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八下)1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93430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八下)18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八下)18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八下)18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八下)18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八下)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八下)1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教案(新人教版八下)18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熟练地翻译课文。3.。品味优美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教学重点:1. 背诵并默写课文,翻译课文。2.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本文精邃的思想内容。课前准备1. 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2. 查阅资料,了解范仲淹的生平、思想,了解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 疏通文意教学设计一、 导入新课: 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游览寒山寺后,向苏州市政府提议,要为张继铸一枚一吨重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及不朽的枫桥夜泊。因为枫桥夜泊,寒山寺成了一

2、座著名的文化公园。同样,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由于北宋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座“文化楼”、“精神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岳阳楼记。二、 (一)岳阳楼简介 1、岳阳楼现在哪个省哪个市?岳阳古称? 2、出示有关图片: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 (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三、 整体感知1 范读课文(1) 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语句的节奏、停顿、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朗读。(3) 指名朗读,对朗读加以必要的指

3、导2 疏通文义(1)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2) 指名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同学作补充,对疑难语句老师给以引导。(3) 检查重点词语: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朝晖夕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连月不开 薄暮冥冥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至若春和景明 沙鸥翔集 而或长烟一空 宠辱偕忘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四、 齐读课文五、 布置作业1 背诵全文2 搜集描写岳阳楼景观的对联、诗文3 完成“研计与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品析优美语言,理解本文精邃的思想内容教学设计一、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岳阳楼的对联、古诗文师准备几首二、 师

4、导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古往今来,描写岳阳楼的诗文浩如烟海,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使岳阳楼再上一个平台,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岳阳楼。生齐读全文三、 问题研讨1 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发表见解,用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 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字面意思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3 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作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由这一问引出对课文层次结构的整理,形成板书:(根据学生回答书写在黑板上 叙事:作记缘由 描写:景色 阴 悲 ( 以物喜 晴 喜 ( 以已悲 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5、之乐而乐结合解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4 出示岳阳楼的风景图片和视频介绍,我们知道岳阳楼气势雄伟,足见滕子京的政绩,但范仲淹为什么不去描写它而是描绘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的景象,为什么这样选材呢?由学生各抒已见,引导学生从选材是为了立意服务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描写景物和下文的关系角度去理解。引出对“悲喜观”的大讨论。5迁客骚人的“悲喜观”是怎样的?古仁人又是如何呢?你怎么看待“以物喜,以已悲”,联系当时的时代怎么看?而从现在这个时代又怎么看?师:人容易环境化,要想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就需要一种品质,不为外物所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坚定的意志)5 介绍写作背景和范仲淹的

6、简单经历。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终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愤慨。 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着重介绍他为官后到死是怎么实践他的忧乐观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类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之情,既是劝友也是自勉。范仲淹算不算古仁人?文中除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外,还有哪名话

7、也能看出作者的志向?明确:这句话既是劝友也是自勉。四、总结、拓展本文并非单纯写景,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及他们的“悲喜”之情,而这又是为了引出后边的“古仁人”及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思想倾向显而易见。最后自然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句,真正做到了“水到渠成”。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再来读文章,会读出更好的语气和感情来。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读。教师: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

8、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相互商量)教师: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也应从中受到教益,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下面是老师给大家搜集的这方面的格言,请大家读一读,品一品,课后摘录下来:(出示投影片,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集体读,情绪激昂。)儒家学说: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 天下为公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补充:(看时间)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当堂练:你最喜欢文中哪个句子?以“_用(写)得美,美在_”的句式加

9、以品析。例:“衔远山,吞长江”写的美,美在既形象地写出了湖与江的关系,又使静景富于动态,更形象地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再现出来。、教师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骈散结合(骈句和散句的结合)骈句: 字数整齐划一,成双出现散句:字数不整齐,不讲究对仗、画出文中的骈句,教师投影部分骈句,学生齐读:1)、衔远山,吞长江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4)、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6)、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使用骈句的作用使用骈句流利畅达,简洁凝炼,有和谐的对仗,有整齐的韵脚,文章富于音乐美,读来顺畅,听来悦耳5、 结合所学过的几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使用骈句(整句)较多的课文概括总结,骈句一般适用于哪种表达方式?骈句多用于写景状物。散句则用于记叙议论。 五、作业:(二选一)1、结合古人的忧乐观,谈谈当今中学生的责任观,200字左右2、以梦游岳阳楼为题,你想对滕子京或范仲淹说些什么呢?4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