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31069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第五届中学体育教师能手比赛体育与健康实心球(初一)执教教师: 陈利军 指导老师: 张文明 单 位: 苏州常熟市海虞中学2012年3月28日于南京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单位:苏州市常熟市海虞中学执教者:陈利军上课年级:初一年级学生人数:40人(20男20女)单元情况分析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国家体质测试的项目之一,也是我们苏州体育中考力量类考试项目之一,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力量类项目时都将实心球做为考试项目。因此,实心球教学也贯穿了初中三年的体育教学。虽然,每个年段的考核标准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只要熟练掌握了技术动作,很多初二甚至初一的学生都能达到初三中考的标准,由此看来,

2、实心球技术动作的教学就显的尤为重要。但投掷实心球是一项枯燥又乏味的项目,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技术,提高实心球成绩是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我多年的初中循环教学的经验,我总结出了适合初中各个年级教授实心球的方式方法。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基本分为预备姿势、满弓形成、最后用力三个阶段(特别是持球预摆,我们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头上预摆比下面开始预摆来的效果要好,所以我们在中学生教学中采用头上预摆开始)。 初一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实心球,但对技术动作不是很明白,初一的时候学生的腰腹力量较弱,但柔韧性好。所以初一的时候为学生打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至关重要。本单元就是让学

3、生喜欢和爱上实心球,让学生体会实心球也是很有趣的项目,用“游戏”贯穿整个教学单元,使学生在“玩”中学会并掌握,枯燥又乏味的实心球前掷技术,为初中整个教学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学生的投掷力量素质,增进健康!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水平四初一6课时)单元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投掷的兴趣和爱好,并使学生学会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动作方法,并乐意参与各种投掷实心球练习。2、 学生了解和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练,85%的学生能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基本动作,并能在比赛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以利于逐步形成运动爱好,满足学生个性化水平学习和发展,通过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4、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体能。3、 通过学习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中的各种游戏和比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与同伴主动合作和相互鼓励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单元教学内容1、 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相关技术和技能。2、 发展学生投掷的能力,提高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练习及游戏的方法。3、 各种分解动作的练习方法以及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练习方法。4、 各种技术动作在练习及比赛中的实际应用。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主要教学策略主要学习策略过程性学习评价第一课时教师先采用游戏法让学生投掷不同大小、不同质量的实心球,充分体验投掷进行比赛的乐趣。1、双手头上前掷实心

5、球辅助身体素质练习2、投掷游戏让学生熟悉实心球,体会实心球的特性增加喜爱性。1、组织学生合作进行各种形式的投掷练习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投掷各种实心球练习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游戏比赛练习。1、仔细观察,认真听讲,明确各种投掷的辅助练习2、投掷体操垫子的练习3、投掷不同高度的橡皮筋练习1、能根据动作要领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及比赛2、在练习中能体会合作学习并从中感觉到投掷的乐趣与能力第二课时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持球手型与基本投掷姿势,乐于参与各种练习,同伴间能相互合作。、学习持球手型与基本投掷姿势2、拓展游戏:袋鼠拾菜重点:持球手型与基本站立姿势难点:手臂适度外展与手腕的变化1、出示挂图,讲解持球

6、手型与基本站立姿势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3、组织观摩展示进一步提示重、难点1、仔细观察认真听讲,明确持球手型与基本站立姿势2、原地徒手练习3、走步中做快速的持球练习4、走步或慢跑听口令做站立持球练习5、认真观摩,大胆评价1、结合老师示范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及比赛2、在拓展游戏练习中体现出合作、快乐、创新的运动气氛第三课时体验投掷中反弓的乐趣,能够掌握反弓在双手头上掷实心球中的应用,做到身体的协调用力形成满弓。乐于参与各种练习,同伴间能相互合作。1、学习反弓技术2、身体素质游戏重点:形成投掷前超越器械的身体反弓难点:反弓身体各部分的衔接形成满弓1、出示挂图,讲解示范反弓动作方法2、组织学生自主体

7、会反弓3、组织学生观摩展示并评价3、组织学生互帮互助学习满弓1、思维想象反弓,自己体验反弓2、教师引导反弓练习3、用拉力绳互助体会双手头上掷实心球中的身体反弓4、用纸球练习反弓5、用实心球体会反弓作用6、观摩展示相互评价1、以优秀学生为榜样,进行反弓练习及游戏2、在游戏练习中体会出愉快学习的气氛3、在练习中体现出同伴之间的合作友爱,并注意安全意识。第四课时掌握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最后用力方法,体会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动作的用力顺序。培养在体育活动中具有良好的合作与团队精神1、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最后用力重点:出手角度难点:身体协调的用力顺序与重心的变化1、多媒体放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比赛的场景,讲解动作技术2

8、、组织学生在探索中练习3、组织学生观摩展示进行评价1、徒手体会身体的用力顺序2.用硬排做球,近距离拉绳让学生体会角度问题3、实心球由近到远的,由底到高的顺序体会出手角度与身体重心变化4、观摩展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1、能较好的完成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最后用力2、在练习中有交流有鼓励,体会到跨越的愉快气氛第五课时要求建立正确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完整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方法,重点发展身体的协调连贯发力。增强有安全意识1、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完整连贯发力顺序2、游戏:鞭打游戏重点:在于改进出手速度难点:身体的协调发力1、采用发现式教学手段,以直观式、诱导式进行教学、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3、组织观摩展示,教师的共同

9、参与,提倡互助互学1、单双手体会轻器械的鞭打甩臂动作,2、实心球的连贯发力顺序。3、身体的协调发力体会动作节奏1、实践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最后用力的动作2、在练习中默契配合友善举止第六课时应用学习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进行投掷比赛,进一步提高投掷水平。1、考核与评价2、情景游戏:缤纷投掷重点:动作的连贯性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1、教师简单讲解比赛规则及方法2、组织分组讨论3、评价总结1、明确比赛规则和方法注意技术动作2、分组讨论学习自我推荐裁判员注意安全3、对比赛过程动作等评价总结1、比赛学习中体现本组所学技术水平。2、充分释放本单元的学习后的成功喜悦初一年级“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

10、心球”单元第3课“反弓”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以初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载体,积极贯彻“健康第一”和“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情景,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施展,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教师由管理者转为参与者,由控制者转为帮助者,由主导者转为引导者。二、教材分析: 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投掷类项目中发展上肢力量的一种,它是学习较复杂投掷动作的基础,也是一种自我力量练习的基本方法。

11、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本课以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第三课时,“反攻技术为主线”,让学生在游戏中利用各种物体和实心球来练习投掷前的身体反弓,能高效激发初一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解决投掷前超越器械的身体反弓,提高学生投掷实心球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配合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教学策略的设计:为了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本课按“导学、点拨、讨论、练习、评价”的教学步骤进行,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1、本课采用了“

12、游戏”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参与掷实心球“反弓技术”的各种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反弓”技能技术。2、针对初中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设计了伙伴协作策略。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了激励评价策略。激励每一位学生有高质量完成实心球反弓愿望,并能把这种愿望付之到练习中去。4、采用逐步递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预定教学目标,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提供学法储备。四、本课关注点: 1、教师的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由管理者转为参与者,由控制者转为帮助者,由主导者转为引导者,通过有机的串连,主动的参与,及时点评、鼓励、调度,让学生与老师相融,让师生成为运动的伙伴。2、课堂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时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与总体发展的统一,体现体育教学技能技术与身体素质发展教育,也体现体育教学关注个体差异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3、预设、生成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敏感地捕捉偶发性和隐蔽性信息,随即应变,即时调整预案,促进动态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