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_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86537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_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_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_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初步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3认识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下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感悟到我国

2、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除应注意讲清青铜制造业的特点,还应强调自夏至西周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认识。2教学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教师应该对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讲述。三、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设计预习提纲,为学生预习提供依据;整合教材,设计主要环节,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2学生:预习教材,完成预习题;搜集奴隶悲惨生活的资料,并

3、排演课本剧奴隶的一天和买卖奴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思路:用教师在故宫旅游自己拍摄的关于一组青铜器的照片配以编钟的乐曲导入,能将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师:青铜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就叫作青铜时代。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1分组展示,检查预习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分组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师:大家预习的效果还算不错。接下来呀,老师向大家推荐值得游历的

4、几个地方,到这些地方你会对青铜文明的灿烂有着更深一层的了解。2板块引领,突破重点难点设计思路:以推荐旅游景点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以图片和视频作为学习材料能更形象直观的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角色表演的手段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奴隶生活的悲惨。第一板块青铜文明的灿烂A推荐旅游第一站:河南安阳推荐理由:司母戊鼎的出土地、安阳商王大墓(图片)师:来到河南安阳,就得说说青铜铸造业。请大家看这组图片(出示一组夏商周各代的青铜器图片,配以朝代和名称。图片最后定位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上),哪位同学能根据表格说说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情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的发展阶段时期典型代表开始出现种类逐渐增多灿烂时期种类更加丰富师:你印象最深的、商周时代的两件青铜器是什么?请在课本28页最下面写出来。(学生写,教师板书强调司母戊鼎这四个字的写法)。师:说到这司母戊鼎,那可是举世闻名!请看纪录片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播放司母戊大方鼎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