多次增补修订,至1559年第4版时已成为4卷约80章的巨著,各卷分别以圣父、圣子、圣灵等的教会为题,全面阐述了加尔文的改革派

8、神学思想。这本书对近现代基督教以及近现代欧美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基督教原理书影(英文版),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我们坚信这种安排。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对于那些神定了罪必须灭亡的人,他们不能进入生命的门,也是出自公正,无可非议,然而却不可了解的判断的,关于那些蒙拣选的人,我们认为呼召就是拣选的证据,而称义也是另一个表明标记,直到他们在荣耀中算为完全。上帝既以呼召和称义来印证他所选的人,就把当蒙弃绝的恶人摈弃了,使他们不认识神的、

9、不能得到圣灵的帮助而成圣,好表示等待他们的只是神的审判。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加尔文论“先定论”,真实的智慧主要的是由两部分所组成,即对上帝的认识,与对我们自己的认识。不过因为这两种认识相互密切的关系,所以二者孰先孰后,很难确定。 第一,因为人一观察自己,就必要立时思念上帝,就是人“生活动作” 都在他里面的上帝。我们所具有的才智绝非自己所本有的,甚至我们的存在也无非是单靠上帝。这些从天上一滴滴不停地降与我们的恩赐,仿佛成了许多河流,引我们到水源去。 第二,我们的贫乏更显出上帝的无限丰富。尤其是我们因始祖背叛而陷入的可悲的败坏,使我们不得不仰视上苍,不仅如饥馑之需要饮食,而且因恐惧而学习谦卑。因为

10、人既受诸般愁苦所制,被驳夺了神圣的衣饰,畸形、残废暴露无余。每人因深感自己的不幸,而多少得着一些对上帝的认识。我们因感到对自己的无知、空虚、贫乏、 软弱、邪恶与败坏,于是叫我们察觉而且承认,只有在主这里才找得着真实的智慧、坚强的力量、完全的仁慈、与无疵的公义,这样, 我们因自己的不完全,而想念及上帝的完全。直到我们对自己开始不满,我们才能真心仰望上帝。因为有谁不愿意倚靠自己呢?当人还不明了自己的真实处境,而以自己的禀赋为满足,忘记了或茫然不知自己的不幸之时,有谁不自满自得呢?所以,自我认识不仅激励人寻求上帝,也帮助人发现上帝。 基督教原理卷1第1章认识上帝和认识我们自己之间的关系,加尔文论智慧

11、,加尔文在日内瓦宗教改革运动:废除弥撒、拜圣像以及出售赎罪券;改进礼拜仪式,改进教会组织。,加尔文教的仪式,加尔文传中译本,塞尔维特(1511-1553),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肺循环的发现者,亦是一位神学家。15351538年在巴黎研究医学,并学习了解剖学,是解剖学家维萨利(AndreasVesalius)的门生。他第一次提出关于血液由右心室经肺动脉分支血管,在肺内经过与它相连的肺静脉分支血管,流入左心房的正确看法。他还认为在其间存在着一些很巧妙的装置(看不见的微血管),和极微细的肺动脉分支和肺静脉分支相连结;并预见到血液按心肺循环流动的生理意义。1553年,他秘密出版了基督

12、教的复兴(Christianism Restitutes)一书,在此书中,他用一元论的观点,并阐述了上述有关肺循环的看法。他的书,被天主教徒与基督教徒视为异端邪说,宗教裁判所对他进行缉捕并判处火刑。他拒绝放弃自己的观点,于 1553年在日内瓦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他的所有著作也被烧毁。,加尔文临终告别(Joseph Hornung绘于1831年),位于日内瓦的宗教改革纪念墙(左二为加尔文)。纪念墙上有四位宗教人物的浮雕,分别是在日内瓦最先提出宗教改革的魁拉莫-法雷Guillaume Farel (1489-1565)“宗教改革之父”加尔文Jean Calvin(1509-1564)、学院第一任院长

13、贝泽Thodore de Bze(1513-1605)、苏格兰宗教改革鼻祖诺克斯John Knox (1513-1572) 纪念墙背面刻着宗教改革的口号“Post Tenebras Lux”(黑暗过后是曙光),这句话也是日内瓦的座右铭。在浮雕的侧面和下面,刻着各国推进宗教改革的伟人们的名字。,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亨利八世画像,凯瑟琳画像,教皇利奥十世(拉斐尔绘),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Acts of Supremacy),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图为亨利八世像。,伊丽莎白一世,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

14、(1558-1603),重申至尊法案,并通过了三十九条信纲。,三十九条信纲,托马斯莫尔因(Thomas More,1478 -1535),乌托邦书影,1518年版的Utopia书中插图,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这幅15世纪的图画描绘了被判为异端的约翰胡斯的死刑过程。被告在康斯坦茨的大街上被游行示众,他佩戴的帽子上饰有两个魔鬼,正在为争夺其灵魂而争执。胡斯在临刑前仍高喊:“我宣讲的福音闪耀着真理之光,而令我甘愿死于其光芒之中。”,布鲁诺(Giordano Bruno, 1548-1600),布鲁诺雕像,罗马异端裁判所审判伽利略(1633年),伊纳爵罗耀拉(Ignatius of Loyola,149

15、1-1556),耶稣会的会徽,“IHS”是拉丁文耶稣会的简写。,精神的操练书影,被示众的“异端”,宗教宽容,“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生逢这样的年代:内战频仍,无法无天,令人不可置信的暴行随处可见。当前我们天天亲历的过激行为,在古代史上找不出可以与之相比的事例。 仅因为这个人提出某种猜测就把他活活烧死,让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蒙田,让我们相互宽容罢,让我们不谴责他人的信仰罢。 赛巴斯蒂安卡斯特里奥,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即诸侯有权决定本国臣民的信仰,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这是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南特赦令,1598年,法国国王路易四世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南特天主教堂,纪念南特赦令颁布的邮票,基督教世界之所以发生以宗教为借口的一切纷乱和战争,并非因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意见这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因为拒绝对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实行宽容而这是能够做到的。 约翰洛克,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