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880936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教案第三课课题龟兔赛跑课型欣赏教学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根据低年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他们最喜爱的动物为课题,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中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就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认知:欣赏管乐合奏曲龟兔赛跑,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节。技能:通过欣赏、形体动作模仿等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节奏、旋律、速度的变化,知道由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兔子和乌龟的音乐形象。情感:知道顽强的自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小班化教育“主动-有效”驱动单“主动-有效”的追求目标主要“教学策略”教学重点能够分

2、辨龟、兔这两个音乐音乐形象的不同。教学难点并能随音乐表演龟兔赛跑的故事。课前准备音乐、小动物头饰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听赏乐曲三、创作新龟兔赛跑1出示兔子和乌龟的图片,学生用语言或形体动作描述差异2跟着两段不同的音乐用形体动作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3介绍大管和单簧管,看图片,结合乐器音色特点联系所要表现的龟兔形象听“早晨”的场景音乐,感受宁静祥和的氛围,引出故事2聆听主题旋律,听出主题所表现的形象,找出两者音乐要素的不同点,完成P18页上的“听听连连”3听“赛跑”乐段,感受乐曲热闹而稍带紧张的气氛,以及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引发的音乐要素的变化4听“森林舞会”乐段,感受乐

3、曲所展示的欢快愉悦的场景1观看迪斯尼的动画片龟兔赛跑,与老的故事做比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2以小组为创作群体,创作新版龟兔赛跑3展示作品学生用语言或形体动作描述差异跟着两段不同的音乐用形体动作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听介绍大管和单簧管,看图片,结合乐器音色特点联系所要表现的龟兔形象听“早晨”的场景音乐聆听主题旋律,听出主题所表现的形象,找出两者音乐要素的不同点,完成P18页上的“听听连连听“赛跑”乐段听“森林舞会”乐段观看迪斯尼的动画片龟兔赛跑以小组为创作群体,创作新版龟兔赛跑展示作品从感受龟兔的形象入手,用生动逼真的形体动作和乐器音色,强化感性认识。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加强对音乐形象与段落情绪的

4、听辩,由感知着手渗透音乐要素的知识。创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创作新版的故事,但一定要围绕体现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决不可偏离主题。教学反思:孩子的想象力真是无法估量的。上完这节课的几天里,我似乎沉浸于当时的气氛中。孩子们一张张愉快的笑脸和他们精彩的表演时常出现在我眼前。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让学生真正的读懂音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就必须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音乐分围,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音乐欣赏只靠耳朵听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教师应注重他们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

5、,更好的完成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课题唱我是一粒米课型歌曲新授教材分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我是一粒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歌曲演唱处理及创编不同演唱形式。歌曲我是一粒米是一首三段体的叙事性儿童表演歌曲,每段结尾的旋律都根据内容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用拟人的手法劝告小朋友要节约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情分析人人都有一副歌喉,每个孩子都喜欢歌唱。唱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学习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感受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本节课最中心的教学环节莫过于学唱歌曲,从进场环节就为学唱歌曲做铺垫,让学生直接感受歌曲旋律;又通过学生感

6、兴趣的媒体演示、教师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印象,唤起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唱的兴趣;在学唱过程中又不断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歌曲,帮助他们根据每段歌曲情节的不同做出相应的歌唱语气、情绪的变化。为学生积累、提升歌唱技能,使他们真正学会唱每一首歌。教学目标认知:通过复习儿歌小小鸡,进一步提升学生节奏感和多声部配合能力,并且通过儿歌朗读处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技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一粒米情感:通过歌表演及演唱形式的变化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倡导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风尚。小班化教育“主动-有效”驱动单“主动-有效”的追求目标主要“教学策略”教学重点1、用自然亲切的音色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加入

7、动作表演和变化演唱形式。2准确把握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唱好各段歌词,把握好歌曲结尾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复习节奏儿歌小小鸡三、学唱歌曲我是一粒米四、教师小结教师可以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律动。(一)复读儿歌小小鸡(二)为儿歌中动物叫声加入强弱变化(一)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朗读形式朗读儿歌(一)学唱导入古诗吟颂锄禾(二)感受歌曲1以歌曲我是一粒米旋律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借助多媒体介绍粮食种植过程2引出小米粒与小淘气两个角色,教师进行范唱(三)分段学唱歌曲用听唱法学唱各段歌曲2歌曲处理根据每段歌曲不同情绪和内容,自然地融入动作、表情和音色变化(四)创

