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理论概述》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32252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9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结构理论概述》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到今天其体系也日臻成熟。,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最早应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什么是产业结构 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一概念始用于20世纪40年代。其涵义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一、产业结构的涵义,产

2、业结构的内容 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及其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研究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1、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吻合,西方不同经济学科经济分析的对象,都是起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足迹,不断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从个量分析一总量分析一产业分析的

3、漫长过程。 与此相适应,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微观经济理论的成熟到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再到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这一演进过程: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二、产业结构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2、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产业结构理论的兴起与产业结构政策的问世与实践有着密切关系,如战后的日本,为了重建和振兴经济,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称为产业结构政策,确保主导产业的发展。还有韩国和法国等,也曾制订相应的政策。 (2)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活动,促进了人们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1)产业结构理

4、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学说,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阶级。在此基础上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做了分析。 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2、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

5、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里昂惕夫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 这些经济学家和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从最初的实证分析逐步转到理论研究方面,促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3、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第二节 产业分类,一、三次产业分类法,1935年由费希尔首次提出,后来克拉克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理论,建立了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 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产业 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

6、界产品的产业 第三产业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基础上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为: 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等。,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I、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 、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或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1、两大部类分类法,二、生产结构

7、分类法,是将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 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印刷、家具、制革等工业部门; 重工业包括冶炼、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对工业化进程的分析时,将工业部门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三类。 消费资料工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和家具制造业等; 资本资料工业包括金属制品、一般机械、运输机械和化学工业等; 其他工业包括木材加工业、造纸工业和印刷工业等。,3、霍夫曼分类法,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

8、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 具体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生产要素分类法,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是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于1971年编制和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实际上同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一致的,且比后者更细致。 根据国际标准分类法所作的统计有很高的可比性,为产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被广泛运用。,1、国际标准分类法,四、标准产业分类法,是指一国(或一地)政府为了统一该国(或该地)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或

9、该地)的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一种国家标准。 我国现行的标准分类法,是以三次产业分类为基础编制的。自1985年以来经历4次修订,目前执行的GB2002版本。,2、国家标准分类法,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的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瓶颈产业、先行产业等。,了解:战略关联方式分类法,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的总产出中占较大份额的产业。,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的产业。,瓶颈产业:产业结构系统中

10、的短线产业,它使产业结构系统的综合产出能力受到了限制。,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产业结构是对应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这种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推动着经济的向前发展。 从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四种规律性。,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 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

11、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以农业为主导 轻纺工业为主导 原料、燃料动力工业等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 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 高度加工型工业为主导 第三产业为主导 信息产业为主导等阶段。,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 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4、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考察,配第克拉克定理 库兹涅茨

12、法则 霍夫曼定理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前提: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本框架。 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移动。,1、配第克拉克定理,首先,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其次,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最后,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

13、趋势,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是同步的。,2、库兹涅茨法则(20世纪50、60年代),失效:进入七十年代后,第二产业无论在劳动力还是在国民收入方面其相对比重都在60年代以后呈下降状态。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两项指标却都在上升,其比重均在50%以上,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服务化”。,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定理: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的规律。他认为,工业化的四个阶段的霍夫曼比例分别为5(加减1);2.5(加减1);1(加减0.5);1以下。 霍夫曼对工业结构演变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理论也

14、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如梅泽尔斯、库兹涅茨和盐野谷裕一等。,3、霍夫曼定理(1931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罗斯托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4、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回顾效应:指主导部门对某些供给生产资料部门的影响; 旁侧效应:指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的影响; 前

15、向效应:指主导部门对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出现的诱导作用。 罗斯托经济增长六个阶段:第一,传统社会阶段;第二,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第三,起飞阶段;第四,成熟阶段;第五,高额消费阶段;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钱纳里从经济长期发展中考察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发现制造业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5、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通过对20世纪50、60年代经济结构全过程的研究,认为投资和储蓄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

16、件,重要的是进行全面的结构转变。 他提出3个阶段6个时期的划分: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第一时期(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第二时期(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农业结构向现代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工业化阶段:第三时期(工业化中期):制造业由轻工业向重型工业迅速增长转变,非农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即重化工业阶段;第四时期(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由平稳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发达经济阶段:第五时期(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第六时期(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消费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发展的总体趋势上呈现出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然而,从发展轨迹上看,各国的产业结构由于其起飞的端点和生存的环境不同,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也是有所差别的。,第四节 产业结构的演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