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关生理知识讲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9472255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相关生理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糖尿病相关生理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糖尿病相关生理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糖尿病相关生理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糖尿病相关生理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相关生理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相关生理知识讲座(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的相关生理知识,调节血糖的两大类激素,1、降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 2、升血糖的激素:,胰高糖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胰岛素和胰腺,胰腺位于腹腔,胃的后下方,由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两部分组成。外分泌腺分泌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和水一起组成胰液,每天有1000-2000ml的胰液进入小肠,促进食物的消化。胰岛在胰腺中是一组细胞群,其中有A、B、D、F细胞, B细胞占75%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将血液中的葡萄糖搬运到细胞中,供细胞利用,多余部分搬运倒“仓库”中(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胰岛素,基础状态的胰岛素分泌,每小时0.5-1.0单位,摄取食物后胰岛素分泌量增加5-10倍。正

2、常人进餐后半小时血糖开始增高,1小时血糖达高峰,2小时血糖恢复正常。此时胰岛素也随着血糖的高峰,在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情况下出现分泌高峰,以促进葡萄糖的分解利用,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胰岛素和C-肽,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首先合成胰岛素前体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在酶的作用下裂解为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 C-肽和胰岛素是等分子关系,但没有胰岛素的功能,不受胰岛素抵抗的干扰和外源胰岛素的影响,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测定C-肽,可以判断胰腺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及其作用,胰岛素降血糖作用机理如下: 1、使肌肉脂肪组织中的糖经过氧化产生能量并降低血糖浓度 2、使血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内以糖原

3、形式储存起来 3、促进糖转变为脂类,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抑制其转化为糖,升糖激素,清晨血糖较高:是由于此时升糖激素(胰高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分泌较多,使血糖升高,称作黎明现象。 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也升高。 由于某种疾病,长期大量使用强的松(糖皮质激素),其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血糖的来源,1、食物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2、储存在肝脏中的肝糖元和储存在肌肉中的肌糖元在胰升糖素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3脂肪、蛋白质分解为甘油、乳酸、氨基酸,经过糖元异生形式转化为糖。,糖的生理功能,供能:人体70

4、%的能量来源于糖,胰岛素具有协助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转换为能量的作用。 大分子多糖以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形式储存起来。 在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人体会动员周围脂肪产生能量同时产生酮体。,血糖的代谢,1、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生活所需。 2、剧烈活动时,所需能量增加,或存在严重心、肺疾病等,引起体内缺氧,葡萄糖被迫无氧效解,产生乳酸及能量。 3、部分没有有氧氧化的葡萄糖以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起来。 4、多余的葡萄糖转变为脂肪、氨基酸。,糖的分类,单糖:不能水解的糖,直接吸收,吸收率高,仅供热能,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如水果中的糖。 双糖:2-8个糖单位,可水解为单糖,

5、吸收快,蔗糖、麦芽糖和乳糖为双糖,食糖及乳类中为双糖。 多糖:8个以上糖单位的糖,粮食作物中的淀粉为多糖,可水解为葡萄糖缓慢进入血液,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糖元及其作用,1、糖元:是机体细胞储存糖的形式,人体各组织都能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元,以肝脏和肌肉储存糖元较多 2、糖原是储存能量的形式,糖原也可分解成葡萄糖调节血糖,血糖高时在肝脏合成糖原,血糖低时肝糖元分解葡萄糖以补充血糖,因此肝糖元维持了血糖的恒定,3、肌糖元由葡萄糖合成,但肌糖原不能分解成糖。在剧烈活动时,肌糖原分解产生大量乳酸并提供能量。 4、糖异生:肝脏是进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饥饿时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肝外组织脂肪动员增加,肌肉组织蛋白

6、质分解加强,它们的分解产物经肝脏的糖异生作用来维持饥饿时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上的游离氨基酸发生非酶促反应形成的,即成熟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被糖基化。由于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故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能反应120天的血糖情况,而血糖只反映抽血瞬间的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评价糖尿病病情控制好坏的良好指标。正常值4-6% ,糖尿病患者理想指标为6.5%。,蛋白质的来源及功能,动物蛋白:鸡、鸭、鱼、肉、蛋、奶、海鲜等 植物蛋白:豆浆、豆腐、豆制品等 蛋白质构成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使组织细胞修复更新,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蛋白质的代谢,经消化吸收以氨基酸的形式

7、至全身各组织器官 多余部分一是以葡萄糖和脂肪酸的形式储存,另一是以尿素形式排除体外 含核蛋白的食物,核酸部分代谢为尿酸,使血中尿酸水平增高,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出现痛风性关节炎等,脂肪的来源,1、肉类食物、动植物油 2、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于肝脏,过多的糖原在肝脏内合成脂肪,肝脏是储存脂肪的重要器官,最大储存时可比正常高4-5倍,严重时可发生脂肪肝。,血脂及脂代谢异常,1、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血脂的来源:一是经食物消化吸收而来,另一是体内组织动员和肝脏合成而来 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缺乏,脂肪代谢紊乱,血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

8、增高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高胰岛素血症和X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出现在有或无糖尿病的肥胖者中,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共同构成了X综合征(又称代谢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其中高胰岛素血症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是导致一系列代谢异常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基础。,肥胖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往往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前奏曲,此时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出现异常,从而发生所谓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当不足以降低血糖时,血糖升高,胰岛素逐渐耗竭。因此,减轻体重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胰岛素血症与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被诊断时,胰岛功能已经衰减50%,此时病人首先出现餐后高血糖,进一步空腹血糖增高,而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发生在2型糖尿病诊断前数年,此时及早发现代谢异常并给予相应的治疗,部分病人可能不发生或者晚发生糖尿病,因此预防糖尿病应该着眼于高胰岛素血症、代谢异常阶段。,胰岛素抵抗,肝糖产生,胰岛素分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IGT,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 Number 2, 2000,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病理生理异常的演变,糖尿病发生,NGT,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