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813319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7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方汉奇 第七章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921192119271927) 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1 1、 向导向导 :1922 年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 性的周报。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 向导创刊后,就集中宣 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 。向导 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 还批

2、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 灯”。 2 2、蔡和森蔡和森: 向导的首任主编,为办好该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担任向导主编 两年又八个月,在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政策和纲领。1931 年遇害。 3、 新青年季刊:1923 年 6 月创办,全面介绍马列主义理论。中共中央理论 机关刊物。1923 年 6 月 15 日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任主编。它以宣传马列主义理 论为基本任务,其基本内容包括: (1)介绍马列主义的有关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的经验,出版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专号; (2)从理论上 论证中

3、国*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 (3)参加“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发 表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文章,批评唯心主义观点,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 物主义。 4、 前锋 :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物。1923 年 7 月 1 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 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的纲领和 主张。该刊以刊登论述中国及世界政治、经济诸问题的长篇专论为主,另辟有发 表短评文字的“寸铁”专栏。 该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调查研究材料和 统计数字来提露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 封建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及革命统一战线的 必要性和可能性。 5、 向导 前锋对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

4、位宣传不力,甚至还有 错误的观点。把民主革命说成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6、 向导在革命时期的宣传斗争向导在革命时期的宣传斗争 1) 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的周报。 2)它一创刊,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帝国主 义,*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具体体现在:a、用大量典型 事实报道和马在思列宁主义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况相控制中国政治、 经 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b、十分注意和帝国主义在华的 报纸和通讯社进行斗争,对他们的反华叫嚣给予坚决的回击。以极大的努力同时 进行了*封建军阀的宣传。c、

5、大力宣传了各个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 并 且同反对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错误思想和反动宣传进行了斗争。 3)总之, 向导在革命时期的宣传斗争,终于使“*帝国主义”、“* 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为普遍全国的政治常识,它帮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 认清了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大革命运动。 4) 向导的宣传报道也存在着缺点错误,主要是对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 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强调不够,甚至有错误的观点。 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 1 1、 先驱先驱 :1921 年四川成都团组织创办的半月刊。后来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 关报,先后由施存统、蔡和森、高尚德等担

6、任编辑。其基本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马列主 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新主张。1923 年后停刊。 2 2、 中国青年中国青年 :1923 年 10 月创刊于上海,1927 年 10 月被迫停刊。是先驱 之后又一份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它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青年正 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 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捉反动的错 误的思想做斗争。重视青年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适合青年的需求,是中国青 年的特色。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 3、恽代

7、英为中国青年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工作者。1915 年在武昌 中华大学读书, “五四”后开设利群书社, 编辑 学生周刊 和 武汉星期评论 。 1923 年担任中国青年主编。1924 年曾领导上海民国日报副刊部工作。 1928 年担任红旗主编,1931 年 4 月 29 日被害。他勤奋写作,精心编辑, 亲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自处理读者来信。其文风热情与说理,既详溢着革命热情,又有理论分析, 深入浅出,亲切感人。 4、萧楚女杰出的新闻工作者。1915 年,任崇德报主笔,并为大议报撰 稿。1922 年,任新蜀报主笔,不遗余力地宣传革命。1925 年,任中国青 年编辑,该刊的新刊批评专栏主

8、要由他执笔。1926 年,协助毛泽东编政 治周报 。 1927 年在广州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害。 其代表作有 显微镜下的醍狮派 、 中国革命与中国*等。 三、工人报刊三、工人报刊 1、 劳动周刊 :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 性的工人报纸。1921 年 8 月创刊,1922 年 6 月,被迫停刊。 2、 工人周刊 :1921 年 7 月创刊,最寝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工人周刊社”名 义刊行。 工人报刊的宣传报道中心是,向工人群众通俗地介绍马列主义理论,反映工人群 众的生活和工会组织的活动,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 建军阀的斗争。 四、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