8、编演唱形式按书本提示,用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歌曲2学生自编各种演唱形式结合: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风尚律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听我是一粒米的伴奏音乐边手拉手一起用跑跳步进入教室,教师可以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律动。复读儿歌小小鸡为儿歌中动物叫声加入强弱变化用不同朗读形式朗读儿歌古诗吟颂锄禾听教师介绍粮食种植过程用听唱法学唱各段歌曲演唱歌曲自编各种演唱形式歌曲我是一粒米曲调篇幅较长、变化较多,所以教师应创设多听的机会让学生反复感受。听琴入室环节就把握时机、单刀直入,让学生聆听感受。复习环节除了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外,教师更可以细化要求,把教学做深做透。另外,复习环节更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9、在此处加入朗读形式的变化旨为后面创编各类演唱形式做铺垫。用和歌曲相同主题的古诗作为导入,使学生及时准确把握本课所倡导的节约风尚。教师的设计始终围绕“兴趣为动力”、“听赏领先”的教学理念,创造一切聆听的机会,牢牢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针对歌曲我是一粒米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分段学唱法,尤其应指导学生唱准每段歌曲结尾。在边学边唱中加入表演和音色处理,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和准确把握各段歌曲情绪。用不同歌唱形式演唱歌曲,既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歌唱表现手法。反思:在教唱歌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感情,帮助他们处理和把握演唱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教他们学

10、会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唱。课题创编我是一粒米课型教学目标认知通过复习歌曲我是一粒米,使学生能准确把握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用自然亲切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技能为歌曲我是一粒米创编表演唱,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尝试自己设计歌表演的队形。情感通过歌唱讨论创编合作表演等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教学重点用自然亲切的音色熟练演唱歌曲,并在演唱中加入简单的动作和队形进行表演。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歌曲我是一粒米二、编创歌表演一、复习歌曲我是一粒米(一)复听歌曲范唱我是一粒米(二)歌曲处理:要求用不同情绪、语气歌唱每段歌词(三)按学生创编的

11、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歌唱二、编创歌表演我是一粒米(一)角色确立:小米粒担任领唱,指挥众米粒表演2小淘气先表演不爱护粮食的淘气鬼,然后在大家的帮助下转变为爱护粮食的好孩子。3众米粒担任齐唱部分演唱。复听歌曲范唱我是一粒米创编的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歌唱角色确立小米粒、小淘气和众米粒歌唱复习应是一种具有创造性,能使学习产生新的审美体验的复习。当学生发现他们每唱一遍都在进步,他们会感受到创造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表演过程:前奏:小米粒与众米粒一起上场,进行简单整齐的动作表演。2第一段:小米粒与众米粒按“领”、“齐”的演唱形式,自编动作进行表演。3间奏:变换队型众米

12、粒排成一字行、小米粒站在队型中间,小淘气出场。4第二段:根据歌词内容,小淘气夸张地吃饭,掉米粒,众米粒生气地边做动作边表演。教师可启发学生编创不同的演唱形式。(如:小组对唱、部分领唱、领唱齐唱等)。5间奏:变换队型众米粒排成八字型,小米粒与小淘气站在队伍中间。小淘气表现出难为情、决心悔改的样子,认真吃饭。6第三段:分角色表演歌曲情节内容。结尾众角色做一造型,表现出小淘气改正坏习惯与米粒成为好朋友。要求:教师可在学生表演中设置简单的道具,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头饰供选择。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的创编情况调整以上表演小米粒与众米粒一起上场,进行简单整齐的动作表演。小米粒与众米粒按“领”、“齐”的演唱形式,

13、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变换队型众米粒排成一字行、小米粒站在队型中间,小淘气出场根据歌词内容,小淘气夸张地吃饭,掉米粒,众米粒生气地边做动作边表演。众米粒排成八字型,小米粒与小淘气站在队伍中间。小淘气表现出难为情、决心悔改的样子,认真吃饭。分角色表演歌曲情节内容学生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入舞台的概念,加入动作与队形变换进行表演,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教师小结、结合德育形式。(三)相互评价、改进,再次表演小结相互评价、改进,再次表演学生初步尝试表演唱,教师应创设评价平台,利用相互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表演能力,逐步使学生积累成

14、熟、规范的表演经验。【教学反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创造内容中的其中一项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创编同歌曲内容、情绪一致的律动,并参与表演。本节课中创编表演唱我是一粒米正是歌曲学唱的延伸与拓展,通过歌唱讨论创编合作表演等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由于设定的创编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创编要求贴近学生实际,并且充分给予学生创造空间与自由,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各项活动参与都很投入,最终的表演效果与预设也基本一致。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作表演时,应提醒学生别光顾着动作与形式,而忽略了歌唱,教师可把歌曲演唱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也可在表演时播放范唱录音,以暗示学生应边歌唱边表演,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演出效果。另外,教师应注意学生创编过程中的实效性。低年级学生缺乏创造能力与表演经验,初步尝试可能反应效果欠佳、想法稚嫩,教师不能一味的鼓励支持,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产生恰当、优质的创作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