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第六章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907337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环境学》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环境学》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环境学》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环境学》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环境学》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学》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学》第六章(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6-1光的性质与度量 6-2视觉与光环境 6-3天然采光 6-4人工照明,主要内容,6-1,一、基本光度单位及相互关系 二、光的反射与透射,第六章 建筑光环境,光的性质: 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并能被人眼所感到的那一部分辐射能,波长范围为380780nm ,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形成不同的颜色; 红色:0.780.63m; 橙色: 0.630.59m; 黄色:0.590.56m; 绿色: 0.560.49m; 蓝色:0.490.45m; 紫色: 0.450.38m 光的三层含义: 可见光 必须要有良好的视觉器官; 三是二者相互作用引起的视觉效果,第一节 光的性质与度量,6.1.1基本光度

2、单位及相互关系,一、光通量: 1、辐射通量(辐射功率): 单位时间内辐射体辐射的能量称辐射通量。 2、光通量: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以人眼感觉为基准的能量,换句话说,就是在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出的并被人眼感觉到的辐射通量。 3、光通量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 光通量表明了光源的发光能力。 光通量用表示 ,单位为流明(lm)。,二、发光强度,1、定义: 光通量的空间密度,称发光强度。 2、发光强度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 发光强度表征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状况。 发光强度用I表示 单位为坎德拉(cd)。,有一个空心球体,半径为r; 球心O处有一点光源; 球表面ABCD的面积为S; 此点光源向S面上

3、发出 lm的光通量; S面在球心O形成的角称为立体角; 立体角用表示 ,=S/r2 (球面度Sr) 设点光源在某方向上的无限小立体角d内发出的光通量为d,则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为 I= d/d; 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平均值为 I= / (坎德拉cd); 即1cd=1lm/1Sr ,表示:在1球面度立体角内均匀发射出1lm的光通量 例:一只裸露的40W的白炽灯,光通量=350lm,求其平均发光强度. 解: I=/=350/4 =28cd,三、照度,1、定义: 对于被照面而言,用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的数值来表示它被照射的程度,称照度。 2、照度的物理意义及表示方法: 照度表征被照面上的光通量

4、密度。 照度用E表示。 提示:照度可直接相加,几个光源同时照射被照面时,其上的照度为单个光源分别存在,四、发光强度和照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光线垂直入射到被照表面时; 表面S1、S2、S3 距点光源 分别为r、2r、3r,在光源处 形成的立体角相同,则表面积S1、S2、S3 的面积比为它们距光源的距离平方比,即1:4:9。,照度E=/S 发光强度I= / 立体角 =S/r2,E=I/ r2,结论:某表面的照度E与点光源在这方向的发光强度I成正比,与距点光源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此为计算点光源产生照度的基本公式,称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当光线不是垂直入射到被照表面,即入射角不为零时;,如图所示:

5、S2与S1 两平面,成角; S1 的法线与光线重合, S2 的法线与光源射线成角;,E2 = E1cos,又E1=I/ r2,结论:表面法线与光线成角处的照度,是随它至点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与光源在方向的发光强度和入射角的余弦成正比。 提示:距离平方反比定律适用于点光源。 当光源尺寸小于至被照面距离的1/5时,该光源可被视为点光源,例:,如图所示:在桌上2m处挂一40W白炽灯, 光通量=350lm,求灯下桌面点1处照度 E1,及点2处照度E2 解:I=/=350/4 =28cd,E2=5.37lx,五、亮度,1、物理亮度: (1)定义: 物体在视线方向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发光强度。 具体的说,就

6、是物体在视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越大,该物体表面在视线方向的亮度越大。 (2)表达式: 其中: 发光面法线与视线方向夹角 即该物体亮度与该物体在视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该物体在视线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成反比。,物理亮度的常用单位为:坎德拉每平米(cd/);又称尼脱(nt) 它表示1表面上,沿法线方向发出1坎德拉的发光强度,2、主观亮度:,结论: 相同的物体表面亮度,在不同的环境亮度时,产生不同的亮度感觉.,定义:人们主观感受到的物体明亮程度。 与物体的物理亮度有关; 与我们所处的环境的明暗程度有关;,6.1.2光的反射与透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时(如玻璃、空气、墙),会发生反射、透射与吸收

