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94845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髓血液细胞诊断图谱【正常骨髓象】112(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骨髓血液细胞学图谱 【 正常骨髓象 】 前言 骨髓细胞学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要项目。许多血液病的诊断要做这项检查,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及恶性肿瘤都有必要作骨髓细胞学检验,以协助诊断。而细胞的识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只有反复多看,多辨认,才能逐渐掌握。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辨认好细胞,所以做了这部课件。 概述 1 1骨髓是一种海绵状 ,胶状 ,脂肪性的组织 ,封闭于坚硬的骨髓腔内 .成人骨髓的重量为1650G-3748G,占体重的 3.4-5.9%.平均 4.6%.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人初生时 ,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 .随着年龄的增长 ,渐

2、渐出现黄骨髓 ,从远处开始向心性发展 .到成人 ,红骨髓退到肱骨的上 1/3和股骨的上 1/3.而颅骨 ,胸骨 ,肋骨 ,肩胛骨 ,脊椎及髂骨仍是红骨髓 .红骨髓重量约 1000G.红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 . 概述 2 2.骨髓由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构成 .造血细胞由红细胞造血岛 ,粒细胞 造血岛 ,淋巴小结和散在的巨核细胞 ,单核细胞等组成 .位于血窦附近的红细胞造血岛中有成群的各期幼稚红细胞 ,围绕着 1-2个巨噬细胞 .幼稚红细胞逐渐成熟后就离开巨噬细胞而贴近血窦壁 ,脱核后穿过血窦壁内皮细胞进入血流 .粒细胞造血岛则离血窦较远 ,各期幼粒细胞也成群存在 ,中心也有一个巨噬细胞 .巨核细

3、胞紧贴在窦壁外 ,将其周边的胞浆突起深入到血窦内皮细胞间隙 ,经过很薄的内皮细胞胞浆 ,使形成的血小板自巨核细胞分离 ,直接进入血液 . 骨髓 微环境 主要由 基质细胞 如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脂肪细胞 ,以及巨噬细胞和血管神经等组成 概述 3 3骨髓造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 由 造血干细胞 开始 ,经过自身 复制和分化 ,不断产生后代的细胞 .先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的定向造血祖细胞 .髓系的定向造血祖细胞又分化为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祖细胞 ;和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祖细胞 .再向其后各阶段分化发育成熟 .淋巴系定向祖细胞又分化为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两系祖细胞 ,再向下发育成熟

4、为 T,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在抗元刺激下变成浆细胞 . 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形态变化规律 细胞大小 由大到小 ,巨核细胞由小到大 . 核质比 由大到小 . 细胞核 大小 由大到小 ,红细胞由大到小到核消 失 . 巨核细胞由小到大到核消失 . 染色质 结构 由细致疏松到粗糙紧密 . 染色 由淡紫红色到深紫红色 . 核小体 由有到无 . 核膜 由不清晰到清晰 . 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形态变化规律 续 细胞核 形态 由圆形椭圆形到不规则形 ,红细胞大都为圆形 . 位置 由中央到偏心 ,红细胞大都在中央 . 细胞质 多少 由少到多 . 染色 由深兰色到嗜多色到淡红色 . 颗粒 由无颗粒到有颗粒 .粒细

5、胞由无颗粒到有非特异颗粒到有特异的中性 ,嗜酸性 ,嗜碱性颗粒 . 红细胞常无颗粒 . 红细胞系统的形态 红细胞系统在瑞氏染色片上可见到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和成熟红细细胞 . 总的特点 细胞很圆 , 核也很圆 , 核居中 , 无颗粒 . 原始红细胞 胞体 圆或椭圆形 .直径 15-25微米 . 胞核 圆形或椭圆形 ,占细胞的 4/5居中或偏 一旁 . 染色质 深紫红色 ,若点若网 . 核小体 有兰色核小体 2 4个与周围无明显界限 ,较平坦或有凹陷感 . 胞质 深兰色 ,兰墨水样或油画样兰 ,绕于核周 ,边缘着色较浓 .可有钝伪足 . 无颗粒 原始红细胞 早

6、幼红细胞 胞体 圆形 .直径 15-18微米 . 胞核 圆形 ,占细胞绝大部分 ,约 3/4.居中 . 染色质 紫红色 ,开始凝聚 ,但尚未成块状 .而呈若断若续较粗重之网状结构 . 核小体 小而不清晰 .或缺如 . 胞质 有时稍多 ,兰色较淡 ,但色调均匀一致 .偶有边缘加浓者 ,绕于核周 . 无颗粒 .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胞体 圆形 ,直径 13-18微米 . 胞核 较小 .核质比约为 1/2. 染色质 凝聚成条索状或块状 .其间有明显的孔隙 .犹如打碎的墨 . 无核小体 . 胞质 略有增加或核质各半 .多数为灰兰色或淡兰色或嗜多色 . 无颗粒 .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胞体 圆形

7、或椭园形 .直径 13微米 . 胞核 圆而更小 ,稍偏或明显偏心 . 染色质 聚集成数个大块 ,或黑褐色团块 .以致看不出任何结构 . 胞质 增多 ,染灰色或浅红色 .与成熟红细胞相似 . 晚幼红细胞 红细胞 胞体 圆形平均 .直径 7.6微米 . 无核 中心染色稍浅 .淡红色 . 红细胞 粒细胞系统的形态 总的特点 : 有颗粒 ,胞质含颗粒较多 .非特异性颗粒 A颗粒 粗大而散在 ;特异性颗粒 S颗粒 致密 ,可分出中性的较细的淡紫红色颗粒 ; 嗜酸性的粗石榴子样的金黄色颗粒 ;嗜碱性的大而不规则的稀疏的盖在核上的黑褐色颗粒 . 核由圆形 ,椭圆形 ,柿核形 ,到出现凹陷 ,变成杆状 ,分叶

