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472022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教案1(苏科版七年级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加法的意义,会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运算。(2)过程和方法: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运用这种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利用转化思想,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培养依据法则做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准确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小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1)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东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2)若先向西走了20米,又向东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

2、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你能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的所有情况设想完整吗?二、自主探索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问题: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蠃了3球,在客场以13输了2个球,那么两场累计净胜1球。若蠃3球记作“3”,输2球记作“2”,则累计得球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3)(2)1对于情境问题,可讨论如下:设向东为正,则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他一共向东走了50米。可表示为:(20)(30)50,即小明在原来的位置的东方50米处。(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由实验可知,小明位于西方50米。可表示为:(20)(30)50,(3)若第一次

3、向东,第二次向西,通过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可表示为:(20)(30)10(4)若第一次向西,第二次向东,通过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10米处。可表示为:(20)(30)10总结与归纳: (1)(2)是同号两数相加,(3)(4)是异号两数相加。同学们,能探索出两数相加的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addition)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计算:(1)(180)(20) (2)(15)(3)(3)5(5)

4、 (4)0(2)例2、一个水利勘察队,第一天沿江向上游走了10千米(就地驻扎),第二天又向上走了15千米,第三天向下游走了30千米,问此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上游还是下游,距出发点多远?01b a例3、有理数a,b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你能判断下列计算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吗? (1)a+b (2) a+(-b) (3) (-a)+b (4) (-a)+(-b)三、学习小结四、随堂练习A类1、计算:(1)(3)(4), (2)2.68.6(3)(1.75)1.75(4)(5)(6)(5) 0+(2) (6)( 10)+(1)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1)潜水艇在水下800米,上升400米后,又下降300

5、米,这时潜水艇在水下多少米?(2)上午气温是4,中午上升了5,傍晚又下降了10,傍晚的气温是多少?3、三个数12、2、7的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A、4B、4C、28D、2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数相加,和大于任何一个加数B、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较大加数的符号相同。C、两数相加,和的绝对值等于两数绝对值的和D、如果两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数一定互为相反数5、若两数的和是负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两数都是负数 B、只有一个是负数C、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D、两个都是非负数6、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A、0B、8C、10D、207、某次数学测验,以90分为标准,超出分数记为正分,不足记为负分。老师公布成绩为:小华10分,小红3分,小胖5分,小敏8分,试用两种方法求他们四个人的平均分。B类已知a=2, b=3,求a+b的值板书设计教后感学;优中考,网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