7、现象。 若入射光通量为;设被反射部分为;被吸收部分为;被透射部分为; = + + + + =1 光通量经过介质反射和透射后,光的分布变化取决于: 材料表面的光滑程度; 材料内部分子结构,(一)定向反射和透射材料,1、定向反射: 光线照射到表面很光滑的不透明材料上,会出现定向反射现象。(如:玻璃镜等) 有如下特点: 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反射表面 的法线处于同一平面;,2、定向透射:,光线射到透明材料上,会产生定向透射。 如果材料的两个表面彼此平行,则透过材料的光线方向与入射方向保持一致。(如:平面透明玻璃),(二)均匀扩散反射、透射材料,半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透射;

8、 表面粗糙的不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反射,使光线分散在更大的立体角范围内。 1、均匀扩散材料: 定义:将入射光线均匀地向四面八方反射或透射,并且,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看不见光源形象,这类材料被称为。 均匀扩散材料包括: 均匀扩散反射材料:如:氧化镁、石膏、及大部分无光泽、粗糙的建筑材料。 均匀扩散透射材料:如:乳白玻璃、半透明塑料等。常将它们用于:灯罩、发光天棚处,以降低光源亮度,减少刺眼程度。,三、定向扩散反射、透射材料,同时具有定向和扩散两种性质 这种材料在定向反射(或透射)方向,具有最大的亮度,而在其他方向也有一定亮度.,具有这种性质的反光材料包括:光滑的纸、油漆表面等 透

9、光材料包括:磨砂玻璃等,均匀扩散材料表面的亮度:,对于反射材料:L=E/ (cd/) 对于透射材料:L=E/ (cd/),一、眼睛与视觉特征 二、颜色对视觉的影响,主要内容,6-2,6.2.1眼睛与视觉特征 (一)眼睛的构造与亮度阈限,第二节 视觉与光环境,2、亮度阈限 在视觉研究中,将背景亮度Lb=0时,眼睛所能识别的临界亮度称作视觉的绝对光阈。 里科定律:亮度面积=常数 邦森-罗斯科定律:亮度,中心视野: 在视轴1范围内,具有最高的视觉灵敏度,能分辨最细小的细部,称。 从视野中心往外30范围,视觉清晰度最好,称“近背景视野”,这是观看物体总体时最有利的位置.,(二)视野和视场,1、视野:

10、观察者正视前方时,头和眼睛都保持不动时,这样所察觉到的空间范围称。 视野分: 单眼视野:水平方向180;垂直方向:向上60,向下70 双眼视野:水平方向120;垂直方向:向上60,向下70,2、视场:,观察者头部不动但眼睛可以转动,这样所看到的空间范围称。 (三)临界亮度对比度与对比敏感度 对比即为,观看对象与和其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 差异越大,视度越高。用亮度对比度表示为: C=L/Lb 式中: L物件和背景的亮度差 Lb背景的亮度,视觉敏锐度(医学上称视力): 人凭借视觉器官感知物体的细节和形状的敏锐程度。,(五)视觉速度: 1、识别时间: 从发现物体到辨别物体细节需要一定的时间,称。 2

11、、视觉速度: 识别时间的倒数,称。 (六)视觉适应,(四)视觉敏锐度,视角: 物体的大小对眼睛形成的张角,称为视角,6.2.3视觉功效与舒适光环境要素,一、视觉功效 人借助于视觉器官完成视觉作业的效能,称。 它主要取决于作业的大小、形状、位置和所处的光环境,主要与视角、照度、亮度对比系数和识别时间有关。 识别几率在95%时,照度、视角、亮度对比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1)同一曲线(视角)表明对比与亮度的关系。对比下降需要增加照度才能保持相同视度。(2)不同曲线表示不同视角,物件越小,需要的照度越高。(3)天然光比人工光更有利于视度的提高。,(二)合理的照度分布 规定照度的平面称参考面,即

