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885222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54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优秀学校管理者的思考与探索 案例及其评析,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范志兴,【案例】 把三个“小土豆”变成一个“大苹果” 记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分校校长项 红,2003年2月,北京市东城区将由危改拆迁区域内3所薄弱校(北门仓小学、培红小学、东直门小学)合并,并命名为史家胡同小学分校。北京名校史家胡同小学派来了一位教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项 红和一位语文教研组长。项 红任分校校长。3所普通学校合并,显然是试图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用东城区委书记陈平的话讲,是想让“三个小土豆变成一个大苹果”。,史家胡同小学分校是一所临时分散在8处办学的学校,近几年优秀人才陆续流失,全校131名

2、教职工,连一名区级骨干教师都没有;人员严重超编:其中一所学校师生比仅为12.29,且离退休人员队伍庞大,人数超过在编、在岗人员;生源锐减:其中一所学校只剩下71名学生,且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分校开办之初,项红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大门、没有电、没有水、没有椅子应当说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她在连续三天睡眠不足6小时,因为水肿体重骤然增加近10斤,一口饭不能吃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率领教职工拼命做开学前的准备工作,连续作战作战一个月。 她在心率高达每分钟170次的情况下,不仅不住院治疗,还要爬五层楼,坚持举办暑期培训班。她不仅停了八次,才爬上五楼,而且居然做了两个小时的报告!,分校该怎样起步?

3、怎样发展? 三个“小土豆”可能变成一个“大苹果”吗?,项校长认同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沃伦本尼斯的一句话:好的领导者应具备建立别人愿意共享的远景,并提供通向未来的桥梁的能力。因此,校长的领路,首先体现在能够帮助全体教职工建立共同愿景,以及提供适应未来的能力培训上。,为此,她深入到教职工中进行访问和调研,基本摸清了情况。她在看到分校面临困难的同时,也看到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 如原来3所小学校都是有百年历史的老校,都有优良的传统; 教师们非常朴实、肯干,如建校初期大家奋力苦干收拾校园一个月,展示了蕴藏在教师们心底的办好学校的决心和愿望。 她相信,借助史家胡同小学的品牌效应、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

4、以及依靠上级领导和各路专家的支持与帮助,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应该说是可能的。,在专家指导下,经过反复研究,项校长提出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设想: 1. 学校定位 “主要为海运仓危改小区普通居民服务的一流学校”,力争35年实现我们的目标。 2. 办学理念 “务本求实,争创一流;学习与生命同行。”,项校长提出“学习与生命同行”的口号,寓有开发潜能,实践创新的含义。 具体说来,一是指通过学习,开发人生的潜能,以提升生命的品质,捍卫人的生命的尊严; 二是指学习研究与行动一体化,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即为改进行动而学习,为有效行动而研究,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在务本求实,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校呈现螺

5、旋上升的趋势,以实现学校争创一流的目标。,项校长希望学习与生命同行,行动与研究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应包括自主发展的学生和家长,以及社区的居民等,使师生共同发展,学生与家庭共同发展,学校与社会共同发展,从而形成学生自主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生、共长、共荣的大好局面。,3. 学校发展战略 “引进专家,以课程改革实验为突破口,以两支队伍(指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走创新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1)根据专家的不同特点发挥其作用 聘请的专家主要来自3个部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导航和专业引领。 高校及研究机构中的教授、研究员和博士,其作用主要是理论导航。 一线

6、的专家级教师,主要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其作用主要是专业引领。市区教研部门的专家,以退休的教研员为主,其作用主要是二者兼顾,偏重专业引领。,(2)确定教师队伍发展的思路:高起点、勤奋斗、大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教师队伍。最初提的是“低起点、小步走,勤奋斗、大发展”,在北师大董奇教授的指点下,改为“高起点、勤奋斗、大发展”。改“低”为“高”,一字之差,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高起点需要分校上下付出更多的辛苦,但唯有如此,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才有保障。,“上下同欲者胜”。唯有建立共同的愿景,人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努力学习、工作,追求卓越。作为领路人,校长

7、要能够将自己的办学理念,确立的办学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为此,项校长反复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设想,讲实现我们美好设想的具体措施,讲学习型组织建设问题,激励大家要走出“舒适区”,共同建立新的憧憬。大家通过讨论、交流,大体认同了项校长提出的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虽然仍存在着一些疑惑,但已经跃跃欲试。 一个共同的愿景初步建立起来。,制约分校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低水平的师资队伍与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师资。 该怎样打造自己的队伍? 摆在项校长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是走“大换血”的路。新建立的史家小学分校,人员严重超编一倍以上。校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现有教师队

8、伍实行“优胜劣汰”,将大批素质较差的教师淘汰出局。然后引进优秀师资,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是项校长想,这样做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那么多被淘汰的教师流入社会,将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是一个学校培养一名优秀教师不容易,外校的优秀教师被挖来了,那个学校怎么办?这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 更主要的是,留在学校的教师会人人自危,时刻处在可能下岗被淘汰的恐慌之中。教师的心里不舒畅、不快活,又哪会有学生的个性张扬、和谐发展呢?这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无法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而另一条路是自力更生、自我培训提高。项校长在反复思考后选择了后者:尽管走这条路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会付出更多的艰辛,但

