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历史发展》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95231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的历史发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哲学的历史发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哲学的历史发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哲学的历史发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哲学的历史发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的历史发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的历史发展》ppt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哲学的起源,1.希腊文明的兴起,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构成文明的大部分东西已经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存在了好几千年,又从那里传播到了四邻的国家。但是其中却始终缺少着某些因素,直到希腊人才把它们提供出来。希腊人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众所周知,但他们在纯粹知识的领域里所做的贡献更不平凡。,在西方传统中,哲学的领域开始于约2600年前的希腊。最早的希腊哲学家有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注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与变化。哲学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他们发现大自然的形貌不断改变。这类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例如,原来是属于物质的东西何以会变为有生命

2、的物体?,早期的哲学家都相信,这些变化必定来自某种基本物质。至于他们何以持此看法,这就很难说清楚。我们只知道,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慢慢形成这样的观念,认为大自然的变化必定是某种基本物质造成的。他们相信,世上必定有某种“东西”,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仍旧回归于此。,我们已经知道他们所提的问题与他们在物质世界观察到的变化有关。他们想寻求其中隐含的自然法则。他们想要从古代神话以外的观点来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最重要的是,他们想要透过对大自然本身的研究来了解实际的变化过程。这与借神话故事来解释雷电或冬去春来的现象大不相同。,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

3、想家。“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泰勒斯,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这一说法在当时非常流行。,泰勒斯有天晚上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满天星斗,预言第二天会下雨,正在此时,脚下一个坑,他掉进坑里差点摔了个半死。于是有人就说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两千年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

4、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而泰勒斯就是标志着希腊智慧的第一个人。,泰勒斯言论,问:“怎样才能过着有哲理和正直的生活?”回答是:“不要做你讨厌别人做的事情。” 有人问:“你见过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长寿的暴君。” 问:“你做出一项天文学的发现,想得到些什么?”回答是:“当你告诉别人时,不说它是你的发现,而说是我的发现,这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世界是否真是由水构成的,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泰勒斯看出了世界好像是什么与它实际是什么之间的区别,而这一点已经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了。这个世界似乎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质料所构成

5、的,要意识到这也许只是某种单一的基本元素构成的,这的确需要某种天才。,现代科学理论只不过是同一种策略的延伸,它把泰勒斯关于水的初创理论替换成了一套关于元素和亚原子粒子的复杂理论,也是为了解释世界为什么会如此显现,从而区分世界显现出的样子和它实际的样子。一旦我们做出了这种基本区分,一个完整的新世界,一个位于现象背后的“真实的世界”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毕达哥拉斯(572 BC?497 BC?)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最早把数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宣称数是宇宙

6、万物的本原,研究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用而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从五个苹果、五个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这个数。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的哲学和实用数学界,这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实用数学方面,它使得算术成为可能。在哲学方面,这个发现促使人们相信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万物皆数,他同时任意地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毕达哥拉斯谈自律,自律是对人个性的一种考验,对儿童、少年、老人、妇女来说,

7、能自律是一种美德,但对年轻人来说,则是必要。自律使你身体健康,心灵洁净,意志坚强。毕达哥拉斯从如何培养自律讲到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自律只能在理性和知识的指导下才能培养起来,而知识只能通过教育才能获得,所以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以后)是一位诞生在爱利亚(南部意大利沿岸的希腊城市)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认为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巴门尼德,巴门尼德甚至认为,既然我们的日常世界充满了变化,万物生灭不已,所以它绝不可能是真实的。其他的哲学家只是说,我们世界中的事物不那么真实,它们依赖于实在;而巴门

8、尼德则说,我们的世界是完全不真实的。,真实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这个原则构成了大多数哲学家以及每一位现代科学家和宗教信仰者提出了自己宇宙观的框架。然而,有一位哲学家却对这个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他就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恒常变化(或流动)才是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人不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出生在一个王族家庭。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却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隐居起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保持沉默,他回答说:“为什么?好让你们去唠叨!”,赫拉克利特,赫拉克

9、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这是赫拉克利特学说的本质,它是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思想的继承和深入的发展。,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显然,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这就是他的逻各斯学说,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第二个方面。这种逻各斯主

10、要就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人的认识发展是从具体到一般的,先从具体的事物中发现比较一般的东西,然后再深入到更为一般的东西。所以,发现尺度是发现一般规律的前一步,从认识尺度再前进一步就可以认识一般规律。,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德谟克利特,他主张世界是由一些微小的、不可毁灭的基本成分构成的,他把这些基本成分称为原子。这些原子通过不同的方式相结合,就构成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元素和一切复杂的物体。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

11、灵而产生的。,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幸福与不幸居于灵魂之中,善与恶都来自灵魂,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求乐避苦,而道德的标准也就是快乐和幸福。能求得快乐就是善,反之即是恶。但是,他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暂时的、低级的感官享乐,而是有节制的、精神的宁静和愉悦。他强调德行不仅是言辞,更重要的还是思想和行动,人们应该热心的按照道德行事,而不要只是空谈道德。,描述最终实在的形而上学具有多种可能性,而你正是根据这种形而上学表达你对世界的看法的。首先,有一种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由纯粹物理的或物质的成分构成的,无论这些基本成分是像水、火这样的东西,还是像原子这样的东西。这种形而上学被称为唯物论。

12、,唯物论,与唯物论相对的另一种形而上学认为,构成实在的基本成分绝非物理的或物质的,而是像精神、心灵或数这样的东西。这种形而上学被称之为非物质论(唯心论是比非物质论更强的说法。),非物质论,2.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

13、?,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苏格拉底的“伦理哲学”,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

14、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勇敢,诚实,智慧等问题。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他的教育目的

15、是造就治国人才。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柏拉图,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

16、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有一群囚犯被捆绑在一个洞穴中,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其它事物的影子,他们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