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力学课程总结》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399135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体力学课程总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岩体力学课程总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岩体力学课程总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岩体力学课程总结》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岩体力学课程总结》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体力学课程总结》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体力学课程总结》ppt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体力学课程总结,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第三章 岩体的动力学性质 第四章 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 第五章 工程岩体分类 第六章 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第七章 岩体力学在洞室工程中的应用,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1,第一章 绪论,1.岩体力学定义研究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状态下产生变形和破坏的规律的科学(一种定义),和岩石力学定义一样。 2.岩石结构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3.岩石的构造岩石的组成部分之间分布及排列关系。 4.岩体相对工程而言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3,5.结构面岩体中各种各样的不连续

2、面,具有较低的抗拉强度或没有抗拉强度。 6.岩体的力学特性不连续性,各向异性,不均匀性,赋存地质因素的特性。,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4,第二章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第二节 物理性质 (一)密度 1.岩石的密度试件的质量与试件的体积之比,即单位体积质量。岩石由3相物质(固相、液相和汽相)组成。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重力密度,单位gcm-3 。 2.岩石的颗粒密度岩石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固体体积之比值。 (二)孔隙,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5,1.岩石的孔隙比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固体体积之比。 2.岩石的孔隙率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试件总体积的比值。 (三)水理 1.岩石的含

3、水率岩石孔隙中含水的质量与固体质量之比。该指标对软岩重要。 2.岩石的吸水率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固体质量之比。浸水48h。,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岩石的渗透性岩石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作用下,水穿透岩石的能力。反映岩石中裂隙间相互连通的程度,用渗透系数K表述,用达西定律表示: 试中, qx x方向的流量(m3/s); h 水头高度; A 垂直x方向横截面积; K 岩石渗透系数 。,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6,7,(四)风化 1.岩石的软化系数()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比值: 。 2.岩石耐崩解性指数(Id)对岩石试件进行烘干,浸水循环试验后所得的质

4、量比指数。 %,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8,式中,Id2经2次循环试验所求得的耐崩解性指数, 0100%。 ms2次循环试验后,残留试件的烘干质量。 m试验前试块烘干的质量。 3.岩石的膨胀性含有粘土矿物的岩石,遇水会膨胀,因为粘土矿物遇水促使其颗粒间的水膜增多。1)岩石的自由膨胀率岩石试件在无任何约束条件下浸水试验后所产生的膨胀变形与试件原尺寸的比值。,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9,式中, 、 浸水质岩石试件轴向、径向膨胀变形量。 H、D岩石试件试验前高度、直径 。 2)膨胀压力岩石浸水试验后,使试件保持原有体积所施加约束。 第三节 岩石强度特性 (一)材料强度 材料在载荷

5、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受力不同,强度形式也不同。,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10,(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c) 1.定义:RC=P/A,单位pa。 式中, p轴向破坏载荷,N; A与轴向载荷垂直的截面积,m2 。 2.试验方法,有国家标准:0.51.0MPa/s加载, 直径D(边长)50mm;高度H=2D。 3.试件破坏形态 1)圆锥形破坏(端面有摩擦力)。 2)柱状劈裂破坏。,11,4影响强度因素 1)承压板。 2)试件形状尺寸尺寸效应,试件直径大于其最大影响颗粒直径的10倍以上,强度值相对稳定。 3)高径比高径比23时,强度较稳定。 4)加载速

6、率强度随加载速率的提高而加大。(如下图2-5) (三)岩石的抗拉强度 1.定义岩石试件在受到轴向拉应力后其试件发生破坏时,单位面积承受的拉力,pa。,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12,13,2.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1)直接拉伸法 :Rt = P/A。 2)抗弯法 试件下部承受纯拉。 3)劈裂法(巴西法)如图2-7。 Rt=2P/Dt 式中,p试件破坏时极限压力,N; D 试件直径 , mm ; t试件厚度 , mm。 4)点载荷法简便的现场试验方法。,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14,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15,=P/De2 式中, 点载

7、荷强度指数; p 试验时所施加的极限载荷; De试验时两个加载点之间的距离。 大量试验揭示: (四)岩石的抗剪强度 1.定义岩石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所能抵抗的最大剪应力 。由于应力条件不同,是一个函数:,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16,=f( ) 根据岩石剪切试验结果,通常用摩尔库伦准则描述岩石的抗剪强度: 。 式中, 作用破坏面上的正应力; 岩石的内摩擦角; c 岩石的内聚力。 2.抗剪强度试验方法3种 1)抗剪断(有正压力)。 2)抗切(无正压力)。,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17,3)弱面剪切。 3.岩石抗剪试验仪器(图2-9) 角变化,抗剪切 曲线:,2019/1/13,

8、山东科技大学,18,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19,(五)岩石三向压缩应力作用下的强度 1.定义岩石试件在不同的三向压应力作用下,岩石试件抵抗外载荷的最大应力(能力)。 2.强度表达式 式中, 最大主应力; 中间主应力; 最小主应力。,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0,3. 、 、 的关系一条正交曲线。 4.试验类别 直三轴: , 常规三轴: 。 5.试件的破坏类型 1)低围压劈裂破坏。 2)中高围压斜面剪切破坏。 角度破坏。 3)高围压塑性流动破坏,试件不出现宏观上的破坏断裂面,呈腰鼓形。 围压增大,试件从脆性破坏向塑性变形过渡。,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1,(六)