9、特点四、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 中共的报刊,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借鉴列宁党报刊思想和俄国党报经验创办起 来的。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 央和多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2、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社会马列主主和党的纲领、 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3、在文风上,党的报刊也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的话文的正确方向; 4、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民众,而向社会,扩大影响范 围。中国*报刊的出现,在中国新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为开拓具有中国特色 的新闻事业发展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5、培养了

10、干部。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在报刊实践中取得 了经验与教训,大批青年在党的报刊的鼓舞下从事写稿和参加编辑工作,为以后 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第二节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 一、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一、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 1924 年,国共实现合作,统一和加强宣传工作成为它的一项重要工作。毛 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正是在共产党员的主持和帮助下,国民党 的宣传工作出现了活跃局面。 政治周报 :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毛泽东 主持筹办工作并担任首任主编。其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的叙述,只

11、有十分之 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还有中国农民 农民运动楚 光日报 汉口民国日报 。 二、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二、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及其共青团都独立地出版报刊,公开发行。一方面加强 中央报刊,使之成为革命舆论的领导者及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报刊, 出 现一个粗具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 三、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三、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 国共合作后,工人、农民、妇女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这一历史时 期新闻事业前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工人 :创刊于 1924 年,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

12、职工运动的刊物,以 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 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作好充分的战斗准备。 主要撰稿人有邓中夏、刘少奇、瞿秋白等。 四、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四、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 1925 年,五卅惨案后,中共中央决定号召上海人民开展罢工、罢课、罢市, 抗议英帝国主义暴行。 热血日报热血日报 :为了及时报道运动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6 月 1 日,中共中央创 办热血日报 ,这也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它发表了大 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 帝国主义的暴行,同向导周

13、报相配合,特别在时效性上弥补了其不足,对这 场爱国反帝运动起了指导作用。瞿秋白是主编之一。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五、军队报刊的出现五、军队报刊的出现 北伐战争前后,涌现出一批军队报,也是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 象。 第三节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一、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与大报的动向一、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与大报的动向 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既在军阀统治下,又有革命力量,还有外国势力, 所以这些城市的新闻事业是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 北洋军阀政府对于新闻事业采取管制、收买和镇压的办法。 1 1、成舍我、成舍我:湖南人,曾在上

14、海民国日报任校对、助理编辑,在北京益世 报任编辑、总编辑。于 1924 年 4 月创办世界晚报1925 年 2 月创办世界 日报同年 10 月出版单张世界画报 。他重视报纸的特色,晚报标榜:主张公 正,消息灵确;日报以军事政治新闻为主,兼重教育新闻,还设有多种副刊; 画 报先以时事照片为主,后以美术作品为主。还重视经营管理,把印刷、发行、 广 告等工作组织得进进有条, 世界日报日销量达三万五千份,居北京各报之首。 2 2、新记大公报、新记大公报 : 新记大公报中国现代有广泛影响的民营报纸。 1926 年 9 月 1 日复刊,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等三人组成的“大公报社新 记公司”接办。该报以

15、“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方针”。 (由 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副总经理) 。以后 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公报以其言论著称,被誉为“经济 独立的言论机关”,它注重对事实政治的报道,积极提供国内外的重大新闻。 3、 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和新闻报经理汪汉溪,都致力于经营报业,发行量 都突破 10 万大关。 4 4、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 1926 年 9 月 1 日 大公报 读刊号上, 张季鸾以“记者”笔名写的社评 本 社同人之志题中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 1)“不党”。该报强调其与当时中国各党派均无任何连带关系,但“不 党”不代表中立,也并不敌视各党,而是原则上平等看待各党,纯粹是站在公民 的角度来发表意见,除此之外,既没有什么成见,也无任何背景。 2)“不卖”。强调不以言论作交蝗,以经济独立保证言论独立。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3)“不私”。强调该报设有私用,给社会各力量提供言论平台:此举强 调了报纸的社会服务功能。 4)“不盲”。“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强调该报不盲从、 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总评:“四不主义”的提出,是对中国新闻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的借鉴,它宗 际上完整地提出了“文人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