12、工作面,通常为0.70.8m高的水平面。在荧光灯、或白炽灯的照明下,桌面照度为7501700lx时,满意程度最高; (三)舒适的亮度分布: 可以减少亮度对比使环境柔和、统一。 (四)宜人的光色:,二、舒适光环境要素与评价标准,(一)合适的照度或亮度 物体亮度为3.1810-6 cd/,人眼能够感知,称最低亮度阈; 物体亮度为3.18103 cd/,人眼具有最大灵敏度; 物体亮度为6.32104 cd/,视觉失效,称最高亮度阈;,对于光源的色温,色温越高,色表越冷;反之,亦然。,结论:随着色温的升高,所要求的舒适照度也相应提高.,(五)避免眩光干扰,眩光是当视野内出现高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引

13、起视觉上的不舒适或视觉疲劳,这种高亮度或亮度对比称眩光。 按其形成方式,眩光可分为: 直接眩光;反射眩光;光幕眩光;亮度对比形成的眩光;明适应不足形成的眩光等。 (六)光的方向性,一、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 二、自然采光原理与设计,主要内容,6-3,6-3 天然采光,(一)天然光与人工光的视觉效果 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人眼在天然光下比在人工光下有更高的灵敏度。 (二)天然光和人工光的光谱能量分布特征,6.3.1 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晴天室外天然光:,太阳直射光,太阳散射光,1)晴天:指天空无云或很少云,即云量占整个天空面积的30%以下的天气。,a、太阳高度角;b、大气透明度:,影响室外地面照度的气

14、象因素:,全云天,太阳散射光,6.3.2自然采光原理与设计,(一)我国的光气候特点与光气候分区 光气候: 光气候指影响室外天然光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 1、天然光的组成和影响因素,6-3 天然采光,2)、全云天,天空全部被云层所遮盖的天气称全云天或全阴天。此时,室外天然光全部为扩散光,物体后无阴影。 全阴天地面照度取决于: 太阳高度角。 云状。不同的云组成成分不同,对光线的影响不同。云状可分低云;高云。 地面反射能力。 如:地面积雪时,扩散光照度可比无雪时提高达一倍以上。 大气透明度。,(二)不同采光口形式的特征及其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1、侧窗 它是在房间的一侧或两侧墙上开的采光口,是最常

15、见的一种采光形式。 适用场合: 用于进深 不大的房间采光。 如:教室、住宅、办公室等 特点: 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廉; 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利于形成阴影; 可通过它看到外界景物,扩大视野; 由于窗位置低,人眼易看到明亮的天空,易造成眩光;,6-3 天然采光,6-3 天然采光,2、天窗,利用房屋屋顶设置的采光口称天窗,这种采光方式称天窗采光或顶部采光。 适用场合: 大型工业厂房和大厅房间。 特点: 采光效率高,约为侧窗的8倍; 照度均匀性较好; 很少受到室外的遮挡;,组成: 由装在屋架上的天窗架和天窗架上的窗扇组成。窗扇可作成垂直或倾斜,窗扇可开启,起到通风的作用。 特点: 采光特性和高侧窗相似,眩光小,便于组织通风。 在跨中的照度最大,而柱子处的照度最小。 适用场合: 适用于中等精密工作,以及室内产热量大或有害气体时,较为适宜。,(2)锯齿形天窗,特点: 锯齿形天窗为单面顶部采光,由于倾斜天棚的反光,采光效率比矩形天窗要高;在采光系数相同情况下,锯齿形天窗面积可少1520% 光线的均匀性好,方向性强。 因为是单向采光,则将采光口朝北可以避免直射光,可以防止眩光,不致影响车间的温湿度调节。 建筑造价较高,6-3 天然采光,(3)平天窗,平天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