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95303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314 大小:57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引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4页
《哲学引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4页
《哲学引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4页
《哲学引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4页
《哲学引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引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引论》ppt课件(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哲学引论 中西哲学基础问题举要,小学教育本科班,北京电大密云分校 李德轩,2,哲学引论:介绍哲学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中西哲学基本问题举要:是指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中那些具有一般原理意义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其他西方哲学理论也包含丰富的内容,展现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还有被认为是直觉型或经验型的东方哲学系统,主要是中国哲学系统。 本书所介绍的主要是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 中最重要的范畴和原理。,3,第一章 哲学总论,第一节 哲学的概念 哲学:古希腊谓哲学为智慧之学,哲学一词之原意, 应为爱智, 或曰智慧之学。科学之科学;法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哲学;美学; 现在概念:世界观

2、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界、社会、思维一般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4,一、哲学的产生 哲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奴隶社会就已经产生了。伴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众多的哲学思潮、哲学派别,造就了无数思想家、哲学家。哲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瑰宝、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钥匙和武器。 在人类哲学遗产中有精华也有糟粕。,5,1.哲学的双重特性。从一个方面看,哲学起始于人类好奇的本性;从另一个方面看,哲学又表现为人类爱智的活动。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

3、题的好奇及其沉思。哲学既起始于好奇又表现为爱智。 2.哲学的历史起源。哲学的产生乃是宗教和艺术直接作用的结果。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3哲学的最终形成。由于哲学是一种较之宗教和艺术更为理性化和系统化的追寻和探讨存在问题的思想形式和文化形式, 这也就意味着, 一旦哲学在它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它之作为一种独立的人类精神文化形式的诞生,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哲学与科学关系是推动哲学发展的重要因素。,6,二、哲学与科学 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从哲学分割权利;哲学与科学分享权利。 这是指,一方面,哲学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不得不把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权利

4、让渡给科学;另一方面, 哲学虽然必须与科学分享权利,但它对这种权利的让渡远不是自觉自愿的。 2哲学的两难处境:既有人坚持哲学高于科学,也有人坚持哲学从属于科学。 这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 自然科学问题几乎是引起哲学兴趣的唯一对象。而且只要一有可能, 哲学家们总是试图把科学重新纳入哲学的范围。一旦哲学家的这种企图由于科学家的抵制, 或哲学基于自身的局限而对它欲涉足的领域表现出,7,无奈的时候,总是有那样一些哲学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要么把哲学降低到只是为科学作方法论的辩护, 以科学的语言代替哲学的语言的地步;要么拒绝一切对哲学的批评和非议, 把这种批评和非议看作是对哲学的一种不能容忍的恶意诽谤和攻击

5、。 3哲学与科学和其他人类精神文化形式分享对真理和日常生活的解释权利。 古代:两者融合在一起的, 随着哲学发展,两者逐渐分离,哲学把一部分研究权利让渡给科学。 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 一般与个别 共性与个性 普遍与特殊,8,三、哲学的演变 古希腊哲学的特征:自然哲学。最初,当古希腊哲学从原始的宗教和艺术中间分化出来, 对自然和宇宙本质探索的兴趣支配着绝大多数古代哲学家的研究热情的时候,被赋予纯理论的、形而上学的特征。早期哲学的特征希腊哲学是自然哲学。 古希腊后期及欧洲中世纪早期:道德的、实践的生活要求成为哲学研究的主流。哲学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 在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

6、哲学的特征是以直率的方式来论证神学教义合理性的宗教哲学或经院哲学。,9,近代哲学的特征:认识论。由神学向人的复归,寻求从科学的结论中解释世界,是通过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实现的。 现代哲学的特征:支配哲学家理论兴趣和研究热情的重要因素是为这个科学与哲学寻求某种共同的和根本的基础的意愿。以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为代表。重新实践并解决传统哲学所遭遇的那些不变的、与人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的存在问题和知识问题。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成为哲学发展的主流。,10,第二节 哲学的问题 哲学既可以按照研究内容的不同,将之划分为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等不同学科;也可以按照研究性质的不同,将之划分为理论哲学与实

7、践哲学两大部分。同时,还可以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待哲学研究活动的特点。 哲学家兴趣所在、兴奋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 除此之外还包括美学、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文化哲学方面的问题。 按此可把哲学区分为: 理论哲学 :包括形而上学和认识论 实践哲学:除伦理学还包括美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等。,11,一、认识论 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问题的理论。它探讨认识的起源、本质、界限、人生经验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等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 1认识论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人类认识性质的探讨。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在他的著名的理念论中提出并讨论了有关知识的来源和本质的问题。德谟克里特、

8、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意见范畴的探讨与研究,也对后来的哲学,特别是认识论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和深远的影响。,12,2 认识论的奠立:洛克被称为“认识论之父”;康德则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 作为哲学的一个基础部门的,并且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的认识论的奠立,严格说来,则是近代的事。 在近代哲学家中,洛克以其著名的“人类理解论”, 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础。 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并在哲学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哲学家, 则非康德莫属。康德在他的著名的“三大批判”之一的“纯粹理性批判”中,通过对现象与物自体的划分, 透彻地揭示了形而上学作为一种关于现实世界的认识方式