9、岩石的变形特征 变形某种程度上比强度更重要,变形量一般能描述岩石稳定性,而且现场测量均是变形 。 1. 2种变形单轴和三轴变形。 2. 普通试验机和刚性试验机 1)普通试验机岩石的刚度比试验机刚度大。 2) 刚性试验机试验机的刚度比岩石的刚度大。 3.普通压力试验机中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时变形特性 1)典型曲线(图2-14),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2,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3,OA、AB、BC三段。 C后没有。 OA:压密段;AB:弹性段;BC:塑性段。 2)反复加载出现塑性滞环(如图2-15)。 4. 弹性段的弹性常数 1)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中直线段的应力与应变的比

10、值,即直线段的斜率,用E表示,单位MPa。,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4,25,2)岩石弹性种类3种(见下图) 线弹性 上下一个直线路径(a图)。 完全弹性 上下一个曲线路径(b图)。 滞弹性上下2条线,回到原点(c图)。,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3种弹模(见下图) 初始弹模 切线弹模 割线弹模,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6,27,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8,4)弹模的量级 岩石一般2050GPa。 5)岩石的脆性 岩石脆性是指应力超出屈服应力,而不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变形很小)。 6)岩石的塑性变形 岩石应

11、变不能完全恢复的变形。 5.刚性试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时变形特征 1)典型曲线(同图2-14),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9,1970年,沙拉蒙(Salamon)首先论述了由于试验机刚度不同对岩石变形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用刚度较大的试验机来减少作用在岩石上的附加应力,进而求得峰值应力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2)刚性试验机原理能量法解释 如下图所示,T是一个塑性极限点(峰值应力点),A是T点之后一个受力平衡点。B点存在,则峰值曲线存在。 AC:刚度小 曲线斜率绝对值小 面积为能量 SACA2A1 SABA2A1 AB: 正常岩石 曲线斜率绝对值中间 面积为能量 SACA2A1 =SABA2A

12、1 AD: 刚度大 曲线斜率绝对值大 面积为能量 SADA2A1SABA2A1,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0,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1,AC曲线情况下,机器从A至B释放能量大于岩石平静破坏能量,不能平静破坏,击溃试件。 AD曲线情况下,机器释放能量不够岩石平静破坏能量,能继续加载。 因此,刚性试验机(AD情况)能得到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3)刚性试验机原理力法解释 同样如上图,A点处于力的平衡状态,给定一个小位移 ,岩石沿AB下降至B点。如果机器沿AC下降至C点,此时 ,机器的力大于岩石力,击溃岩石,不能,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2,平衡破坏,此时机器刚度A

13、C段斜率小于岩石刚度AB段斜率。反之,则平静破坏。 4)全应力-应变曲线分段(如图2-18) OA 压密阶段。 AB 弹性段,B为屈服点。 BC 塑性段,C为塑性极限。 CD 应变软化段,峰值后有承载能力。 D后 摩擦段。,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3,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4,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6.岩石在三轴压缩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由于围压不同,变形也有一定的差异。 1) = ,岩石变形 围压增大,屈服应力提高。 围压增大,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围压增大,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有所增大。有低围压的脆性向高围压下的塑性变形转变的规律。 2) 岩石变形,35,

14、7.岩石的体积应变(图2-20) 式中, 、v体积的增量和原体积; 最大、中间和最小主应力。 当外载较小时,体积 表现线性变化(增大 、 增大,体积减小,呈压缩状态)。外载超一定值后, 曲线反转, 增大,产生扩容。 产生扩容的原因:试件在不断的加载过程中,由于试件,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6,中微裂纹的张开、扩展、贯通等现象的出现,使岩石内的孔隙不断增大,促使其在宏观上表现为体积增大。 8.岩石的流变 讨论与时间有关的变形特征,也称作岩石时效特性。 1)流变特性与内容 蠕变岩石在持续恒等外力作用下,应变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的特性。 应力松弛岩石在应变保持不变情况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

15、减小的特性。,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7,38,长时强度长期载荷作用下岩石强度。 弹性后效 加(卸)载后经一定时间,应变增加(减小)到一定数值后的现象(弹性滞后出现)。 粘性流动 蠕变一段时间后卸载,部分永久变形恢复。 2)典型的蠕变曲线(见下图) AB瞬态蠕变阶段; BC稳定蠕变阶段, C点后非稳态蠕变。 9.岩石介质力学模型,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39,2019/1/13,山东科技大学,40,用物理模型来描述岩石具有不同的变形特性 1)基本的力学介质模型 弹性介质模型 (图2-30) 物理模型:用一定刚度的弹簧来表示。 本构方程: 。 曲线:线性 。 力学特性:应变在应力卸载后可恢复。 理想塑性介质模型(图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