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19199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茶艺与茶文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茶,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的一种饮品,如今也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很多人爱茶,不仅仅是因为它特有的醇香,而是痴迷于茶的文化,陶醉于品茶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已不仅仅是喝茶来止渴这么简单,喝茶的过程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如果你想真正品到茶的味道,就得先学会如何品茶。要学会品茶,就得先了解一些有关茶的基础知识。茶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植物分类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属这是茶的自然科学定义。茶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生长环境可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按干茶外形分为扁平状、针状、球状、雀舌状、片状、末状;按产地划分为川茶、浙茶、闽茶、滇茶、台湾茶;按我国出口茶分为绿茶、红茶

2、、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速溶茶;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我国的七大基本茶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绿茶的代表茶有:雨花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有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红茶的代表茶有锡兰红茶、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宁红、宜红。颜色为暗红色。具有麦芽糖香、焦糖香,味浓厚略带涩。青茶的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闽北水仙、冻顶乌龙、武夷岩茶。颜色为青绿、暗绿,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花香果味,滋味醇厚回甘。白茶的代表茶有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色白隐绿,干茶外表满披白色绒毛,茶汤浅淡,味清鲜爽口、甘醇、香气弱。黄茶的代表茶有

3、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黄叶黄汤,香气清纯,滋味甜爽。黑茶的代表茶有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颜色是青褐色,汤色橙黄或褐色,虽为黑茶,汤色却不一定是黑的。陈香,味醇厚回甘。品茶时,茶具也是很重要的。茶具的种类有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一套茶具包括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以及其他。常用茶具中,紫砂壶是泡茶、饮茶的主要用具;茶海(茶盘)用于放置茶具;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浓度;茶漏用于滤取多余细小的茶叶,不影响茶汤的滋味;品茗杯用于饮泡好的茶汤;杯托是茶杯的垫底器具;闻香杯闻留在杯里的香气,是乌龙茶专用;盖碗又称三才杯,泡茶专用也可单杯品用;茶

4、叶罐是装茶的罐子;茶荷用于置茶和赏茶;茶巾擦水,辅佐茶具;茶道组包括茶匙、茶针、茶夹、茶斗和茶拔。我想拥有这么一套完整的茶具是泡好一杯茶的点睛之笔。而且茶具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品茶的过程自然也更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泡好一杯茶了。泡茶的过程是取茶赏茶温壶温杯温盅泡茶奉茶赏茶底整理茶具归位。具体而言,取茶:以茶则在茶仓中取适量茶叶置于茶荷中或以茶仓置适量茶叶于茶荷中(取一次的泡茶量) ;赏茶:以茶荷与茶友欣赏茶叶外形及闻干茶香;温壶:以沸水温茶壶;温杯:以温茶壶的水直接温就口杯、温润泡之水温茶盅;温润泡:以沸水向茶壶中之茶冲泡,并迅速将温润泡的茶汤倒至茶盅(温盅)

5、;泡茶:以沸水向茶壶中之茶冲泡,需视茶叶之种类不同,以不同温度的水冲泡;奉茶:第一泡以茶盅将茶汤分至茶杯中,再奉给茶友,第二泡以后,以茶盅至茶友前(或旁边) ,将茶汤分至茶杯中;赏茶底:将茶壶中的茶叶取出,置于一浅盘(叶底盘)欣赏叶底,闻叶底香;整理茶具归位:将茶具清洗擦干归位。要想泡好茶有几个必备条件:水质、茶质、壶具、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以及环境。了解水质是泡好茶的第一要件,才能以头等茶泡出头等的价值。茶品质以外观、汤色、香气、味道来评鉴,外观以圆润、紧结翠绿为上品,汤色为蜜绿金黄色,香气淡雅幽香,或呈花香、果香,味道甘甜爽口、两颚生津。唯有自然之味,不加人工香料、添加物的才是真正的好茶

6、。至于壶具,哪一种比较好,需要自己去衡量。主要是自己喜欢、顺手、出水好、又便宜就是好壶,重要的是使用后需要清洗、晾干。因为茶叶含蛋白质容易腐化,如果没洗干净会影响茶叶品质及身体的健康。至于投茶量,茶若放太少滋味会淡薄,放太多会有苦涩味。茶叶会闷黄,且放太多会浪费茶,所以茶要放刚好才能泡出好茶。然后是水温,高温快速不等于低温长时间,因为茶叶怕闷怕浸,会影响品质。所以了解茶叶的特色,加上适当的温度,就能泡出好茶。浸泡时间也很重要,时间不够的话,滋味淡薄,没有口感,如喝水一样,时间太久会苦涩难以入喉且香气不扬,只有时间刚好,茶才会甘甜柔顺。最后,泡茶最好的环境是山、水、字、画、书、音乐、通风、宁静。

7、泡好了茶,就要学会品茶。以绿茶为例,品茶要做到一看、二闻、三品味。小口喝入茶汤,使茶汤在口腔中稍事停留,这时轻轻用口吸气,使茶汤在舌面流动,以便茶汤与味蕾充分接触,有利于更精细地品悟出茶韵。然后闭紧嘴巴,用鼻腔呼吸,使茶香直灌脑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领略绿茶所独有的“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茶香与茶韵。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经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所以,在了解了如何泡茶、品茶后,我们更需要

8、了解茶的文化。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茶道具体包括了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茶道包括了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的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

9、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茶道的精神是“清、敬、怡、真” , “清”即指心灵的清寂、宁静。 “敬”指尊敬他人,对己谨慎。 “怡”指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 “真”是指真理之真,真知之真,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庄晚芳教授提出茶德应为“廉、美、和、敬” ,也就是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事、敬爱为人。茶道主要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文化构成,总体基调高雅深沉、博大精深

10、,共同特征是和谐宁静、淡泊旷达、养生清思、礼仪,但也有所不同,儒家积极入世,道家避世超尘,佛家是苦寂与顿悟。茶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中国的四大茶道流派,分别是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和世俗茶道。最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的还是世俗茶道,它成了大众生活必需的七样“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一项,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大小茶馆,都能发现茶早已融入大众生活。或许茶的魅力就在于它既能富贵高雅,又能随性自然,能满足于各个阶层。茶,既是雅物,也是俗物。总而言之,茶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用心灵去体会。将这两者融会结合,才能真正领略到茶带给我们的愉悦,让茶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茶,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其他的传统文化融合却又保持其个性,是中国为之骄傲的文化。如今,它被传播到世界各地,纵使受当地文化影响形成了差异,但是茶所能带给人的精神享受是不变的,我们也相信茶将在以后得到更好的发展。东华大学 电信 1203 班 胡玲芳学号:1209003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