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通假字》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57280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6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通假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文言文通假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文言文通假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文言文通假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文言文通假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通假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通假字》ppt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通假字,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暴: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倍:通“背”,背叛,忘记。违背。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不: “或师焉,或不焉。”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

2、璧可予不?” 裁: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藏: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雠: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绌: “屈平既绌” 当: “汉亦留之以相当。” 道: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绌:通“黜

3、”;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汉亦留之以相当。”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感激。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而: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奉: “(公孙)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盖: “盖亦反其本矣。”“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曷: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还: “秦王还柱而走。”,而:通“尔” 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反:同“返”,返回。动词。“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弘位在三公

4、,奉禄甚多。” 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盖:通“盍”;何不。为什么。兼词。“盖亦反其本矣。”“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还:同“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皇: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惠: “甚矣,汝之不惠。” 火: “出门看火伴”。 简: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见: “图穷而匕首见。”,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惠:同“慧”;聪明。形容词。“甚矣,汝之不惠。” 火:同“伙” ,“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选,择。动词。 “是以先帝简拔以

5、遗陛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景: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沮: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决: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莫: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内: “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决:通“诀”诀别,离别。动词。“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内

6、:同“纳”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女: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畔: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禽: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取: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阙: “必能裨补阙漏”,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畔:通“叛”;背叛,离开。动词。“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禽:通“擒”捕捉。动词。“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阙:通“缺”;缺点。名词。“必能裨补阙漏”,生: “君子生非

7、异也,善假于物也。 识:名词“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矢:“顷之三遗矢” 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生:同“性”资质,禀赋。名词。“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识:通“志”,标志,记号。名词“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矢:同“屎”;粪便。“顷之三遗矢” 受:同“授”给,与。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 “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形容词。“死者太半。” 田: “今王田猎于此。” 庭: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 “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8、”,孰: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词。“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说”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通“大”;大部分。形容词。“死者太半。” 田:同“畋”;打猎。动词。“今王田猎于此。”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亡: “亡何国变,宁南(左良玉)死。“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文: “其中多斑文小鱼。”“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无: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希:有志乎古者希矣。,亡:同“无”;不,没有。副词。“亡何国变

9、,宁南死。“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无:通“毋”;不要。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希:同“稀”稀疏,少,罕见。形容词。有志乎古者希矣。,县: “胡瞻尔庭有县廛兮?” 乡: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向: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羞: “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 “之虚所卖之。”,县:同“悬”挂着。动词。“胡瞻尔庭有县廛兮?” 乡:同“向”对着、朝着。“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向:通“响”;响声。名词。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羞:同“馐”;食物名词。“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同“墟”,市。名词。“之

10、虚所卖之。”,厌: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燕: “燕坐于华堂之上。” “集宾友酣燕。” 阳: “皆阳应曰:诺,。” 要: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张良出,要项伯。”,厌:通“餍”;满足。形容词“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饮宴。名次。“集宾友酣燕。” 阳:同“佯”;假装,表面。“皆阳应曰:诺,。” 要:同“邀”;约,邀请。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张良出,要项伯。”,益: “澭水暴益。” 阴: “绿杨阴里白沙堤

11、。” 有: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与: “可得闻与?” 员: “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益:同“溢”;涨水。动词。“澭水暴益。” 阴:通“萌”,树荫。名词。“绿杨阴里白沙堤。”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与:同“欤”;吗。语气助词。“可得闻与?” 员:通“圆”;圆形。名词。“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同“源”源泉。名词。“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蚤: “使(毛)遂蚤得处囊中。”“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责: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振: “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同“赈”;救济。动词

12、。“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直: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卒: “五万兵难卒合。” 尊: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 “直上载公子上坐,”,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名词。“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同“赈”;救济。动词。“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词。“直上载公子上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