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自考试题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16083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自考试题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11 年 4 月份最新版)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思想家黑格尔说过: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 A形象 B音律 C生活 D世界 2抒情作品的本位是 A想象 B虚构 C理性 D情感 3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毛泽东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417 世纪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是 A浪漫主义 B启蒙主义 C古典主义 D自然主义 5从题材方面讲,一生中多写田园诗的诗人是 A孟浩然 B岑参 C王昌龄 D王之涣 6未包括在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母题范围之内的是 A怀乡 B冒险 C思人 D悲秋 7提出“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的中国

2、古代典籍是 A 沧浪诗话 B 典论论文 C 文赋 D 文心雕龙 8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A故事 B细节 C情节 D场景 9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戏剧文学范围的是 A 西厢记 B 镜花缘 C 牡丹亭 D 桃花扇 10创造艺术典型的基本原则是 A形式化 B细腻化 C共性化 D特征化 11创作过程的核心部分是 A艺术动机 B艺术冲动 C艺术构思 D作品修改 12文学创作是 A精神生产 B物质生产 C集体生产 D社会生产 13代表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发展最高成就的首推 A格律诗 B抒情诗 C叙事诗 D散曲 14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缺乏的一种批评方法是 A印象式批评 B评点式批评 C结构主义批评

3、 D诠释式批评15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A反应 B反映 C机械复制 D模仿 16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是 A福楼拜 B莫泊桑 C龚古尔兄弟 D左拉 17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的意思就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 2A典型事件 B典型人物 C典型情节 D典型心理 18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普列汉诺夫 C马尔库塞 D恩格斯 19 文学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 3 A意境 B意蕴 C象征意象 D典型 20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是 A接受者再造形象的结果 B作家创造艺术形象的结果C作品表现作家思想的结果 D作品反映生活的结果

4、21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除了文法层、辞格层之外,还包括 A篇章层 B语音层 C韵律层 D形式层 22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适应,文学形象便形成了三种审美类型:一是写实性形象,二是抒情性形象,三是 A概括性形象 B历史性形象 C哲理性形象 D表意性形象 23 抒情作品的典型形态是 A叙事诗 B抒情诗 C哲理诗 D小品文 24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 A诗歌、小说、散文 B史诗、悲剧、喜剧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D再现作品、表现作品、戏剧作品 25 “精神胜利法”所指代的文学形象是 A祥林嫂 B润土 C阿 Q D孔乙己 26下列不足以说明文学象征意象艺术特征的是 A

5、意义的明了性 B表意的哲理性 C手段的象征性 D意蕴的荒诞性 27西方的“三分法”是将文学作品分为三种类型,即叙事文学、戏剧文学和 A抒情文学 B网络文学 C影视文学 D博客文学 28 “五四”时期中国两个最有名的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 A新月社 B语丝社 C创造社 D未名社 29 “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人 A姚斯 B尼采 C叔本华 D谢林 30中国古代社会很少存在的一种传播方式是 A口头传播 B书写传播 C电子传播 D图像传播 31艺术构思阶段相当于郑板桥所总结的 A胸中之竹阶段 B手中之竹阶段 C幻中之竹阶段 D眼中之竹阶段32相似性想象的心理学依据是 A记忆 B联想 C感知

6、D灵感 33艺术与情感关系密切,艺术是情感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 3A再现论 B表现论 C直觉论 D灵感论 34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是 A世界观 B创作个性 C作家气质 D文学修养35与艺术直觉区别较大的是 A审美直觉 B创造性直觉 C诗性直觉 D认知直觉 36下面关于艺术风格搭配错误的是 A诗仙李白 B诗豪白居易 C诗鬼李贺 D 诗圣杜甫 37 “天下三分明月夜,两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通感 B夸张 C隐喻 D象征 38提出“艺术即直觉”这一观点的西方思想家是 A黑格尔 B康德 C海德格尔 D克罗齐 39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

7、论家是 A托尔斯泰 B别林斯基 C契诃夫 D车尔尼雪夫斯基 40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说这句话的人是 A毛泽东 B恩格斯 C左拉 D王夫之41可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一部作品是 A 老人与海 B 红楼梦 C 石壕吏 D 狂人日记42 文学艺术活动的最基本功能是 A认识功能 B审美功能 C娱乐功能 D教育功能 43.所谓内指性,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 A整体性 B内在自足性 C反常性 D音乐性 44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是 A语言 B修辞 C音乐 D意义 45提出“移情论”的西方学者是 A里普斯 B柏拉图 C德谟克利特 D奥古斯丁

8、46在中国,提出“小说界革命”这一口号的近代思想家是 A梁启超 B王国维 C林纾 D康有为 47 提出“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这个观点的人是 A刘勰 B陆游 C王国维 D辛疾弃 48 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是 3A文学语言 B文学形象 C文学风格 D艺术情感 49 在水浒传中,西门庆这一形象是 A圆形人物 B扁平人物 C性格人物 D表意人物 50 艺术情感是 4A日常生活的情感 B艺术家的个人情感C人类共有的情感 D艺术家提炼的具有审美特性的情感 51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鲜明体现了 A时代风格 B地域风格 C民族风格 D流派风格 52 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

9、灵感的A突发性 B迷狂性 C创造性 D情感性 5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A看男女关系是否平等 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发掘意象的象征精神 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54 提出“风格即人”的是 A布封 B歌德 C狄更斯 D黑格尔55动态的文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 A文学接受 B文学批评 C文学创作 D文学消费 56在文学园地里,比较罕见的叙事视角是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第一和第二人称57 接受美学批判提出的观点是 A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统一 B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C文学作品中男女应平等 D注重艺术形式 58 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是 A移情说 B巫术说 C模仿

10、说 D表现说 59提出“寓教于乐”的西方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赫拉克利特 60当前社会在文化传播上的基本特点是 A口头传播 B纸质传播 C影像传播 D混合式立体传播 61 主张反传统的文学潮流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自然主义62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 A审美意识形态 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 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63作家林语堂认为中国文学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汉语的 A象形性 B简洁性 C单音节性 D节奏性 64 “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 B鲁迅 C王

11、尔德 D屠格涅夫 65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 5A整体性 B自足性 C反常特性 D内指性 66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 A但丁 B黑格尔 C英加登 D莎士比亚 67 提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这一看法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狄德罗 C但丁 D托尔斯泰 68叙事学中用来说明文本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之间的重复关系的概念是 A叙事时距 B叙事视角 C叙事频率 D叙事标记6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大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样式是 A诗歌 B散文 C戏剧 D影视文学 7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 B抒情为主流 C议论为主流 D讽刺为主流

12、 71抒情作品的本位是A情感 B理性 C形象 D叙事 72 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体现是 A文学语言 B文学题材 C文学风格 D表现手法 73 下列关于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都是美好的 B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都具有私人性 D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74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被称为 A文学生产 B文学消费 C文学传播 D文学创作75 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A苏东坡 B黄庭坚 C王国维 D柳永 76瑞士人布洛提出的“距离论”所强调的是 A时间距离 B空间距离 C时空距离 D心理距离77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 A游戏 B巫术 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 D模仿 78文学消费的特质是 A商品营销 B商品流通 C特殊精神活动 D经济价值的盈亏79我们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 A 人间词话 B 典论 C 论格 D 宋元戏曲史 80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 A圆形人物 B扁平人物 C表意型人物 D性格人物 二、多项选择题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