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558330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根随笔-》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培根随笔-》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培根随笔-》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培根随笔-》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培根随笔-》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根随笔-》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根随笔-》ppt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弗兰西斯培根(英),培根随笔,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是西方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培根论人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弗兰西斯培根 (英国) (15611626),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论及哪几种美?这几种美之间是什么关系? 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文章最后作者给我们提出怎样的勉

2、励和希望?,感知文本,论美,“美”,内在美,外在美,美犹如盛夏的 水果,容易腐 烂而难持久,美德好比宝石, 在朴素的背景 下反而更华丽,胜于,胜于,(最为重要),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对比),(比喻),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富于哲理的语句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 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品读文本,如果请你从课文中选取一句最精彩的话做一张 “美的格言卡”,你准备选哪句?为什么?,研读文本,

3、美的格言卡,格言: 赏析(推荐理由):,美的格言卡,格言: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赏析(推荐理由):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涵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关于美的格言,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列夫托尔斯泰 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歌德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结合,是某种动物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罗曼罗兰 你可以从外表的美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泰戈尔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爱因斯坦,2

4、008残奥会,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另写几句,表达你对美的感受,例句: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学生说:“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是美,一种执著追求的美”,医生说:,法官说:,说:,医生说:“脚步匆匆,救死扶伤就是美,一种生命的美!” 法官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就是美,一种追求高尚的美!” 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慈善家说:“安居乐业,每个人都有温暖的家就是美,一种人性的美。” 父母说:其乐融融,欢声笑语的家庭就是美,一种和谐幸福的美;农民说:麦

5、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学以致用,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他的脸上有一块难看的胎记,其他同学的异样眼光使他很难为情。他自己也常常为这块胎记而郁郁寡欢。作为好朋友,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他(她)。 (要求语段中要恰当引用文中的语句),1、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论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2、培根随笔中论拖延:作者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小结,培根随笔名言警句,1.知识就是力量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 4.爱情就像银行里存一笔钱,能欣赏对方的优点,就像补充收入;容忍对方缺点,这是节制支出。所谓永恒的爱,是从红颜爱到白发,从花开爱到花残 。,5.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6.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7.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8.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