9、是值得走。 于是,项校长给教师们讲童话作家郑渊洁的“铁饭碗新解”: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项校长向大家郑重承诺:学校不能为每一位教职工提供终身受聘的机会,但保证每一个员工在分校工作期间,“受聘用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北京市171中学原校长袁为民爱讲“你有多大本事,就给你搭多大的台”, 项校长把这句话改成“你有多大潜力,就给你搭多大的台”。这样对一所普通校就更贴切了。 虽然普通校教师现在的“本事”可能还没有显露出来,可他们身上同样蕴藏着很大的潜力。作为管理者,就要尽最大努力,善于挖掘这些潜力,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台。, 搭建学习平台,项校长为教职工搭

10、建的学习平台是以“全员、全程”为特色的。 2003年2月14日,教委组织部宣布完任命以后,项校长就开了第一讲。全体教职工,连打扫厕所的工勤人员、传达室的师傅,都是教师学校的学员。 至今分校教师学校已开了几十讲,内容涵盖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心理等方方面面。,周二晚上,史家小学分校的礼堂或多功能厅,常常是灯火通明。 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使教师们耳目一新,教师们仍学得非常专注。 这种“大运动量”的学习培训,使分校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信息。这也被某些教师戏称为“洗脑运动”。,学校传达室的张师傅将近60岁了。可是,在大家的熏陶下,他也想学习一些新东西。有一天,项校长在自己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了张师傅的信,

11、看到这篇张师傅在键盘上亲手打出来的文章,高兴极了。 “学习与生命同行”已经成为每个史家小学分校人的座右铭。, 搭建研究平台: 将理论培训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是新课程背景下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仅靠“洗脑式”的讲座辅导、理论培训,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们最渴望的是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项校长采取了以下措施:, 以全员参加研修班为契机,引导教师走近科研。,将理论培训与大家的工作实践结合需要有一个连接点,课题研究就是最适宜的连接点校本行动研究,使工作、研究一体化。 分校教师过去大多没有接触过科研,对其有一种畏惧感。让大家先了解科研,感悟科研,一步步走近科研

12、,成为学校最初的科研工作策略。,为此,项校长极力促成东城区教委与北师大联合举办了“新课程实施中评价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研修班”。东城其他小学是校长、教学干部、骨干教师46人参加研修学习,而史家小学分校是含财会、卫生、传达、文印等各方面人员全员参加研修学习。这样,分校的员工有了与各校骨干、精英们同台学习的机会,使研修学习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项校长亲自担任学校研修班负责人,亲笔撰写研究计划;学校设置6个子课题组,扎扎实实开展研究活动;学校不定期召开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研讨会,编辑教师们的学习案例集,加大学习交流的力度。,教职工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小结,为期一年的研修学习受益匪浅。教师们通

13、过学习明白了:原来自己工作中、生活中的那么多事情,都可以研究; 学了理论、科研方法,马上就可以在实践中运用。 过去工作、生活中发生了问题,教师们总爱埋怨别人,现在爱反思自己了,能够更多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习使大家接受了教育服务的理念,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明确了家长与社区居民的意见与建议也是我们重要的办学资源,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在学校里,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家校之间、校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教师们反映,大家连家庭生活都得到了改善,学着关心家人,学着对家人说几句贴心的话;在学校有了不开心的事情,也注意

14、不把坏情绪带到家里,对孩子的教育更有耐心了。夫妻间、母子间、婆媳间的关系有了改善。 一年的研修学习,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文化底蕴丰厚了,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的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开始初步创建起来。, 借助校本科研,因人制宜培养骨干,锤炼干部。 为了培养大家的科研意识和反思习惯,分校按照“符合我们的办学特色,尽量贴近教育教学实践,能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选题原则精心选择课题。 学校参与研究的国家级、市级、区级、校级课题有十余个,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人都有适宜自己的研究课题。,项校长意识到,在抓整个队伍建设时,必须率先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才能为后面滚雪球似的不断发

15、展提出保障。 为此,学校特聘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文娟博士为科研副校长,重点指导学校科研核心组的教师。 在高强度的研究培训中,学校第一批科研骨干已经成长起来,在学校各个部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还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学校的干部,不仅要有敬业精神,肯于奉献,还必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头羊。 使用干部,既要考虑学校的整体发展,又必须顾及干部个人的发展,必须让分校的干部有其实践研究的“试验田”。分校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因人制宜,有计划地让一些干部在多方面得到锻炼,并在适当的时候,有目的地轮换交流他们的工作岗位,使其得到全面的锻炼。,第二,安排主要干部各自主抓一项重点课题。这实际上

16、是给干部搭建的工作平台,既保证了课题研究能够较为扎实地开展,又在实践中锤炼了干部队伍。 如安排年轻的副校长李静华负责学校的龙头课题“攀登英语”教学实验,是考虑到尽管她在合校前从未搞过真正的科研,但她本人有灵气,悟性高,工作也比较扎实。让她抓这个由北师大专家一步步引领的龙头课题,既让人放心,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她得到锻炼。 今天,几位副校级干部已成长起来。他们均已成为市或区的骨干教师,可以独当一面,独立管理一所学校了。,(3)专业引领,朋友互助,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分校充分发挥研究人员、专家教师与一线教师相结合的互补优势,让专家成为帮助教师放飞梦想的最好的推动力。 学科专家导师进行集中指导。 学校聘请了市、区教研部门的教研员,特级教师和小语教材主编,建立了学校学科专家导师组,主要在学科教师集中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课、点评、指导。, 师徒结对进行个别指导。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都举行隆重的拜师会。 一批专家级教师先后与50余位有潜力的教师结成了师徒对子。 徒弟们几乎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