9、的不可能性,从而为认识论登堂入室成为哲学研究的重镇和主流开辟了道路。,13,3 当代认识论:一门关于知识和思想分析的专门学问。 对于把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界定为逻辑和语言分析的语言哲学家和分析哲学家来说,哲学直接就是认识论;即便对那些不赞成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思想基础和哲学立场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家来说,当着他们坚持认为形而上学仍然是一切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思想基础和研究前提的时候,也小心谨慎地避免重蹈传统哲学脱离认识论来对世界作本体论论证的覆辙,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带有认识论和思想分析的特点。,14,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一词出自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学的原意应是在物

10、理学之上、之先的意思。 1形而上学的含义。在实际使用中,形而上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用法:表示关于存在者的最一般规定的学问, 即讨论关于宇宙和事物存在的终极本质和永恒原理的学问; 狭义的用法:只有与非感性的、超验的对象有关的那些陈述才属于形而上学。 最一般意义上:形而上学是对存在的本质、础及其结构问题的哲学探索。,15,2形而上学的特性:终极性和体验性。 所谓终极性是指:形而上学总是在追寻人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即为什么我会在这里?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在所有这一切的后面存在着的究竟是什么? 所谓体验性是指: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如偶然性问题、有限性问题、完美性问题、痛苦问题,以及超越性

11、问题等, 都是体验性的,是与人的存在相伴相随,并且反过来深刻制约和影响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存在问题。,16,3形而上学的领域:宇宙论与伦理学。 所谓宇宙论,是研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宇宙的起源、本质和结构问题的哲学理论。 所谓伦理学,则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和相互关系中的价值决定问题的哲学理论。,17,4 形而上学问题与非形而上学问题的区别。 (1)它不关心具体的、特殊的存在,而只关心整体的、总体的存在。 (2)它不关心多样性、可分性的整体或总体存在(可数),而只关心统一的、不可分的整体或总体存在(不可数)。 (3)它不关心显现了的存在,而只关心终极的存在 。 (4)它不寻求存在的当下

12、意义,而只寻求存在的原始直观。,18,三、伦理学 伦理学:研究道德问题的学问。主要探讨与人的行为方式有关的那些价值问题,即一定道德活动、道德行为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决定问题。 1伦理学的历史。 苏格拉底:其哲学涉及了真理、正义、善和美的构成问题。 柏拉图:他在自己的著作“理想国”中,进一步探讨了有关人的行为、活动的价值判定问题, 并把所谓“至善”作为最高的理念,也即人类的最高的知识。柏拉图的学生色诺勒斯(Xenocrats)曾把柏拉图有关人的行为活动之意志决定的论述直接称为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严谨细密、堪称典范的伦理学体系。,19,在近代哲学家中, 洛克、休谟、边沁、穆勒等

13、人沿着经验主义的方向建构了立足于实际效果判定行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而康德则沿着直觉主义的方向,从理性主义的前提演绎出一套用以评判行为善恶和道德合理性的标准的义务论伦理学。,20,2伦理学的问题。 (1)道德的内容与目的。 伦理学上之所谓道德目的, 非为表现在具体道德行为中的特定的目的, 而是指一切道德行为和道德过程引以为据,必须服从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最高的道德目的,也即道德上的至善。伦理学中的其它问题,一般而言,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并且据此加以论证的。 (2)道德的行为与决定。,21,道德乃是个体的行为, 而个体行为始终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戒律的约束。对个体道德起着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

14、是什么?社会的规范、道德的戒律又是基于怎样的理由形成或建立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功利主义和直觉主义各以怎样的道德决定原则为基础?个人与社会究竟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 是道德领域中最具有实践性的一个方面, 因而是伦理学研究关注的另一个热点。,22,(3)道德的尺度与标准。 结果论以个人的决定、行为和道德规则的结果为标准;非结果论以个体以外的因素, 如超越的神意或绝对的理性为标准。 3当代伦理学的特点。 受作为主流的语言哲学的影响,当代伦理学越来越把伦理学主要地看作是一门理论哲学而不是实践哲学。,23,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理论哲学是实践哲学的思想基础,实践哲学总是在特定的方面实

15、现出理论哲学的目标设定和分析要求。 形而上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 从 产生 :伦理学与形而上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概念: 从划分:传统哲学把伦理学当作一门 实践哲学;把形而上学当作一门理论哲学。,24,四、其他 1. 除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三个基本问题外,哲学的视野所及还包括美学、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文化哲学方面的问题。 2何谓哲学问题。哲学是思想探索的学问, 举凡与人的存在和知识有关的问题,原则上都可以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只是, 当哲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它不是从它们各自的领域,而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它们的性质和特点做最一般的研究。同时,在一定的哲学体系中,究竟以那些问题作为论证的对象

16、和重点,也取决于哲学家对此的不同理解。,25,3哲学与方法论。作为一定哲学研究内容的问题, 除了可以从理论的一般性质出发加以探讨以外, 还可以从方法论的层面对之进行分析。 (1)哲学是一种关于实在的研究,但它不是研究实在的某一方面,而是研究实在的整体。 (2)哲学是一种关于辩明性的研究,它的任务是努力证明我们所做的那些陈述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3)哲学是关于思想概念的意义分析, 是对支配我们思想和活动的那些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或观念的逻辑澄清或阐明。,26,第三节 哲学与词语 (p21) 哲学作为知识和思想分析的专门学问, 其间充满了辩驳与论证。为了达到澄清思想、解决问题的目的, 对语词的理解与应用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词与物 1.词与物的关系实质上表达的是思想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所特有的一种交往工具, 即语词。语词作为人的一种创造物, 是人之能动性的集中体现。,27,2.词与物的关系涉及两方面内容:词语与自然符号之不同;词语如何获得表达对象之意义。自然符号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