8、状 . 原始粒细胞 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 12-20微米 . 胞核 位于中央或稍偏一旁 ,椭圆或圆形 . 染色质 紫红色 ,纤细的粒状 .有时排列如筛状 ,非常均匀非常平坦而薄 . 核小体 有 3-5个淡兰色清晰的核小体 . 胞质 量少 ,呈明亮天兰色 ,绕于核周围 . 无颗粒 . 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胞体 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 12-25微米 . 胞核 圆或卵圆形 ,偏于细胞一侧 . 染色质 呈粗粒网状 .紫红色 . 核小体 较大 ,有 1-4个 ,较不清楚 . 胞质 稍多 ,淡兰色 ,近核凹处有一不着色区 .此区首先出现 A颗粒 .其数量初期只有几粒 ,到晚期可多至分布整个胞质内

9、 .亦可压在核上 .嗜天青颗粒 A颗粒 深紫红色 ,较大 ,有突起感 ,如酥饼上的大的沙糖颗粒 . 早幼粒细胞 中性中幼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出现特异性颗粒 ,即为中幼粒细胞 .体积渐变小 .由于其有无核小体的不同 . 可分为 I,II两型 . 胞体 椭圆或类圆形 ,直径 15-20微米 . 胞核 偏于一侧 .多为椭圆形 . 染色质 紫红色 ,呈粗粒网状排列 . 核小体 可有 1至数个 .I型 胞质 量多 .但核质比仍大于 0.5,呈淡兰色 ,近核处出现一丛杏黄色中性颗粒 ,其周围仍有或多或少的嗜天青颗粒 . 中性中幼粒细胞 胞体 圆或椭圆形 ,直径约 12-20微米 . 胞核 圆形或一侧变平而成

10、半圆形 ,如柿核样 ,常偏于细胞一侧 . 染色质 紫红色 ,开始凝聚成小块状 . 核小体 消失 .II型 胞质 内含多量细小的粉黄色中性颗粒 ,偶有少数嗜天青颗粒散在其间 . 中性中幼粒细胞 中性晚幼粒细胞 胞体 圆或椭圆形 ,直径 10-16微米 . 胞核 呈肾形或有凹陷的半圆形 .但其凹陷深度应在假设直径的 1/2-3/4之间 .小于 1/2者为中幼粒 ,大于 3/4者为杆状核 . 染色质 呈粗条块状 ,排列更加紧密 . 胞质 内充满细小的灰褐色或淡紫红色的中性颗粒 .核凹陷处可有空白区 . 中性晚幼粒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胞体 园或椭园形 ,直径 10-13微米 . 胞核 凹陷超过假想

11、核直径的 3/4.呈直杆状 ,S形 ,U形 , 染色质 凝聚成团块状 ,着色不均匀 .其间可有空白区 . 胞质 已不含嗜碱性物质 .而布满中性颗粒 .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胞体 大部分为圆形 ,直径 10-13微米 . 胞核 呈分叶状 ,少者分 2叶 ,多者可达 5 叶 .各核叶间以膜或细丝相连 .其中不见染色质 . 胞质 内亦布满中性颗粒 .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与中性粒细胞相似 ,也可分为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各阶段以核形状分如中性粒细胞一样 .所不同者为 胞质中 以嗜酸性颗粒代替了中性颗粒 . 嗜酸

12、性颗粒 较中性颗粒大 ,它们先被染成紫色 ,以后染成兰色 ,最后染成橘红色 .嗜酸颗粒大小一致 ,有立体感 ,有折光性 ,如剥开的石榴子状 . 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 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各阶段 体积较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为小 .也分为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所不同者为胞质内颗粒为嗜碱性 . 嗜碱性颗粒 为圆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染成深紫色 ,颗粒较大 ,较少 ,有时复盖于细胞核上 .在染色过程中有些颗粒可溶于水而成为空泡 .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的形态 总的特点 胞体 大而不规则

13、 ,核也不规则 . 胞质 有菲薄半透明感 . 原始单核细胞 胞体圆或不规则形 ,直径 14-25微米 . 胞核圆或不规则形 ,常有折叠或扭曲 . 染色质 成淡紫红色 ,纤细疏松如丝网状 . 核小体 大而清楚 ,1-3个 ,圆或椭圆形 ,有时非常不规则 . 胞质 灰兰或浅兰色 ,如毛玻璃样 ,常有伪足突出 ,有时可有外浆 . 原始单核细胞 幼稚单核细胞 胞体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体积有时较原始单核细胞为大 ,直径 15-25微米 . 胞核 形状不一 ,可呈椭圆形 ,或有折叠或分叶 . 染色质 较纤细 ,或粗糙 ,排列成网状 . 核小体 可有可无 . 胞质 增多 .灰兰色 ,可见多数细小的砂粒状的嗜天青颗粒 .常有伪足突出 . 幼稚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胞体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体积稍小 .直径 12-20微米 . 胞核 不规则 ,常呈折叠状或马蹄状 . 染色质 凝聚 ,呈筛状或粗网状 . 胞质 量多 ,灰兰色 ,其中散布多数细小的粉红色颗粒 .颗粒多者 ,甚至使胞质呈粉红色 .常有空泡和外浆出现 .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系统的形态 总的特点 较圆 ,但不如红细胞圆 . 核质比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